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血栓,這5點不能忽視

2024-10-25     京津冀消息通

如果把我們的血管比作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那麼,血栓就像河道里的淤泥,它會阻礙血液的正常流動,導致血管堵塞。血栓可發生在全身任何部位的血管中,如腦部、心臟、腿部等,一旦堵塞,輕者影響機體機能,重者威脅生命。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血栓。

血栓形成有三個影響因素

血栓形成有三個影響因素,即血管內膜受損、血流變緩、血液成分改變。

血管內膜受損在正常情況下,血管內膜是光滑、有彈性的。而在高血壓、高血糖、吸煙等因素的影響下,血管內膜會變得「坑坑窪窪」,逐漸出現損傷。如果再加上血脂過高,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就會乘虛而入,在這些坑窪里「紮根」,沉積在血管壁上。這些附著在血管壁上、像粥一樣的脂溶性物質被稱作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當血管內有了斑塊,即使堵塞程度小於70%,沒有明顯的症狀,人們也時刻處於危險中。因為這些斑塊很不穩定,隨時可能破裂。一旦破裂,就會觸發凝血機制,血小板、凝血因子紛紛趕來,形成大血塊,即血栓。如果血栓從血管壁上掉下來,在血管里四處遊蕩,將某一處的血管堵住,人體相應部位就會出現缺血。例如,腦血管被血栓堵塞,就會出現缺血性腦卒中,也就是俗稱的腦梗死。

血流變緩血液的流動速度與血栓的形成也有很大關係,久坐、長期臥病在床、經常坐飛機等會導致局部血流速度變緩,在靜脈中凝結成血塊,這就是靜脈血栓。

血液成分改變一些疾病以及外傷、手術等可使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出現變化,導致血栓形成。

血栓堵塞血管會怎樣

掉落的血栓會在血管內遊走,一旦堵塞血管,就會使血液運輸系統「癱瘓」。它鍾愛兩條路線——動脈和靜脈。前者多發生在心腦血管和四肢,後者多發生在下肢和肺部。其中腿部血栓最常見,肺栓塞最危險。

堵在腦血管如果血栓堵在腦血管,就會發生腦梗死,患者可出現偏癱,表現為患側手臂麻木無力、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楚甚至喪失活動能力、臥床不起等。

堵在心臟血管如果血栓堵在心臟血管,就會發生心肌梗死,重則危及生命;如果心臟上的動脈(冠狀動脈)堵塞程度較輕,可能只是心臟泵血受到影響,可誘發心絞痛,患者會出現易疲勞、氣喘等症狀。

堵在肺部血管如果血栓堵在肺部,就會發生肺栓塞。若栓子很大,患者可能發生窒息。肺栓塞多是下肢靜脈血栓脫落,血栓順著血流堵塞肺血管所致。

堵在下肢血管如果血栓堵在下肢血管,就可能發生動脈硬化閉塞或靜脈血栓。當動脈堵塞嚴重時,可能導致下肢組織缺血壞死;靜脈血栓如果脫落進入肺血管,可導致肺栓塞。

此外,血栓還可能堵在其他地方,引起器官功能喪失。例如,發生在眼部,可導致視網膜血管堵塞,嚴重的情況下可致失明;發生在腎臟,會引起嚴重的腎功能損傷;發生在腸道,可導致腸道缺血性壞死。

如何預防血栓

血栓是可防、可控、可治的,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血栓。

健康飲食健康的飲食習慣是預防各類疾病的基礎。 大家可選擇低脂、高纖維素的食物,如魚蝦、蛋奶、穀類、豆類、果蔬等。遠離高油、高脂、高糖食物。攝入充足的水分不僅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還能降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喝水宜少量多次,短時間內別喝得太多、太快,也別喝太燙的水。

戒煙限酒吸煙對血管的損害是多方面的,如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引起動脈狹窄甚至閉塞,導致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等。煙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焦油等可導致冠狀動脈痙攣、血流變慢、血液成分沉積在血管壁上。這些物質還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脂質沉積、血管硬化、血栓形成。

大量飲酒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液流動阻力增加,心臟負擔加重,進而可能導致心肌肥厚、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長期大量飲酒可使血管失去彈性,加速血管硬化,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從保護血管的角度來說,大家應戒煙限酒。

適量運動適度的有氧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降低血栓形成風險。 走路、慢跑、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長期臥床衰弱無力者,可在照護者的幫助下進行被動運動,如踝泵運動、環抱式擠捏小腿、按摩下肢肌肉等,以促進血液循環。

避免熬夜,緩解壓力 熬夜、壓力過大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適當放鬆和科學管理壓力有助於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合理用藥,定期體檢血栓的形成與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有一定的關係。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遵醫囑服藥。 高危人群每年可做一次血管超聲檢查。

採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降低血栓發生風險。讓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血栓!

來源:老年健康報

文:江蘇省人民醫院 姜海英 吳暢

策劃:鄭穎璠

編輯:王千惠 楊真宇

校對:馬楊

審核: 管仲瑤徐秉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4d90abff7a28a024b6788358671fd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