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船三號成功登月給足了信心,探月還沒結束,印度又要探測太陽了

2023-08-30     科普大世界

原標題:月船三號成功登月給足了信心,探月還沒結束,印度又要探測太陽了

月船三號成功登月給足了信心,探月還沒結束,印度又要探測太陽了

#時事熱點頭條說#

探完了月球,印度又要探測太陽了!

今年的7月14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使用Mark-3(LVM3)運載火箭從 Satish Dhawan 航天中心升空發射了月球無人探測器「月船三號」,其由推進器、著陸器和月球車三部分組成,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飛行,其著陸器攜帶月球車於8月23日在月球南極附近實現軟著陸。

這一探月任務使得印度成為了繼蘇聯、美國和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國家,由於其著陸地點是月球南極附近,因此印度也對外宣稱其是全球首個在月球南極登陸的國家(實際上其著陸點距月球南極有數百公里)。

但是有很多人認為印度月船三號並沒有成功在月球軟著陸,因為其著陸時的實況播放在最後降落階段切換成了動畫,還有部分畫面模糊,某些人分析光照陰影方向不對等,但是這些都並不能證明印度月船三號登陸月球是假的,有更多的證據能證明其並非造假,說印度月船三號月球探測器登月是假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自媒體帳號為了獲取流量故意為之。

8月29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對外宣稱「月船3號」的探月車「普拉吉安」裝備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經探測到硫等多種物質,包括鋁、鐵、鈣、鉻、鈦、錳、氧和矽。

這是印度月球車首次獲取的月面科研成果。接下來它還將探測月球南極是否存在「水冰」。

8月30日,「普拉吉安」月球車還發布了月船3號著陸器所停位置的月球表面的照片。

不過由於其使用壽命只有14天(一個月晝),「普拉吉安」月球車距離壽終正寢也不遠了。

不管怎樣,月船三號在月球表面的成功降落如同一管子雞血打在了印度人身上,促使其信心爆棚,以至於一些所謂的航天專家宣稱印度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的航天「超級大國」,這不,剛看探完月亮,就又要探測太陽了!

8月28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阿迭多L1(Aditya-L1)太陽探測器將計劃於印度當地時間9月2日11:50在印度東海岸斯里哈里科塔島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由PSLV-C57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趕往日地拉格朗日L1點去觀測太陽。

阿迭多是印度第一艘研究太陽的探測太空飛行器,它的名字阿迭多(Aditya)是印度古代神話中宇宙神工德薩(Daksa)的女兒,也是日光神摩剎支(Marici)後代伽葉波(Kasyapa)的妻子。印度古老詩歌集《梨俱吠陀》(相當於我國的《詩經》)中有6支歌頌阿迭多的詩歌。

或許是對於探測器軌道轉移的技術操作信心十足,Aditya-L1太陽探測器也是要進行多次變軌之後才能到達日地拉格朗日L1點,其在發射之後首先將前往近地軌道,地面操控中心將通過遙控操作對其進行系統檢查,之後進行多次變軌轉移。

印度這台太陽探測器要到達的地點比月球要遠得多,因為日地拉格朗日L1點距離地球150萬公里,而月球距離地球平均只有38萬公里,遠了近4倍。所以此次探測器前往的目的地更遠。

Aditya-L1太陽探測器之所以選擇在日地拉格朗日L1點運行,是因為它是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引力「動平衡點」,受到月球的引力影響也較小,只需要消耗較少的燃料就可以在這裡穩定運行,而且在這個位置上觀測太陽不會受到地球和月球阻擋,可以不間斷地觀測太陽風、太陽表面活動,以及地球磁場、極光等。

目前這個位置上的太空飛行器還不多,美國和歐洲曾發射過一些探測器在這裡活動,我國用來月球取樣返回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在完成主要任務後,於2021年3月15日13:29在受控操作下進入了以日地拉格朗日L1點為中心的軌道,是我國首顆進入這一位置運行的太空飛行器,至今仍在該軌道運行。

在日地拉格朗日L1點周圍觀測太陽優勢多多,如果印度Aditya-L1太陽探測器能成功到達,正常運行後將使用其7台科學儀器進行太陽科學研究,比如觀測太陽耀斑,研究太陽風從太陽表面噴發的動力學原理,探索太陽外層大氣比表面更熱的原因等。

雖然Aditya-L1探測器搭載了七台太陽研究儀器,比其月船3號上的月亮研究儀器多不少,但探測器的研製以及發射入軌耗費的總費用才4500萬美元,可謂是物美價廉非常地實惠,花小錢做大事,印度航天這方面的傳統很值得學習。

消息來源:

中新網8月29日報道《月球之後,瞄準太陽!印首個太陽探測器下月發射》

央視新聞8月30日報道《印度「月船3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檢測到硫元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08506b5f2e328cc4d2d5fef29ca14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