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保密局的槍聲》:一刀未剪,票房1.8億,觀影人次6億

2022-12-31     電影聚焦

原標題:1979年的《保密局的槍聲》:一刀未剪,票房1.8億,觀影人次6億

1979年,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看電影」成為一股席捲全國的娛樂熱潮,也誕生了多部高票房的經典作品。

比如《瞧這一家子》,這部暌違已久的喜劇片得到無數觀眾的喜歡,也讓陳強和陳佩斯這對「活寶父子」成為此後十多年國產喜劇的重要搭檔。

還有「妹妹找哥淚花流」的《小花》,劉曉慶跪在石階上的那一幕讓無數觀眾淚灑電影院,也讓劉曉慶一夜之間紅遍全國。

但在這一年,票房最高的不是《瞧這一家子》也不是《小花》,而是反特片《保密局的槍聲》。

本片以解放時期的上海為背景,講述了地下黨員劉嘯塵為完成任務潛入敵人內部,在獲取情報的同時還要提防特務組長張仲年的算計,在一片危機四伏中等待著上海的解放……

《保密局的槍聲》一上映便引發集體觀影的強烈狂潮,觀影人次高達6個億,最終影片以最高三毛錢的票價拿到1.8 億的票房,成為當年的票房冠軍。

01、一刀未剪順利上映

70年代末,隨著電影行業的復甦,沉寂許久的反特片也湧現了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比如成為不少人「童年陰影」的《黑三角》《獵字99號》等反特片都是誕生於這一時期,《保密局的槍聲》也是誕生於這一風潮中。

本片的導演常彥原本是演員出身,50年代又轉型電影攝影師,擔任過不少電影的攝影工作。

1976年常彥開始轉型導演,他的第一部獨立導演作品原計劃要把濟南戰役搬上大銀幕,但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擱置下來。

無奈之下,常彥找來長影的兩位劇本編輯,拜託他們收集一些可拍攝的素材。

在搜集素材的過程中,編輯無意中發現了作家呂錚在1962年創作的小說《戰鬥在敵人心臟里》,跌宕起伏的情節非常適合改編成反特片的形式。

常彥也對這個曲折的故事非常喜歡,特別是這個故事以地下黨為主人公,滿足了他一直想要拍這一類人物的心愿。

常彥原想把這部電影拍成彩色片,但當時由於彩色膠片比較稀缺,廠里覺得這部電影不屬於重大題材就沒有準許,最後常彥只好用黑白膠片來拍攝。

在劇本創作階段,常彥等劇組人員也經歷了不少波折。

為了真實還原當時地下黨在上海的秘密行動,常彥等人專程到上海衛戍區司令部查閱內部資料。但由於資料的機密性,司令部不允許非黨員查看,所以劇組只能把這個重擔交給身為黨員的常彥。

但這些資料不能拍照,也不能進行文字記錄,所以常彥只能靠大腦記憶,回來再傳達給其他工作人員記錄下來。

之後三個多月的時間,常彥和其他工作人員白天查閱資料,晚上編寫劇本,最終改編完成的劇本不僅得到了廠領導的肯定,原作者呂錚也誇讚常彥「完成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

對於觀眾而言,最吸引他們的無疑是影片的劇情,影片以「槍聲」為索引,串聯起這個「無間道」式的劇情編排,跌宕起伏十分扣人心弦。

一開始張仲年用假人犯意圖引劉嘯塵上鉤,之後劉嘯塵又借張仲年的試探剷除了假扮成共產黨的特務,贏得了敵特的信任。

從打傷自己偽造現場,到借用假身份和張仲年「套近乎」,以及在特務內部的離間、策反,每個情節都牟足了懸念,讓人看得非常過癮。

影片用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拍攝,之後在長影廠的看片會上,在場的所有人在看完本片後都起身鼓掌,最終影片得以一刀未剪順利上映。

02、頭號反派是倪大紅的父親

在選擇演員的過程中,男主角由誰來飾演成為劇組面臨的一大難題。

由於本片故事發生在上海,常彥導演決定找個地道的上海人來演,副導演選中了上海青年話劇團的演員陳少澤。

陳少澤雖然在話劇舞台摸爬滾打好幾年,但之前沒有拍攝電影的經驗,因此有些人擔心陳少澤會不太適應拍電影的節奏。

但常彥覺得陳少澤形象氣質都很符合劉嘯塵這個角色的定位,最終力排眾議定下了由他出演。

為了不辜負導演的期望,陳少澤對這個角色頗下了一番功夫,比如他拜訪了多位地下黨員,深入了解他們當年的潛伏經歷,這讓他能更真實地去演繹人物的機智、果敢和臨危不亂。

憑藉這個挺拔英氣、充滿個人魅力的地下黨角色,陳少澤一舉成名,被大江南北的觀眾所熟知。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史秀英之所以選擇向梅,源於常彥與向梅非常神奇的一次邂逅。

有一次常彥在上海電影院看電影時,無意間在觀眾席看到了向梅的身影,正苦無女主角人選的他覺得這個女觀眾太符合女主角人選了。

但到電影散場時向梅早已不見蹤影,再加上常彥也不知道那位「神秘的女觀眾」究竟是何人,就一直在打聽向梅的下落。

直到後來,常彥在上影廠的演員相冊里看到了向梅,隨即專程找到向梅發出邀請,從而達成了這次合作。

此前,向梅出演過《女籃五號》《紅色娘子軍》等電影,此時已經年過40的她保養得相當不錯,風采不減當年。

影片中向梅端莊大氣的造型,以及優雅成熟的風韻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沉寂許久的向梅也憑藉本片重新贏得觀眾的喜愛。

此外在諸位演員中,不得不提到影片的頭號反派,飾演特務組長張仲年的倪正華。

作為劉嘯塵最大的對手,倪正華把張仲年的狡猾多疑,冷酷卻又偽善的「笑面虎」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

倪正華是哈爾濱話劇院的老演員,大多數時間都是活躍在話劇舞台,他另一個更為人所知的身份是倪大紅的父親。

儘管倪大紅走上演員的道路離不開父親的影響,但他的成名並非靠父親而是靠自己的實力,從剛出道時的小配角到如今的一線老戲骨,都讓人看到他紮實的演技功底。

03、成為後來諜戰劇的模仿對象

《保密局的槍聲》上映後,一夜爆紅的男女主角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原本處於上升期的陳少澤為了帶領自己的青年話劇團走出低谷,毅然推掉了所有的片約,此後就淡出了影視圈專注於話劇事業。

向梅則是迎來事業的第二春,此後無論是《藍色檔案》中一襲黑色旗袍出場的地下黨,還是央視版《西遊記》里的烏雞國王后,都讓人感受到向梅溫柔優雅的女性魅力。

而本片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成為諜戰片的經典之作,甚至後來很多諜戰劇都從中汲取經驗,都能看到這部影片的影子。

從80年代中期開始,在各色商業電影的衝擊下,諜戰電影一度失去了市場,在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失去了蹤跡。

但以2008年的《潛伏》為一個高峰,「諜戰」再次火熱起來,成為中國電視劇非常重要的一個類型。

時至今日,諜戰劇仍然被廣大觀眾喜愛,或許《潛伏者》《無間》《刀尖》等還未上映的諜戰劇,又會在明年掀起一波諜戰劇的收視熱潮。(撰文:皮皮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43c62b69f53af2eb283b0a4280b4f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