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丫老師
來源/壹娛觀察
這是2022年劇集市場的開門局——全民向的《人世間》掀起客廳文化,引發全網爆哭;黑馬劇《開端》《獵罪圖鑑》,驗證著類型題材的創新紅利;《一閃一閃亮晶晶》《我叫趙甲第》等分帳劇拿下高關注度,宣示著劇集公司不得不要面臨to C大考……當然,平台方高喊的「降本增效」讓每個製片公司都渾身一冷。
即便如此,耗費巨大、備受質疑的S+級古偶劇仍舊堅挺地出現在平台方的重點「戰將」行列,繼續完成自身對於流量、話題和數據高效收割的使命,然而,不同於往屆《有翡》《斗羅大陸》等「前輩」作品,雖然它們的內容口碑受到市場質疑,但仍舊是「頂流」作品式的存在,而今年頭部古偶劇所收割的市場影響力並不樂觀。
李易峰主演的《鏡·雙城》草草收場之後, 楊洋披掛上陣的《且試天下》從目前來看,多半是在平台數據KPI線「跳舞」。
《且試天下》劇照
《且試天下》改編自傾冷月於2007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完全架空的武俠故事。
在《且試天下》的設定里,江湖和朝堂大部分時間是兩個平行世界,但江湖上並駕齊驅,亦敵亦友,被稱為「白風黑夕」的男女主黑豐息(楊洋)和白風夕(趙露思),卻都不約而同地隱藏了自己皇子和公主的身份,被觀眾調侃為每個人都在偷偷練小號。
從目前播放數據來看,《且試天下》走向及格,作為平台獨播網劇,《且試天下》自4月17日開播以來,累計播放量突破20億,但在第三方數據榜單上的表現, 《且試天下》並不理想。雲合數據公布的四月份全網連續劇正片有效播放霸屏榜上,播出半個月的《且試天下》位居第十,而排在第九的卻是與它差不多時間開播的A級古偶《祝卿好》。
來源:雲合數據
話題度和口碑方面,該劇相關的討論寥寥, 掀起最大的討論度,居然是沾上「抄襲《鶴唳華亭》」嫌疑,以及楊洋演技相關的「正反方辯論」,著實讓人大跌眼鏡。作為一部40集的劇集,《且試天下》已經播出至四分之三,豆瓣上卻依然沒有評分,也能直接反應一些問題。
最關鍵的是,被外界看來備受關注的平台方S+級項目,《且試天下》卻讓人感到名不副實,種種細節都讓人不禁想問,該項目S+的預算到底花在哪兒了?
難道楊洋的顏值是另外的價錢?
這是S+該有的服化道嗎?
總的來說,《且試天下》的服化道遠遠配不上S+項目該有的成色。
先說總體印象, 《且試天下》整個色調偏明艷,不管是建築還是裝飾,都顯得太過於嶄新,給人一種古代樣板間的感覺。
劇中為了體現朝堂之格局,建築體量都比較大,但內飾過於嶄新的塑料感大大削弱了其想要打造的莊重感。到了江湖的部分,雖然能看出劇組很多場面,尤其是打鬥場景都選擇了實景拍攝,但往往也就是一個山頭或者一片草地,也難以體現出開闊的江湖氣和武俠感。
具體到服裝和角色的造型上,《且試天下》的男女主角分別由楊洋和趙露思扮演, 選角都很適合古裝扮相。
《且試天下》劇照
楊洋,說他是男演員中古偶顏值的天花板,不算誇張,「內娛古裝承重牆」絕對服眾;女主角趙露思,讓她一炮而紅的就是古裝劇《傳聞中的陳芊芊》,而在去年的重點項目《長歌行》中,她作為女二號,和迪麗熱巴這樣的濃顏系明艷美人出現在同一部戲裡,也並不失色。
但在《且試天下》中,兩位主角雖然依舊好看,尤其是楊洋,儀態沒有一刻不優雅,完美詮釋了何為玉樹臨風、翩翩公子,但客觀來說, 這更多的都是演員自己的功勞,劇中的服裝並沒有為演員加成,有些時候反而拖了後腿。
《且試天下》的造型師方思哲也曾是《琉璃》的造型師,兩部劇的服裝色調和某些款式都非常相似。
或許是為了顯得飄逸,尤其白風夕的武器是一條白綾,服裝也多採用低飽和度和飄逸輕薄的材質,但也很容易顯得廉價,特別是一些粉藍、粉紅顏色的運用,實在很難讓人和原著中「素衣雪月,風華絕世」的形象聯繫在一起。
本來在書粉眼中,趙露思和白風夕的形象就相去甚遠,不管是她本身的外形氣質,還是她在此之前所扮演的角色,都是甜美可人、古靈精怪型, 這次扮演白風夕就讓人有一種小姑娘演大人、甜妹裝御姐的擔憂,本來就頗有挑戰,但同時也能看出趙露思想要打破現有框架的願望,但很遺憾,她在本劇中的造型並沒有幫助她貼近角色。
