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屍操場16年」的鄧世平,竟是新化鄧顯鶴第6代孫

2019-08-21     婁底在看

前段時間,懷化新晃「操場埋屍案」引發全國性關注。

2019年6月23日,經懷化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經DNA檢驗鑑定,確認新晃一中操場挖出的屍骸為該校2003年失蹤老師鄧世平。


2003年,鄧世平負責學校操場的質量監督管理,說如果工程質量不合格,就拒絕在驗收單上簽字,沒過多久就突然失蹤,還一直背著新晃一中校長「攜款潛逃」的罪名。

《操場埋屍死者家屬:責任在於該管的部門不管》顯示,不與貪腐者同流合污的鄧世平老師是咱們大新化人。

調查發現,鄧家共有兄妹三人,鄧世平排行老大,除弟弟鄧晃平處還有一個妹妹。鄧家原是湖南新化人,因鄧父參加工作而遷到新晃縣。

鄧父當年在政府部門工作,最高做到人民銀行新晃支行副行長;鄧母則在教育系統任職,是當地一所小學的教導主任。

鄧世平早年學木工,後在新晃一機械廠工作,最後頂職入教育系統,在教學儀器廠工作多年才調到新晃一中的。

該日,人文新化發此消息時指出:「文章沒有點出鄧父的名字,新化鄧姓可通過聯繫鄧家人查一下族譜,必可找到鄧世平一家的世系。」

8月20日,鄧世平新化曹家鎮的族兄弟向人文新化透露,鄧世平是晚晴「湘學復興導師「」鄧顯鶴之後。

鄧顯鶴(1777-1851),字子立,一字湘皋,新化縣曹家鎮梓木沖人,清代著名學者、詩人、文獻學家,被梁啟超譽為「湘學復興的導師」,重要貢獻之一是搜集、整理、編撰、刊刻了王夫之的《船山遺書》。推崇「經世致用」,經世致用是指學問必須有益於國事。

族譜資料顯示,新化鄧氏派語中有「昌長顯盛光,南陽宏翼贊」之句,鄧顯鶴是「顯」字輩。其下有一支為:

湘皋-小皋公-梓勉公-南源-陽厚-鄧喜閭-世平。

鄧宏陸,字喜閭,民國十八年(1939年)已巳十月初六……省立一中畢業,194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新化地下工作組現任懷化地區農業銀行副行長等職,遷居懷化。

鄧喜閭與妻魏氏生世平、晃平二子與女兒自如。

翼平,字世平,新晃教育機器總廠工作,1950年生,遷居新晃。

據了解,鄧喜閭、鄧俊閭、原五中教師鄧達閭與四中教師鄧一閭屬堂兄弟,屬「宏」字輩,俱為原湖南省作協副主席弘征的親老表。

由此可以明了鄧世平不屈服於邪惡者的家族與地域原因,一方面傳承家風——鄧顯鶴的「文化人國家興亡為己任」骨氣;另一方面其有新化人共同的血性基因。新化人的血性,植根於梅山大地的深厚土壤,吸納了粗獷的苗瑤習性,豐富了崇文尚武的傳統,表現為厚德重義,吃得苦,霸得蠻,較得真。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是毛主席為劉胡蘭之死所寫的題詞,鄧世平老師為學校利益,「雖千萬人吾往矣,」為保持個人清譽而獻出生命,不辱乃祖,垂範後人,新化人民發自內心地致以崇高的敬意。

7月31日,法制日報發表署名盧航的文章《鄧世平應該依法評為烈士》,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新化人民呼籲有關部門認真考慮,以烈士之名對鄧老師的貢獻與精神給予肯定,以慰藉鄧老師家屬,弘揚社會正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Ib-t2wBvvf6VcSZnr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