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定奧斯卡,《蜘蛛俠:縱橫宇宙》讓漫威不是電影的言論停止了

2023-06-04     閒人電影

原標題:預定奧斯卡,《蜘蛛俠:縱橫宇宙》讓漫威不是電影的言論停止了

漫威電影風靡全球,但伴隨的爭議也不少。

馬丁·斯科塞斯、科波拉、卡梅隆等電影大師都批評過漫威不是電影,說它們是主題樂園,只會損害電影。

但《蜘蛛俠:縱橫宇宙》一出來,漫威不是電影的言論可以停止了。

《蜘蛛俠:縱橫宇宙》讓阿倫·雷乃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實現了商業化,這種打破時空間的敘事可以讓電影續命十幾年。

從1941年奧遜·威爾斯的《公民凱恩》到現在已經有82年了,讓電影從古典過渡到現代,非線性敘事讓電影東山再起。

但這種敘事如今也發展到頭了,也就是說非線性的敘事方法都被用完了,玩不出花樣了,觀眾也審美疲勞了,導致現在的電影不是續集就是翻拍。

1961年左岸派大師阿倫·雷乃的論文電影《去年在馬里昂巴德》是對電影敘事的一種新的嘗試。

可是由於過於晦澀難懂,對技法要求極高,所以一直處於一種被研究,卻難以大眾化的尷尬局面。

電影人看到了新的敘事方向,但苦於連模仿都做不到,而且那時的觀眾的欣賞水平也不一定能接受這樣看起來比較累的電影。

如今,隨著類似於虛擬現實這類技術的不斷發展,不論是觀眾還是導演都已經習慣或可以接受空間的不斷變化。

儘管在時間軸上還是遵循24小時制,但空間的轉移已經潛移默化的灌輸到了人們的潛意識裡,人們開始認知脫離空間與時間的新事物。

於是打破空間、時間來敘事的影視作品就出現了。

如美劇《西部世界》,電影《頭號玩家》《失控玩家》,但這類作品對於空間轉變的設置還是基於遊戲,在與現實的結合與轉換上不夠絲滑。

《瞬息全宇宙》的出現,彌補了這一問題,雖是新的嘗試,但設定比較刻意,楊紫瓊在不同空間的穿梭有些生硬,沒有做到鬆弛。

再加上承載多元空間的故事並不吸引人,《瞬息全宇宙》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劇情太過主觀,不具普適性,不利於傳播,所以很難達到廣而告之。

奧斯卡將最佳影片頒給它,不僅僅依據政治正確,還是對《瞬息全宇宙》在打破時空間敘事上的試驗,以及將《去年在馬里昂巴德》商業化的一種肯定。

直到《蜘蛛俠:縱橫宇宙》問世,這種轉換絲滑,結合自然的問題都解決了。

小黑蛛邁爾斯、蜘蛛女俠格溫所處的現實世界,依靠腕錶裝置跟其他多元宇宙空間進行聯動,從而促進故事的發展,在可看性上比之前的電影有了很大的提升。

無論是電車難題的抉擇,還是百大蜘蛛齊齊上陣的盛宴,以及瑰麗多變的視覺奇觀,花樣繁多的音樂類型,漫畫元素完美融入電影,都叫人拍手叫好。

其實《蜘蛛俠:縱橫宇宙》還是古典主義敘事,遵循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的邏輯。

在故事上,聚焦邁爾斯和格溫的青春煩惱,做英雄與家庭的牽絆都令他們無從選擇,隨後經歷了一些事情,彼此成長,展開下一階段的挑戰。

但多變的空間讓古典變成了非線性,以一個平行宇宙為依託,並打破空間的限制,這就讓電影就有了無限可能,新的敘事方式,這對電影語言具有革新的意義。

唯一遺憾的是,《蜘蛛俠:縱橫宇宙》在時間的打破上還是24小時制,沒有將其解構。

如果小黑蛛與格溫在多元宇宙中不停穿越時,時間也在不斷的變化,與空間變化形成一種呼應,那將又是一項創舉。

但時間、空間同時變化,對於導演和編劇的要求無疑增加許多,需要重新設計一套運行法則跟世界觀,堪比蜀道難。

不過,這種打破空間敘事的商業化,新的敘事方式的大眾化,故事上的普適性已經足以叫人嘆為觀止了。

也許若干年後,《蜘蛛俠:縱橫宇宙》會在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經此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類似敘事的電影出現,不再看翻拍和續集的日子不遠了。

在《蜘蛛俠:平行宇宙》中,小黑蛛剛剛學會做一個蜘蛛俠。

到了第二部,邁爾斯長大了,故事也不再是其他平行宇宙的蜘蛛俠來到他的宇宙,幫助他一起懲處罪惡,讓他逐漸成長。

而是在蜘蛛格溫的帶領下,開始多元平行宇宙的冒險之旅,這意味著危險指數上升,小黑蛛要面臨三代蜘蛛俠都曾有過的命運魔咒。

做蜘蛛俠就意味著犧牲,每代蜘蛛俠都經歷了這種陣痛才成為了真正的超級英雄。

如一代蜘蛛俠失去了友情小綠魔,二代蜘蛛俠失去了愛情格溫,三代蜘蛛俠失去了親情梅姨。

這是英雄們從失去到釋懷的過程,見識過無助之後才能變得更強大,才能實現最徹底的涅槃重生,這是蜘蛛俠逃不過的宿命。

可小黑蛛邁爾斯不信命,誓要打破這種宿命論,《蜘蛛俠:縱橫宇宙》上部的故事就是據此來進行,下部也是推進這種選擇。

當然,《蜘蛛俠:縱橫宇宙》作為超英動畫,彩蛋自然不能少。

蜘蛛格溫所在的平行宇宙通道由一個個六邊形組成,在《旺達幻視》之後,六邊形成了的一個梗,影迷們也樂此不疲地對這些彩蛋進行逐幀解析。

而六邊形則是主創與影迷玩的捉迷藏彩蛋,互相之間開的玩笑,也預示著《蜘蛛俠:縱橫宇宙》會有不少彩蛋出現。

最引人關注的彩蛋自然是眾多蜘蛛俠的登場。

《蜘蛛俠:縱橫宇宙》的內容涉及6個平行宇宙,240個左右的角色,遠超第一部的規模。

除了小黑蛛邁爾斯,蜘蛛格溫和主宇宙的彼得·帕克之外,還有蜘蛛女俠傑西卡·德魯、印度蜘蛛俠帕維塔·帕拉巴哈卡、蜘蛛朋克霍比·布朗。

蜘蛛俠2099米格爾·奧哈拉、狼蛛瑪麗亞·瓦斯奎茲、猩紅蜘蛛、喪屍蜘蛛俠、惡靈蜘蛛、蜘蛛刺客、鋼鐵蜘蛛俠、極客蜘蛛俠等超百位蜘蛛俠。

此外,片中還有多達六種平行宇宙的設定。

為了搭配這個概念便融入了不同的畫風,漫畫風、朋克風、嘻哈風、潮流風相互交叉,足以叫人看得目不暇接。

這種腦洞大開、天馬行空的視覺想像力僅僅「酷炫」兩個字根本不夠形容,怪不得《蜘蛛俠:縱橫宇宙》能夠好評如潮,可以預定奧斯卡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5c41183741eaa89e2ea3b81db7d9e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