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早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媽媽就會知道自己有多爽

2022-07-02   沫沫的靜好歲月

原標題:儘早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媽媽就會知道自己有多爽

傍晚的時候,拉著小寶去樓下做日常的核酸檢測,本來沒有想著在小區里玩耍,結果碰到了小寶的一個好朋友正好也在,於是兩個孩子碰到一起就難分難捨了。

可憐了老娘我,本來確定是做了核酸檢測就回家的,所以我穿了個短褲就出了門。傍晚的蚊子正多,看到這麼大片的「肉肉」,還不開啟瘋狂模式,蜂擁而至,很快就把我漂亮修長的腿咬得紅腫一片,不堪入目了。

我一邊跺腳,一邊衝著小寶嗷嗷叫道:「再玩5分鐘我們就回家啊!」

小寶和好朋友一邊開心的奔跑,一邊用袖子毫不介意的擦著滿臉的汗,回頭還不忘果斷的拒絕我:「不好!」

我繼續堅持,伸手拽住小寶:「那再加兩分鐘,好不好?」

小寶不得已被我抓得牢牢地,只好敷衍地對我說:「媽媽,給我10分鐘吧!」

我連忙拿出手機:「成交!你看,現在是18:23分,10分鐘後就回家!」

小寶連連點頭後,掙脫我繼續衝著好朋友跑去。

18:32分,我跺著腳、拍著腿、拿著手機對小寶示意:「還有1分鐘。」

小寶頭也不回地回到我一聲:「我知道了!」

然後,他停下腳步,對好朋友說了些什麼,兩個孩子又一起商討了一會兒,小寶直接來到我身邊:「走吧,媽媽!」

時間正好是18:33分。

我對小寶的表現滿意極了,頓時腿上的包包似乎也不那麼痒痒了。

說實話,小寶的時間觀念很強,只要提前和他商量好時間點,他基本上都能夠如約、按時的按標準執行。

比如看電視吧,商量好30分鐘後,那麼到了點兒他多半會主動關電視;除非是他正看到激烈、興奮處,也會和我商量或者哼哼唧唧,讓再多給他一會兒,把這個片段看完就好。

再或者玩遊戲,防沉迷開始後,也就是周末每天的1個小時,小寶對此心心念念,但是到了時間他就會毫不留戀地把平板放回去。

所以,我是非常欣賞小寶的時間觀念以及「定力」的。

而且,只要能夠培養出孩子的「時間觀念」,作為家長在很多時候真的很省心,感覺很爽!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急不得。需要父母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來循序漸進地進行哦!

首先,孩子很小就有時間觀念。

只是寶寶們的時間觀念並不會像成年人一樣精確到「幾點幾分」。他們對時間的判斷標準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的。

其次,3歲之前。

0-3歲的寶寶幾乎都是活在「當下」,對於時間沒有什麼基本的概念,對過去、未來、今天、明天等大的時間段也沒有太多的想法,他們對時間的知覺,主要依靠本身的「生物鐘」:比如餓了的時候,就是喝奶的時間了;睏了的時候,就是睡覺的時間了。

媽媽在這個時候要按照寶寶的生理需求來安排他的吃喝拉撒睡,不要隨意調整寶寶的作息時間,以免打斷他的生活秩序,這樣會不利於寶寶對時間建立良好的條件反射,更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

第三,3歲以後

大約從寶寶的3歲開始,他們會逐漸形成積極的時間概念,在舉止言談中也會越來越常用與時間相關的字眼。

這個階段的寶寶,時間知覺通常與事件有關,比如到了去幼兒園的時間,到了睡覺的時間,一日三餐的時間等等,逐漸從模糊到清晰,從大概時間段到精確時間點。

寶寶藉助於生活中的具體事情作為判斷的標準,了解大自然一年四季的變化,白天黑夜的交替等,到根據自己的作息來判斷每天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精確的時間段,再到逐漸認清楚鐘錶的指針……大約也會用2-3年的時間。

一般來講,3-4歲的孩子分得清白天、黑夜、早上、晚上;4-5歲的孩子則會用昨天、今天、明天來準確的敘述事情;5-6歲的孩子就會準確表達出幾點鐘。

總之,在幫助寶寶梳理時間觀念時,父母要順應寶寶的生物鐘,不必操之過急,也不用急功近利,只需要按照他們生長的規律,逐漸把時間的概念和秩序的觀念導入給孩子就好。

另外,父母的以身作則同樣重要,既要言出必行,嚴謹的對時間加以把控,讓寶寶對時間同樣充滿敬畏;又要規律生活,儘可能按時作息,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生物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