《傳聞中的陳芊芊》趙露思造型
甚至趙露思在低成本的《傳聞中的陳芊芊》中的造型變化都比在《且試天下》中來的豐富,比如同樣是一襲紅裙的造型,《陳芊芊》中甫一開場的紅裙造型就頗為驚艷。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先入為主的因素,但《且試天下》里,趙露絲的造型變化實在是太過單調了,雖然劇情走到現在,白風夕的「大號」風惜雲還沒有正式上線過,但也讓人不敢抱太大希望。
至於楊洋,則更多是被廉價的服裝拖了後腿,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被網友稱為「假兩件」的一套造型,實在讓觀眾難以專心沉迷於楊洋的顏值。
只要和市面上其他古裝劇一比較就能夠清晰地感覺到, 《且試天下》中角色的造型,放到任何一部古偶劇中都毫不違和,仿佛大家都在同一個古風攝影樓買了套餐,只不過《且試天下》這位客人選的套餐貴一點,出的照片多一點。
如此下來,倒是方便了剪刀手進行拉郎配。
比如,B站上已經有了這樣的剪輯作品,把趙露思合作過的古裝戲裡的男演員全部都剪到一起,開啟「露絲宇宙」,B級項目和S+ 項目里的角色濟濟一堂,那叫一個絲滑。
B站上趙露思的混剪視頻截圖
《且試天下》在質感上展現出的種種問題,其根源或許不在於錢沒花夠,也不是簡單的缺乏「電影感」,而是完全體會不到團隊的用心,團隊似乎只滿足於交差,並不打算做出獨屬於這部作品的風格。
儘管《且試天下》是一部架空作品,不像《風起隴西》一樣有具體可考的歷史背景,但同樣是架空題材,也可以像《琅琊榜》一樣做出系統化、有辨識度的美學風格。
但《且試天下》在劇情上追求宏大設定的情況下, 既沒有做出江湖、朝堂之間的區別,也沒有展現六州之間在建築、服飾、風土上有任何差異,浪費了原著本身的設定。《且試天下》和市面上其他的古偶劇相比,在質感上並沒有明顯的提升,只是體量翻倍。
但作為一個S+級別的項目,《且試天下》對標的至少應該是「對手」《風起隴西》,播完之後讓多數觀眾感受到「古裝質感」的誠意,但似乎出品方只滿足於再做一部《有翡》, 或者單純延續了製片人楊曉培的上一部作品《千古玦塵》。
文戲幼稚,武戲簡單,
老戲骨也只想打卡下班
拋開畫面,《且試天下》的情節和演員的演繹也缺乏魅力。
這和故事的基底單薄有關。
《且試天下》作為在2004年開始在晉江文學網連載,2007年出版的小說,在當時稱得上是爆款,代表了晉江網文中水準比較高的一批作品,或許還能夠牽動一批85、90後網文讀者的情懷, 但時至今日,《且試天下》的故事就已經顯得有些過時了。
在當年,《且試天下》小說最大的看點在於男女主角的雙重身份和雙強設定,但這些年大家看過的神仙打架、神仙戀愛,四海八荒都裝不下了,雙強設定早已不再新鮮。
《且試天下》小說豆瓣評分
而兩個人同時修煉大小號的設定,也沒有給劇中人物提供成長空間,無非是從強到更強,雖然是練小號,卻能把小號練得比別人的大號還好,不僅看不到什麼考驗, 反而像是富二代拿著家裡的給一個小目標去創業。
或許是為了配合S+的規格,提升整個作品的格局,《且試天下》劇集在小說的基礎上填補了大量原創內容,集中在朝堂的部分, 但這些權謀戲份太過幼稚,不管是宮斗,還是破案,不僅沒有提升劇集的深度和可看性,反而拉低了男女主角的智商,被書粉詬病為給男女主角降智。
比如,楊洋扮演的豐息在雍州城爭奪一個世子之位的戲碼已經演了大概十多集之久,甚至武功全廢,被觀眾吐槽不如改名為《且試雍州》。
劇情已經進入到最後十集,女主角的大號身份還沒有上線,不由得令人擔心坑該如何填,會不會走向草草收尾的局面。
如果是增加權謀戲份是為了使故事可以顯得更厚重, 只是因為編劇能力不濟,才適得其反,但整個劇集看到現在,人物形象、人物關係卻是在往反覆雜、反厚重的方向修改。
《且試天下》人物關係圖
