八路軍最早的6大主力旅,在剛編成時,哪個旅兵力數量最多?

2023-08-12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八路軍最早的6大主力旅,在剛編成時,哪個旅兵力數量最多?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

路軍這種編制是當時比較特殊的,它的級別在軍級之上,跟集團軍相當,但又有所不同。所轄部隊可以是軍,也可以是師,當然在實際執行中更具有地方性的色彩。

在紅軍改編之前,廣東軍隊曾被編為第8路軍。而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之後,當時仍然存在的路軍尚有好幾支。比如韓復榘的第3路軍、孫連仲的第26路軍等,這些路軍都是轄有軍級建制的。

當然以八路軍來說,並沒有轄軍級單位,而是直轄了第115師、120師和129師三個步兵師,總兵力大約46000人。

其中第115師主要由紅一方面軍及陝北紅軍一部編成,總兵力是三個師中最多的,計有15500人。

第120師主要由紅二方面軍及陝北紅軍一部編成,全師兵力為14000人。

第129師主要由紅四方面及陝北紅軍一部編成,全師兵力為13000人。

除了這3個師之外,八路軍總部另有3000多人。

以最初的編制表而定,八路軍的三個步兵師編制均為二旅四團制,每個師兵力為14000人。

不過在八路軍的實際編成時,由於基本是整建制改編,因此各部的實際情況不同,同一級單位的所轄兵力也不相同。

在上述八路軍3個步兵師的兵力數便有多有少,具體到師級所轄單位上的構成也不一樣。比如第115師另外編成了獨立團,而第120師和129師則編成了教導團。在直屬營方面,也有略微不同。比如第115師的直屬營中沒有特務營,而後兩個師則有師屬特務營。

當然這些情況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我們這裡重點聊一下當時八路軍編成時所轄6個主力旅兵力的構成情況。

其中八路軍第115師所轄第343旅和第344旅。

第343旅由紅一方面軍紅1軍團第2、4師編成,下轄第685團和第686團,全旅兵力有6500人。這個旅是以前紅一方面軍的精華,而且改編後的旅、團單位都比較充實。

相較來說由紅1師改編的獨立團,兵力只有1700餘人,不如343旅所轄的兩個團充實。

當然獨立團日後成為晉察冀軍區唯一一個完整的紅軍團,在不久之後即發展到7000餘人,分編了三個主力團出來,這就是後話了。

第344旅則是由紅15軍團的第73師、第75師、第78師編成,下轄第687團和第688團,另外還有個警衛營,全旅兵力為5000人。

這樣的話,其實第344旅的步兵團在兵力數上也就是2000人稍多一些,介於獨立團和第343旅所轄步兵團之間。

特別有意思的是,當時以紅73師和紅75師為主各改編一個團,而紅78師則縮編為兩個營,分別補入上述兩個團中。隨後八路軍的旅恢復三團建制,因此這兩個營又抽了回來,組建了著名的第689團。

而第120師所轄的兩個步兵旅是第358旅和359旅。

其中第358旅主要由紅二方面軍紅2軍團及陝北紅軍一部編成,下轄第715團和第716團,全旅兵力5000餘人。

這樣的話,除了旅屬兵力外,每個團的兵力也有2000多人。當然由於第358旅沒有警衛營,因此步兵團的兵力數要比上面所提的第344旅所屬團要稍微少些。

而第359旅是由紅6軍團及紅32軍一部編成,下轄第717團和第718團,全旅兵力也是5000餘人,實力構成跟第358旅大致相同。其中除了第718團留守外,實際開赴前線的是第717團。

最後第129師所轄的兩個旅為第385旅和第386旅。

其中第385旅由紅四方面軍紅4軍改編,第10師、第12師分別改編為第769團和第770團,全旅兵力為5000餘人。

這兩個團中,第769團開赴抗日前線,而第770團是留守部隊。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團的實力數不大相同。

據陳錫聯將軍稱,第769團當時的兵力數計有2900餘人,這個團顯然是很充實的。那麼留守的第770團的兵力數可能只有2000人左右,這一點要注意下。

而第386旅由紅四方面軍紅31軍改編,下轄的兩個師分別改編為第771團和第772團,全旅兵力5700餘人。

除了旅部及直屬隊外,386旅所轄的2個團平均兵力在2500人以上,也算是比較充實的步兵團。尤其是其中的第772團,是陳賡將軍麾下的絕對主力,打出了很多經典戰例。

由以上6個旅的兵力構成可見,有4個旅的兵力是5000餘人。兵力較多者一個是386旅,有5700餘人;另一個是343旅,有6500餘人。

但是不管是兵力較多的旅,還是兵力較少的旅,在二團編制下,而且步兵旅本身還沒有太多直屬隊的情況下,只看步兵團的實力都算充實。

當時的八路軍步兵團不是按照三營九連制來的,而是三營十二連,這12個連還都是步兵連,不包括營屬的機槍連/排,此外在步兵團一級還有迫擊炮連(不全有)、特務連等單位,因此就直接的戰鬥兵力來講,還是不少的,只是武器彈藥方面還比較缺乏,所用的也都是之前的舊槍械。

具體到抗日戰場之後,八路軍步兵團的兵力普遍增加到了3000人以上,另外根據幾個月後的情況,步兵旅恢復到了三團建制。

因此在1938年前後,八路軍的步兵旅是有八九千人,甚至是萬人左右實力數的。

當然此後隨著八路軍整軍,主力團的兵力數進行了嚴格限制,步兵旅的兵力數也有所下降,這也是後話了。

聲明: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b130cb5a777cc24c2a9eb3ae6275d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