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很孤獨的一首詩,僅開頭七個字就很傷感,結尾更是耐人尋味

2022-04-13     淚落半夏天

原標題:元稹很孤獨的一首詩,僅開頭七個字就很傷感,結尾更是耐人尋味

翻開《全唐詩》會發現裡面的作品有很多寫得很傷感,字裡行間也是充滿了憂愁,其實這也是詩人一種情感的宣洩,尤其是在孤獨的時候,往往是很細小的事物,或者是細微的一件事,那都是會引起詩人的感慨。唐詩主要也是以抒情為主,並不像後來的宋詩,側重於哲理言事。那我個人是更偏愛唐詩,有一些作品不僅能夠引起共鳴,同時讀來也是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是由於詩人水平高,寫得很巧妙,只用淡淡幾筆,便是能夠營造出了一種孤獨之感。

孤獨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對於孤獨的人來說,即使是身處在鬧市也依舊會孤獨,一個人獨處時孤獨一點不見的是壞事,只有在孤獨中才能夠看清自己,而唐朝的詩人,他們在創作這種孤獨的作品時,也是寫得很感人。以中唐詩人元稹這首《雨聲》來說,那就是一首感傷之作,整首詩意境悽美,僅僅是開篇的七個字,那就營造出了一種孤獨之感,讀來讓人耐人尋味。

風吹竹葉休還動,雨點荷心暗復明。

曾向西江船上宿,慣聞寒夜滴篷聲。

元稹最為大家熟悉的是愛情詩,尤其是他在妻子韋叢逝世後,寫下了很多的這一類的作品,從而感動了歷代的讀者。那這首《雨聲》儘管名氣並不是很大,但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可是每一句都顯得很孤獨,有著一種淡淡的憂傷,這首詩寫於什麼時間,沒有明確的註明,不過從字面上來看,應該是寫於後期,當時元稹借景抒情,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孤獨的作品。

元稹,字徽之,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與當時的白居易齊名,兩人並稱為「元白」,在唐朝詩壇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公元779年生於河南洛陽,祖上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可謂是出身高貴,人也是長得英俊瀟洒,所以他有過好幾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正是由於他愛得深沉,創作出來的愛情詩也就感人至深。那在這首詩中,元稹正是寫了聽雨的感受,寫得也是非常的傷感,也非常的孤獨。

孤獨的人往往比那些快樂的人,內心要更加細膩,情感也更加豐富,而元稹在這首詩寫得生動有趣,僅僅是開篇的第一句短短七個字,使得是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狂風吹動著竹林,那葉子在隨風狂舞。後面一句又是馬上接上來,那淅淅瀝瀝的雨落到池塘里,有一些還落到了荷花和荷葉上,讓這些荷花和荷葉顯得更加光彩照人。

最後兩句更是直抒胸臆把內心的孤獨之感,還有那種感傷之懷,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整首詩更加的感人,「曾向西江船上宿,慣聞寒夜滴篷聲。」,我曾經在西江的船上住宿,獨自躺在那床上聽雨聲,所以在寒冷的夜裡聽那雨敲打竹篷,讓我內心充滿了憂愁,也非常的孤獨。

元稹很多的詩都寫得很深情,在這首《雨聲》中,他也是用一最深情的口吻來描寫聽雨後的感受,每一句都緊扣主題,突出了聽雨時的心境,還有當時內心的變化,這種情景交融的描寫,讓這首詩顯得無比傷感,每一句都直擊人心,讓人們感受到了他的無奈。正是由於聽到了淅淅瀝瀝的雨聲,元稹可謂是感慨萬千,所以在這首詩中,他寫了當時的感受,還有對於聽雨時的內心變化,從而使得整首詩有了一種獨特的美,也有著一種更為深沉的孤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4f6a62eecc22d1ad5d3ebe093d2ae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