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格局、廣告紅利與現實挑戰。
「看看這視頻號大會人潮洶湧的程度,要說視頻號現在沒有紅利,打死我都不信」,看到今年微信公開課的現場後,紛析諮詢CEO 宋星感嘆。熱鬧背後,是越來越多的商家對紅利與增長的渴求。
而在李巍看來,兩年前市面上還充斥著一種聲音,認為做視頻號沒前途,但現在,他發現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改變態度了——視頻號至少是一個確定性強的增量市場。在他們看來,視頻號的競爭也不可避免地走向激烈,但對比其他平台,視頻號還遠遠稱不上內卷。
李巍經營著一家教育類MCN機構,旗下有不少知名IP如北大海霞老師、李陽等,2023年9月份,他們在視頻號實現了單場GMV達千萬的成績,讓他確定了視頻號值得持續深耕。
有類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在剛過去的2023,視頻號里的達人和商家呈現出的一種姿態是——不用被迫捲入低價戰爭,而是專注用品質和服務贏得市場。
當然,並非所有入局的玩家都能達成所願,也有不少商家至今沒有摸清視頻號的規律,不確定能否實現大規模的起量和成功,但為了不被落下,也先用合理的投入占好一畝三分地。
不過確定的是,視頻號的狀態越來越好了。據微信公開課和騰訊財報顯示,2023年視頻號帶貨規模持續增長,二季度視頻號廣告收入突破30億元,三季度環比增長顯著。
但2024年視頻號有哪些紅利,怎麼做,仍然是商家最關切的問題。基於此,36氪與品牌商家、服務商與達人們從紅利點、方向、打法做了一次深度溝通,試圖從成功案例出發,找到2024年在視頻號上的增長法則。
格局未定,衝擊頭部的機會
流量成本水漲船高,這是很多商家的共同感受。
傳統平台競爭加劇,流量成本節節攀升,頭部效應也十分明顯,這些變化讓不少人選擇去新平台試一試,視頻號就成為了他們的新機會。一位達人這麼強調,「沒有人想錯過視頻號,只是有些商家還在觀望。」
但更多的商家選擇試一試甚至是「搏一搏」,比如壹窯茶業。從19年開始,壹窯茶業就在多個直播平檯布局了近百人的團隊,但一直沒什麼水花,在看到視頻號的紅利後,壹窯茶業選擇all in視頻號。通過「付費投流+直播」的模式,壹窯茶業順利度過了冷啟動期,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其視頻號月GMV穩定在千萬級。
2023年視頻號加速布局產業帶,先後發布了多批產業帶服務商名單,也帶動了大批中小商家入駐視頻號。
據運營深度精選報道,2023年隨著宜興言外成為微信視頻號的產業帶服務商,宜興紫砂壺的直播帶貨銷售額迅速增長。其中一家叫做「八即是美」的小微企業,近期通過視頻號已經實現了平均 400 萬元/月的銷售業績,宜興言外下轄直播基地入駐的紫砂壺商家超過 8000 家。
擁有更多資源的品牌商家,更是結合自身的私域、成熟的團隊資源等優勢搶占紅利,已有不少商家拿下了不錯的成績。去年6月到8月期間,波司登0粉開播的帳號矩陣創下了超4000萬的銷售額;朗姿視頻號雙11銷售額達600多萬,同比去年雙11增幅超5倍;JNBY的雙11直播單場GMV突破了100萬元,日銷GMV達到新量級。
圖源:波司登直播間
數據顯示,2023年視頻號帶貨破千萬品牌店鋪數量快速增長,品牌商家已成為視頻號帶貨的中堅力量之一。
除了品牌自播,作為直播帶貨重要的兩個模塊,達人和達人直播也出現了關鍵的變化。達人作為平台內容的主要創作者,其生態呈現出多元化和不斷創新的發展趨勢,規模和取得的成績也已經不可小覷,快速湧現了一批郭億易、寶哥寶嫂等標杆達人。
很多人敏銳感受到了這一變化,京潤珍珠集團董事總經理周朔表示,2023年能明顯能感覺到達播帶貨的環境在發生質變。「我們最開始做視頻號直播所面臨的達人,其實都不是專業的電商帶貨達人,他們沒有任何的帶貨經驗,甚至沒有電商團隊。但到現在,達人的商務團隊越來越成熟,且每個達人都在積極的嘗試帶貨的玩法和形式,並衍生出眾多矩陣帳號,整個達播的生態越來越專業。」
