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原創的力量

2024-10-20     中國青年網

作者:田可新 朱子鈺

線下演唱會一票難求,開售即秒空;線上活動開播一小時就吸引3000萬人次觀看,全場收穫6億次點贊……2024年,重回大眾視野的歌手刀郎,從熱點現象走向了文化傳奇。

走向傳奇,刀郎歌迷、粉絲的助推力驚人。這個群體不僅數量龐大,而且涵蓋了各個年齡階段。其中有70後、80後、90後,還有年過九旬的老者從美國洛杉磯趕來觀看演唱會;有十餘年「痴心不改」的忠實鐵粉,也有因《山歌寥哉》系列新作剛剛入坑的網友……曾經請假停更的刀郎不愛流量,卻總能憑藉風格獨特的音樂作品收穫潑天的流量、實現情感洶湧而美好的雙向奔赴。這恐怕也是當下流行樂壇大多數音樂人羨慕卻實現不了的「奇景」。

造就「奇景」的是其作品的巨大魅力。這種魅力有唯一性,與當下的流行音樂創作甚至形成了鮮明對比。《學貓叫》《海草舞》等網絡歌曲在十幾秒內通過簡單旋律就實現廣泛洗腦,甚至「在小小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等兒歌也備受熱捧、風靡一時。一時間,音樂作品似乎不再承擔引領與塑造聽眾審美的作用,順應市場環境和受眾需求成了理所當然。流行呈現一種「翻轉」:人們對作品「寬容」到接受「降級」乃至「降齡」的地步。基於此,歌詞直接、旋律洗腦、節奏簡單、網感十足的流水線式神曲大行其道,批量式生產的爆款對人們的耳朵常年狂轟濫炸。網友們樂得傳唱、爭相二創,但無人認可這些是「真正的音樂」,如此矛盾的心態,本質上是全民「苦神曲久矣」,側面體現出華語流行音樂已身處一個尷尬的境地。

華語流行音樂原創乏力是不爭的事實。音樂泛綜藝化、娛樂化趨勢明顯,越來越多的流行音樂人熱衷在各個電視台、網絡視頻平台音綜節目中亮相,通過翻唱老歌、改編經典曲目展示唱功、維持熱度,幾乎沒有新作推出。而大眾能接觸到的新作品,其中不少音樂風格較為單一、同質化明顯,以電子音樂、嘻哈等為主,雖然具有較強的時尚感,但在旋律和編曲上缺乏特色,容易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在大眾印象中,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那個華語流行樂的黃金時代似乎一去不返。從另一個角度說,正是因為原創好歌、精品力作嚴重缺乏,才導致大量網紅歌乃至兒歌有意無意地實現了廣覆蓋。人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新歌好歌欣賞時,只得拿一些網絡勁歌、口水歌來填補空虛的耳朵。當然,人們始終更希望聽到以情動人、有畫面感、有故事性、實現靈魂共振的好歌,無疑也反證了對優質原創作品變相的深情呼喚。

刀郎的作品,無疑回應了這普遍的深情呼喚。長久以來,他的音樂風格融合了民謠、搖滾和古典等多種元素,形成宛若清流的獨特韻味。他以民謠為基調,將少數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表現手法巧妙結合,創造出既具有民族風情又符合當代人審美需求的音樂。《西海情歌》中西北風情濃郁,其編曲和演唱方式又帶有搖滾音樂的力量感,展現了豐富的音樂層次,具有很強的辨識度;專輯《喀什噶爾胡楊》運用了新疆民族樂器熱瓦普和手鼓等,營造了濃郁的西域風情,讓人仿佛置身廣袤的新疆大地,絕美的風光仿佛從耳畔跳脫到眼前;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粗獷的西北漢子,卻還能在《彈詞話本》這張專輯中,以蘇州彈詞為靈感,創作了一系列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歌曲,將傳統的彈詞音樂元素與現代的音樂製作技術相結合,如《畫船記》《豆蔻盒子》等,旋律優美,歌詞富有詩意,為華語樂壇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毫無疑問,這些是音樂市場的「稀有物種」,每每現身,都能讓老樂迷再次收穫「舊友重逢」的感動,也能讓年輕人初聽後耳朵就此被喚醒。所以,歷經歲月沉澱,刀郎的忠實擁躉卻幾何式地增長。

刀郎的音樂共情力尤其強大。無數的歌迷能從中收穫強烈的情感共鳴。從《2002年的第一場雪》到《山歌寥哉》的每部專輯,都關注民族文化、傳統文化,聽眾的血脈被「花式」喚起。更值得長久回味的是:與當下很多流行歌曲詞作內容空洞、牽強附會、邏輯不清不同,他的歌詞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反映真實的生活狀態,有對人性的讚美、對愛情的執著和對生活的熱愛。《謝謝你》這首歌是刀郎為了感謝歌迷而創作的。「假如人生能夠留下可以延續的記憶,我一定選擇感激。如果在我臨終之前還能發出聲音,我一定會說一句謝謝你。」透過此,歌迷可以直接感受到歌手的真誠,彼此的距離瞬間就拉近了。同時,其作品往往富有故事性,樸實無華卻娓娓道來,流露對時代的反思。正是因為具備了上述特質,才有了《羅剎海市》的持續爆火,人們甚至能夠在反覆聆聽中,不斷演繹並討論,也為他們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開闢了一塊慰藉和舒壓的精神園地。

很久以來,華語流行樂壇的很多歌手長於炫技。不少人過分注重演唱技巧的展示,過度使用高音、轉音等技巧,忽略了情感的表達。刀郎的演唱方式樸實自然,他用沙啞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將歌曲中的情感真摯地傳遞給聽眾。刀郎的歌聲不追求華麗,藏巧於拙,力求以情動人。那自帶廣袤、蒼涼的音色猶如烈酒入喉,令人為之一振,人們從中不斷品出其對愛情的執著,對故鄉的思念,對生活變遷的感慨、對生命的敬畏,那感覺「很上頭」。

說到底,清流與烈酒都有後勁兒。那裡面有刀郎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對情感的真誠表達,以及減少商業化、娛樂化的創作態度。這是流行音樂精品創作的核心要義,值得更多音樂創作者思考、找回。(田可新 朱子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01ad8a2955e9c077e11f720e4a078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