比如,劇中女主角提到男主,必定一口一個「黑狐狸」,在原著中,這是女主角給男主角的綽號。江湖人人覺得隱泉水謝豐息公子風雅俊秀,唯有女主角了解他狡詐,謀略,甚至不擇手段的一面,但在劇中,男主角腹黑的一面卻幾乎完全被剝奪了。他和女主之間的感情也沒有經歷過任何真正的考驗,男主角和女主角都被簡化, 兩個人在長年勢均力敵、亦敵亦友、亦信任亦防備中滋長出的愛情也變成了俗套無聊的瑪麗蘇和傑克蘇的故事。
此外,《且試天下》雖然打出了武俠的標籤, 但在武戲的動作設計上還是缺乏誠意。
比如,白風夕和玉無緣比試的一場戲裡,兩人相約以誰先到達河對岸為勝,結果畫面就是兩個人施展輕功,吊著威亞身體挺直,雙臂展開地飛躍過河面,可看性甚至不如百米賽跑。
整部劇無論是對於武功的設定還是動作場面的展現,與其說是「武俠」,倒不如說更接近「仙俠」或者「玄幻」,總之如何得到,如何失去,全靠玄學和特效。
演員的表演也差強人意。
《且試天下》劇照
楊洋軍藝出身,體態一直挺拔如松,動作倒是乾淨利落,尤其是所有動作最後的定格,但他似乎有點太過重視儀態,反而顯得有些拘束不自然。而趙露思的動作力度還是明顯不夠,沒有武林高手的氣勢,同樣是揮動白綾,劉亦菲在《神鵰俠侶》中扮演小龍女的動作表現力顯然更勝一籌。
在配角方面,本劇也啟用了一些老戲骨,比如扮演雍王的張豐毅。啟用一些有認知度和資歷的老戲骨來和年輕的流量明星搭戲是常見的操作,他們的表演往往能夠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但在《且試天下》中, 因為故事太過直白,情節推進都直來直往,老戲骨在其中像是在陪著年輕人過家家,只要完成規定動作就準備打卡下班。
還有就是老生常談的配音問題,這些配音演員不是不專業,恰恰是因為太專業,台詞又總會不厭其煩地交代所有細節,閉上眼睛就可以當廣播劇來聽。怪不得有網友吐槽, 感覺是給配音演都按了一張臉。
S+古偶劇,還是誰的剛需?
《且試天下》有今天的成色,除了題材老舊,開發周期長等客觀原因, 最直觀的感受是參與該項目的每個人似乎都只追求做出一部及格的作品,而非一部優秀的作品。
於是創作團隊迴避了任何未經驗證過的創新,拒絕任何可能的對於人性幽微,尤其是主人公的灰暗面的探究,哪怕原故事裡攜帶這種基因,最後拿出了這樣一部除了男女主的顏值,再無哪點看得出是「S+」級別的作品。
《且試天下》在平台的播出成績並不算太差,一方面這個檔期沒有強勁的競爭對手,同時段不管是劇集,還是綜藝都乏善可陳,《風起隴西》雖然成色好不少,但和《且試天下》的受眾群體差異較大,並不構成直接競爭,再加上播出平台本身用戶中又有大批用戶有古偶劇的消費習慣。
《風起隴西》劇照
最近,主演的粉絲和平台都在積極宣傳《且試天下》的播出成績,並重點提到了該劇在海外平台的播出情況,比如被Netflix及韓國AsiaN電視台購入等等。
接下來如果《且試天下》在海外平台播出成績不錯,也不會令人以外,該片本身就是最容易銷往海外,尤其是亞洲區域的類型題材, 且正因為《且試天下》講述了一個架空的,簡單到沒有任何理解門檻的故事,也容易被跨文化的觀眾所接受。
其實,在已經屢屢見證高投資的頭部古偶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被下架,或者被雪藏的當下,能夠理解平台想要儘可能規避風險的求穩心態,但當觀眾打開一部S+級作品,或者不用如此面向行業的語言,當觀眾看到平台頁面上最醒目的、占據半個螢幕的banner時,大家還是期待看到一部標杆性的作品,而不是一部看似噱頭十足,實則食之無味的大製作。
當然,《且試天下》的誕生還在平台方沒有徹底拉響「降本增效」的寒潮警報之前,創作團隊進入S+古偶的盤子,其實只要保證劇創及格就能在「IP+流量演員+平台資源+重金營銷」的多重數據保險之下就能高效完成KPI。
但是放到現在,真金白銀砸下去的S+級,如果還是只能換個僅限於數據流量的及格分,這個憋屈到底誰最終來承受?
該用「信念式優秀」,而非「完成任務式及格」,去回答越來越苛刻的「 S+級標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