華熙生物視頻號負責人Terry也明顯感知到,視頻號達人的豐富度在提高,「去年同期達人比較少,達人流量池子也沒有現在這麼多。」
在眾多商家、品牌、達人的投入下,視頻號出現了更多新變化。視頻號各類帶貨榜單前列的品牌一直在洗牌,不斷有新頭部在誕生,如「形象搭配師喬教主」「顏君美學」「中國黃金」「JNBY」「順豐助農」「小李飛叨-李洋」等都是各個垂類賽道內的新面孔。
可見,視頻號目前的生態並未定格,流量不掌握於少數超級頭部,不存在板結化,即使是新進入的商家,也還有很大的機會。新榜發布的《2023微信視頻號年中發展報告》中也印證了這一點:在2023年1-7月微信視頻號各類別冠軍更替比例高達 57%-77%,整體形態尚未穩定,頭部帳號流動性較大,許多帳號都還有衝擊頭部的機會。而且官方也在持續從政策、流量等方面降低商家經營成本,讓他們可以在視頻號上大展身手。
圖源:新榜《2023微信視頻號年中發展報告》
流量掃蕩:私域+自然流+付費流
相比自主靈活性更高的中小和產業帶商家,我們也發現仍有不少品牌,將視頻號作為生意增量平台之一,並非一開始便大規模投入直播帶貨,而是通過視頻號達成私域營銷、品牌宣傳、新品發布、事件營銷、直播帶貨等不同訴求。
在這些對話及復盤中,那些拿到好成績的商家,都不約而同提到了一個核心打法——自然流和付費流的組合,在用好公私域聯動的基礎上,自然流取勝的關鍵正是內容本身,而商家在提供好內容、好貨品、好服務以獲取自然流之外,也同樣需要重視付費流。
今年在微信公開課上,官方也特彆強調了廣告投流的重要作用,2024年,視頻號和騰訊廣告也將圍繞爆品激勵、騰飛扶持、視頻號激勵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助力更多商家用廣告投流放大生意規模。
有行業專家指出,隨著視頻號生態完善以及公域流量的持續放大,視頻號商業化已經進入了2.0時代。千萬GMV知識博主、潤宇創業筆記主理人王潤宇認為,所謂2.0時代,相較於此前視頻號以私域流量為核心的商業化1.0時代而言,2.0時代的特徵是對公域流量的充分調用。
鯨靈集團視頻號負責人蒙宇寧表示,不管是直播間內容還是短視頻內容,內容才是根本,自然流幾乎都是靠內容拉動的。他們採用的方法就是通過自然流積累帳號的用戶標籤,再通過各種投流方式去放大。不久前,鯨逛在和主播顏君美學合作的直播中,就通過內容種草預熱+投流放大,把ROI提升到了1:40以上。
據了解,目前視頻號有兩種主要投流方式,微信豆和ADQ(騰訊廣告投放平台)。多位操盤手表示,想要快速起量,必須學會組合使用這兩種投流方式,才能更高效的完成人群積累與轉化。目前微信生態內朋友圈等多版位已支持推廣視頻號廣告,能夠覆蓋更多潛力人群,實現精準擴散。
總結來看,付費流就像是一個放大器,能夠為好內容帶來更多確定性增長。這樣的邏輯,也能在許多品牌的經驗復盤中看到。
例如咖啡白牌四隻貓,就是通過ADQ在視頻號獲得了快速地增長,其只用了3天時間,ADQ投流消耗就迅速跑到了17萬,再配合低客單咖啡直接把產品ROI拉高到了2;欣妮海鮮使用 ADQ 直投直播間,平均 ROI 高達 1:9,最高甚至超過 1:15,單日最高 GMV曾突破 300 萬。
李巍也在旗下胡曉群老師的某次直播中發現,ADQ起到了關鍵性的扭轉作用,「最開始冷啟動不投放的時候一場12萬。然後開始輕度的加了一些預算,這個時候可能到了一場45萬。後來真正開始量級放的非常大,是我們把ADQ投放加進去了,這個時候最高峰單場能做到上百萬。」
ADQ能做到迅速起量,關鍵在於其人群逐步精準,能幫助品牌迅速觸達潛在消費客群。據MCN一盞燈所觀察,「同樣的人群,ADQ的轉化效率非常高,特別對於視頻號現階段來說,轉化率、轉化單量是高於一切的。」高爆發使得許多新入局的商家也能迅速起量。廣州初旭總經理顏承熙則發現,ADQ投流在有一定數據積累之後是比較穩定的。
不過,即便付費流量如今開始爆發,也不意味著品牌商家們可以盲目追逐,而是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選用不同的投放策略。
