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破8億,《流浪地球2》大爆的背後,這6位角色值得一夸

2023-01-24     無尾電影

原標題:兩天破8億,《流浪地球2》大爆的背後,這6位角色值得一夸

4年等待,《流浪地球2》如約而至。

上映兩天,票房已經突破了8億。

接連打破38項紀錄,穩坐春節檔票房第一的位置。

豆瓣開分8.3,口碑同樣領先。

隨著口碑的發酵,《流浪地球2》的票房走勢令人期待。

原著小說作者劉慈欣看完表示:比1好一點。

在我看來,大劉還是太謙虛了。

《流浪地球2》比第一部,好了不止「億點點」。

1、 特效想像力全面升級

本以為作為前傳性質的第二部。

電影並不會出現什麼大場面和大事件。

畢竟我們在第一部里已經見識過木星危機的震撼。

沒想到《流浪地球2》剛開始就呈上一道橫菜:

太空電梯危機。

太空電梯。相信不少人都在其他科幻作品裡見過。

但如此細緻、多角度展現太空電梯的,唯獨只有《流浪地球2》那麼做。

這個太空電梯的形象,和不少人的想像應該有很大的出入。

本以為只是日常電梯的升級版。

但《流浪地球2》里的太空電梯不論是造型和運行方式,都顛覆了我們的想像。

誰能想到,一部太空電梯的升降會充滿著發射火箭時的衝擊感。

電梯的安危完全寄託於幾根從地面連接空間站的線纜。

電梯升空的時候,看得人是顫顫巍巍,膽戰心驚。

生怕發生點什麼意外。

俗話說怕什麼來什麼。

無人機的「叛變」引發了全片第一場關於太空電梯的爭奪戰。

人類面對自己創造出來的機器,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這場空戰戲持續時間不短,看得人全程手心出汗。

最終,看似人類勝利,但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安穩日子還沒過幾年,又迎來了月球危機。關係到整個人類文明的生死存亡。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每一次面對危機都是生死時刻。

在此不能劇透,如何解決危機,還是得去影院觀看。

但我要說一句,《流浪地球2》就是當下中國本土最高製作水平的科幻片。

故事和視覺,是一部電影的兩架馬車。

《流浪地球2》在不斷夯實科幻基礎細節的同時,沒有忘記劇本所承載的重量。

2、 兼顧硬核和人文,有燃點也有淚點

173分鐘劇情看似很長,但正因為有前半部分的層層鋪墊、多線索交錯,才造就了後半部分的高潮爆發、酣爽淋漓。

6位角色支撐起了《流浪地球2》的故事厚度。

第一部犧牲的劉培強(吳京飾),在續集中為他補完了成為領航員之前的經歷。

如果生於安穩年代,這是令人羨慕的一家三口。

可是危難當前,個人意志微不足道。

劉培強報名參加領航員,並不是英雄情結作祟,而是為了兒子能夠在地球活下去,別無他法。

看第一部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這個角色過於光偉正。

看完《流浪地球2》你會明白,英雄亦凡人。

在第一部只有一個鏡頭的劉培強妻子韓朵朵(王智飾),在續集中我們得以看到她短暫而幸福的前半生。

利落的短髮,剛出場就制服了一個叛亂分子,順便征服了劉培強的心。

「無腳鳥」劉培強因為她,第一次有了想落地成家的想法。

可惜命運弄人,三個人的快樂時光,只能定格在照片上。

也正是因為她的去世,才造成兒子和劉培強之間難以消解的隔閡。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部趙今麥飾演的角色也叫韓朵朵。

這算不算是一種輪迴呢?

同樣是難捨家人的羈絆,圖恆宇(劉德華飾)卻做出了旁人眼裡近乎「瘋狂」的選擇。

女兒因車禍去世,圖恆宇一直耿耿於懷。

他許諾要給女兒完整的一生。

數字生命計劃,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出於倫理道德,這項實驗被永久禁止。

因為一旦這項計劃被承認,所有人都想獲得「永生」,誰還願意活在看不見未來的末日之下?

一旦地球消失,這樣的「永生」還有意義嗎?

圖恆宇這條故事線的加入,並不是可有可無的。

關於數字生命的探討,凸顯了《流浪地球2》的野心,它並不想單純複製第一部的成功。

而是在不斷完善系列世界觀的同時,拋出引人思考的命題。

親情和科技,

活著和死亡,

信仰和使命。

在步步逼近的太陽危機下,又將何去何從?

劉德華憑藉圖恆宇這個角色,再次讓我們見識到他的演技和魅力。

寧理老師飾演的馬主任,是一個眼裡只有規則和任務的人。

從他嘴裡說出的話,雖然不近人情。

但他卻能夠對圖恆宇的違規操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是不忍心看到圖恆宇因為喪女之痛繼續沉淪。

一個總是把「任務完不成我們都得死」掛嘴邊的人,卻會在緊要關頭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寧理老師的戲份不多,但給觀眾造成的情感衝擊一點不少。

要說最讓人刮目相看的角色,自然是沙溢飾演的張鵬。

任何台詞從他嘴裡說出來,總是自帶笑點。

他跟劉培強的關係,如父如子。

在大部分的劇情里,張鵬幾乎承擔了全片的許多笑點。

但當你以為這個角色就是用來調節氣氛的時候,編劇冷不丁地就為他安排了一個反轉。

前期張鵬用手戳劉培強額頭的舉動,到了後期就成了觀眾的催淚核彈。

這也可能會成為《流浪地球2》爭議的一個劇情。

當需要犧牲少數人才能救大多數人的情況下,那應該由誰去送死?

張鵬自作主張,選擇把生的機會讓給劉培強,讓給後輩。

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必須有人站出來扛下所有。

張鵬用行動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危難當前,唯有責任」。

這句話,多次由李雪健老師飾演的周喆直的嘴裡說出。

戲外李雪健老師因患鼻咽癌,聲帶和聽力都受到影響。

電影用AI手段修復了李雪健的聲音,聽起來鏗鏘有力。

如果你覺得第一部最後韓朵朵的發言略帶中二。

那《流浪地球2》里周喆直的每一次發言,樸實無華又飽含深情。

面對各國博弈,一個又一個的人類危機。

周喆直每一次出手都突顯中國敢於擔當、引領人類解決危機的可貴。

「團結,延續著文明的火種」

「沒有人類的文明毫無意義」

集體主義敘事,是有別於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好萊塢大片,是根植於中國式科幻電影的土壤。

李雪健老師的演講,沒有空洞的口號堆砌,卻處處滲透著心懷天下的胸懷。

危難當前,救助地球的不是某一個中國人,而是所有中國人。

我們做的不是捨棄,而是呼籲大家一起守護我們的家。

這是國人的故土情懷和大國擔當。

如何正確輸出中國價值觀,《流浪地球2》做到了。

近三個小時的片長,囊括了師徒情、父女情、夫妻情、情懷殺、戰友情……

科幻的光芒下,全是人性和人情。

細膩柔軟的情感表達,只有中國式科幻電影才能做到。

3、 對系列的總結和期待

四年前《流浪地球》橫空出世,國產科幻的接力棒就交到了它的手上。

四年後的《流浪地球2》王者歸來,再次刷新了我們對於國產科幻的想像。

《流浪地球》系列後續會如何發展,我不得而知。

但我知道,這粒國產科幻的種子已經種下。

隨後,它會生根發芽,再後來,它會長成大樹,造福環境。

在這過程中一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只要不停下來,一直走,哪怕走得慢,終將會到達夢想的彼岸。

願中國科幻,不再流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b0c9a58853ceacded12b7da25f5f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