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開盒有多可怕?只要上了網就像沒穿衣服

2023-11-24     搜狐財經

原標題:人肉開盒有多可怕?只要上了網就像沒穿衣服

人肉開盒」,原來離我們這麼近!

「開盒」,即利用黑客軟體,盜取個人及家人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身份證號、社保卡號、銀行卡帳號、個人證件照片等個人信息。

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人肉開盒」,到底有多恐怖?

最近b站通報了一則未成年人「開盒」案例。事件牽涉18個省市,主要活動人員居然還是兩名未成年人,在境外平台有組織的煽動。

新聞圖源:澎湃

一位女主播小李,直播時從不露臉,用的都是網名和虛擬形象,也從未在直播間提及自己的身份信息。

可前段時間,她的所有隱私,突然被公開在一個「人肉開盒」的群里:手機號、姓名、戶籍地、就讀的學校、社保記錄都赤裸裸地被列成表格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接下來,小李不斷接到騷擾電話。

有時候深夜接起,對方不說話,只有緩慢的呼吸聲,十分嚇人。

除了恐怖電話,小李又收到匿名郵件。有人給她發了一段文字,裡面配了8隻眼睛的表情,讓人不寒而慄。

圖源:網絡

隨後,又有人給她發了封郵件,裡面是小李的個人信息匯總,最後徹底逼瘋了他。小李的遭遇,只是無數被開盒者的縮影。

甚至有「開盒」受害者表示,自己剛補辦身份證不久,就有人就能將新的證件照截屏發給他。

所以他們才會說,沒有經歷過被開盒的人,永遠都不會知道有多可怕。

從普通人到明星,無一倖免

「人肉開盒」又稱「開盒掛人」,也是以人肉搜索為延伸,但論破壞力,要比人肉搜索更狠。

因為「開盒」,不是簡單的人肉你,曝光你的行為。而是在網絡上發動一群人,分工合作追蹤、掌握受害者的所有社交帳號、線下的一舉一動,然後集體攻擊、恐嚇。

除了恐嚇,開盒者還會讓受害者「社死」。

根據他的信息拿到其家人、朋友、同學、同事、領導的聯繫方式,把對方在微博、知乎的個人言論,在電商平台買過的特殊用品,以及小網站的瀏覽記錄,總之各種上不了台面的黑料公開出去。

圖源:網絡

有人覺得,這種行為離自己很遠,實際上大錯特錯。

「人肉開盒」最恐怖之處在於,比如你在社交平台上隨便一句評論,只要讓他們不高興了,你就有可能變成他們的目標。

比如有位博主說,他的一位女粉絲,因為在評論區和另一個男粉絲意見不統一,被對方盯上了。

對方只憑藉微博帳號,瞬間拿到她的手機號、真實姓名,然後打電話過去騷擾威脅要上門找她。

圖源:網絡

只要在網上意見不合,就會掛你!

甚至連很多無辜的人,就像開頭的女主播小李,即使什麼都沒做,也會被人無故盯上。

其中,電話「轟炸」是最常見的方式,升級版還有送花圈、發恐嚇信等。

曾經,一位撲殺金毛犬的當事民警就遭到了人肉和辱罵。

一些「愛狗人士」往民警家門口送花圈;有的開盒者,甚至還會開通過世親人的戶,給他發信息。

圖源:網絡

發展到今天,「人肉開盒」的破壞力也越來越強,就連大V、明星都很難躲過。

今年8 月初,B 站有一位百萬粉絲的 up 主@湯姆的混亂空間,就被人「開盒」了。他還曝光稱,自己在內的15位up主均被開盒。

今年9月份,明星楊迪也慘遭「開盒」。

黑粉不分晝夜紛紛打電話給楊迪,以楊迪最後換號告終。

圖源:網絡

面對龐大的壓力與精神痛苦,心理強大的人暫且可以渡過難關,而有些普通人只能選擇輕生來逃避痛苦。

2020年8月1日,一位35歲女醫生在泳池遭13歲男童冒犯猥褻。

數日後,女醫生全家被人肉搜索。最終,她不堪精神壓力,吞下500片安眠藥自殺。

血淋淋的案件擺在眼前,卻依然阻擋不了躲在黑暗處的開盒者們繼續作惡。

「人肉開盒」到底為了什麼

其實人肉開盒的本質,就是獲取隱私信息,然後非法公開、售賣。

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大量信息被明碼標價後,一些機構總能倒賣、或者無意泄露客戶的個人隱私,這也給了不法分子空間。

圖源:網絡

在著名的電報網Telegram、暗網,能看到上億條各類別的個人精準信息被公開售賣。

《經濟參考報》調查發現,從「行蹤軌跡信息、徵信信息、財產信息、住宿信息、通信記錄,甚至是面部活體信息,只要點擊支付就可輕易獲取」。

曾有記者找到一位提供此類違法服務的「開盒者」,調查之後才了解,如今開盒有多簡單?

「開盒」一人180元,大概需要30分鐘左右,「開盒」信息包括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社交帳號、親屬聯繫方式等。

圖源:網絡

據說在買賣信息時,身份證上的照片被稱為「大頭」,全家的戶籍被稱為「全戶」。

還有博主測試網上的「人肉開盒查詢源」。

只要輸入手機號,就能查到20多個快遞收件地址,還確實是真實的。

圖源:網絡

你覺得別人不知道自己的手機號?

如今只要拿到被「開」者的社交帳號,就可以找到其手機號,進而順理成章掌握更多的隱私信息。

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都可以被開盒你是不是會被開盒,只取決於有沒有人想開你的盒。

畢竟有的開盒者,動機可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

有參與開盒者直言:「開盒」別人純粹是為了享受快感

因為「現實中是一個高中生,碰到女生連一句話都不敢說」,但在「開盒」過程中,簡直像個「網際網路皇帝」,可以隨意拿捏對方的生活。

隱私泄露背後,是人性的陰暗

人肉開盒的作惡程度,並不亞於電信詐騙。

都是利用信息泄露為漏洞,只不過最終目的不太一樣而已,一個是劫財,另一個是精神傷害。

對一些本身作惡多端的人開盒,有人還會美其名曰正義行為,但實際上,官方對開盒行為早有定論,就是違法

圖源:網絡

如今,平台實名制已經成為趨勢。

微信、抖音、微博、B站、小紅書、快手等均披露了對外展示「前台實名」的細則,B站已經有百萬粉大V公開實名。

各平台官宣「實名制」 | 圖源:上游新聞

別說平台,我們如今其實已經生活在一個越來越透明的時代。辦事登記要實名制,登錄求職app要實名、收發快遞要實名制……

一方面,實名制規範了網際網路平台的環境,可另一方面這些曝光的信息渠道是否會增加隱私泄露的風險?

對於「實名制」是否能夠減少網暴發生,在這裡我們也只能留一個問號。

只希望日後,你我永遠不會成為那個被人肉開盒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2f5e698d5e92602b32b3427e3987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