如泰樂電商表示,其直播策略中就劃分了三種打法:一為免費引流的直播;二為純付費直播;三為通過微信豆和視頻號廣告相結合來打爆直播間。「目前,泰樂電商還是以付費直播為主,免費直播間更看重人貨場的搭配,而付費直播間效率更高,可以更快、更精準的獲取用戶人群,提高商品銷售量。」泰樂電商創始人胡勇敏說。
當然,微信作為商家私域運營的核心陣地,要做好視頻號,私域運營也值得關注。因此,想在視頻號做好生意,底層邏輯是需要運用好自然流、免費流、私域這三板斧,從而形成流量的正向循環,拿到更多複利。
就像潤宇說的:「視頻號玩的是場景矩陣,私域導流、公域自然流、投流三大流量就像是微信生態里的三次掃蕩,私域有點像槍戰,講究 1 對 1 狙擊;公域像手榴彈,定點投放;投流就像轟炸機,能把微信里所有場景都掃蕩一遍。「他認為,只有把這三者結合起來共同利用,才能最大化激發商家在視頻號的增長潛力。
機會與挑戰,視頻號待回答
經過 3 年的快速疊代,視頻號帶貨規模迎來了快速增長。有媒體預測,2023年視頻號直播帶貨的GMV預計在1000到 4000億。數字之外,視頻號帶貨增長的速度和規模已經讓商家十分驚喜。
那麼2024年視頻號帶貨的風將吹向哪裡?又會有哪些紅利留給商家?
對此,行業內也有不少猜測,火星文化&卡思數據創始人李浩認為,2024年本地生活商家/服務商、產業帶商家、有能力的素人、有「人設」的帶貨達人、投放型玩家、短視頻玩家、線下有連鎖門店的玩家、產業帶COD投流商家、城鎮小玩家、標品玩家這十類商家的機會非常大,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發空間。
零一數科 CEO鑒鋒更是大膽預測,「現在的視頻號才剛剛起飛,就品類來看,由於鞋服、珠寶、農產品入局時間較早,玩法探索較多,目前已經相對成熟,但其他大多賽道還處於啟動期,還處於紅利期。」
但也有觀點認為,視頻號雖然起勢明顯,但隱憂仍存,隨著視頻號用戶被教育、各類品牌的大舉入場,視頻號的商業生態也會開始內卷,目前的紅利期只會短暫存在。某商家表示,一年前他剛來到視頻號的時候,自己所在品類幾乎沒什麼同行,而現在,「每天都在進人」。潤宇也提到,雖然有人吐槽ADQ、微信豆不精準、不好用,但確定性本身就意味著紅利的消失。
當然,視頻號2024年的紅利不會一直這麼「粗暴」,隨著越來越多商家入局,視頻號必須拿出更加精細化的運營方案。對於品牌和商家而言,長久的經營和增長,除了要發現流量勢能的新機會,還需要能夠長期布局和深耕的陣地。
在周朔看來,品牌的終局在自有渠道的建立,也就是所謂的私域。而目前來說,視頻號就是建立品牌私域的利好平台。原因在於,視頻號是基於社交關係和品牌信任雙重關係,堅固且牢靠。
以社交關係做基底,是視頻號的最大特色,這也使得視頻號更易和用戶建立信任關係,甚至是可以做品牌超級用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微信生態里,品牌可以讓用戶完成從認知到認同再到認購的全路徑,甚至可以進行再推介,發展新用戶。」潤宇表示。
從這個角度來看,視頻號對於商家而言,短期是一個新的流量機遇,依託騰訊生態挖掘短視頻及生態互通帶來的流量紅利,長期看則是一個重要的經營平台,商家可以在這裡建立更自主的經營陣地,進行全域經營與用戶運營。
正如騰訊公司副總裁欒娜在騰訊智慧營銷峰會上提到,希望可以和品牌一起營造一個好的營銷生態,真正達到快速、便捷的交易目的,且能夠積累非常多的親密資產來增加品牌勢能,讓生意做得更好。對於厭倦在流量紅海里做低回報投資的品牌來說,所有營銷玩法都值得來騰訊再做一次。
如果說 1.0 時代的視頻號還是「灰度期」少數玩家的遊戲,那邁入商業化 2.0 的視頻號已經開啟了「公測」。屬於視頻號商業化紅利已經擺在眼前,流量的競爭也會越發激烈,但它可能仍然是網際網路從業者的最後一片窪地,等待被更多掘金者開發成沃土。作為「賣鏟人」,2024年視頻號仍需打造出更多有力、好用的工具,讓這片沃土走向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