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小寒時節,隨著各地氣溫的持續下降,梨樹等落葉果樹終於等來了再度發育的起始溫度。上海倉橋水晶梨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錢培華告訴新京報記者,「5℃是梨樹發育的起始溫度,對梨樹來說是最好的禮物。這個溫度至少要持續30天,足夠量的低溫有利於梨樹發育,有利於梨樹春季開出飽滿花朵。」
雪中古梨樹。肅寧縣宣傳部供圖
5℃ 開啟梨樹發育的溫度
入冬之後,梨樹只剩下光禿曲折的枝幹。看似安靜的果園,其實正在進行著一場植物學意義的休眠、發育。
「從每年11月起,梨樹結果枝的營養物質回流至樹幹和根部進行儲藏,低溫幫助梨樹進入休眠期。」錢培華告訴記者,「當氣溫下降到5℃時,果樹迎來再度發育的起始溫度,對梨樹來說是最好的禮物。這個溫度至少要持續30天。」「沒有寒冷,就沒有暖春的盛花,更談不上累累果實。」
刮樹皮 為梨樹進行理療
低溫不僅是梨樹發育的開始,也是凍死害蟲外部條件,同時要去除梨樹的老舊樹皮。
「在梨樹的休眠期,要刮除樹幹上的老皮。」河北省滄州市肅寧縣萬里鎮尹莊村鴨梨種植戶彭曉光每年冬季都要對百年老梨樹「下狠手」。
颳去有可能藏有害蟲蟲卵的老樹皮,連枝幹上的翹皮都不放過。「樹皮里潛伏著很多蟲卵與病菌,必須徹底刮除。」
裸露的樹皮要塗上混合除蟲殺菌劑的石灰,「就像給傷口敷藥一樣。」
彭曉光還特彆強調,「刮下病斑的樹皮必須帶出果園做燒毀處理。」
剪枝條 控制好梨樹的生長量與花芽量
「一看樹頭,二看中心干,三看枝頭」「保持單柱延伸,去掉競爭枝」……河北農業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張玉星在農民田間學校用學員們一聽就懂一學就會的方式講解梨樹的修剪。
河北農業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張玉星(中間穿淺色衣服者)在講解梨樹的冬季修剪。錢培華 攝
「冬剪能夠有效地節省果樹營養,有利於第二年生長。」據介紹,冬剪的要領是調整枝芽,更新結果枝組,同時調整好主枝的生長角度與方向,控制好梨樹的生長量與花芽量。
低溫到來之際,梨園陸續完成修剪、除蟲、清園,在冰雪覆蓋下,靜待春暖花開。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唐崢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