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奪權的最後一役,曹爽有天子和兵權,為何仍選擇投降?

2023-02-05     羲和奇談

原標題:司馬懿奪權的最後一役,曹爽有天子和兵權,為何仍選擇投降?

古往今來,政權的更迭一直是伴隨著血雨腥風才得以穩定的,各路諸侯大臣為了權力的寶座,更是恨不得拼殺個頭破血流才善罷甘休。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相必大家一定耳熟能詳,司馬昭的先人司馬懿曾經也發動過一次震驚全國的政變,當時,司馬懿趁著曹爽等人去了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此時京城暫時出現了權力真空的短暫縫隙,司馬懿利用自己私養的三千死士發動了政變。

他占領武庫,攻皇城,長驅直入司馬門,挾天子以令諸侯,奪取了政權,不過,當時要挾的不是天子,而是天子的母親郭太后,這是司馬懿最後一役,史稱「高平陵事變」。

從此,曹魏天下就此改為司馬,權力被司馬懿父子牢牢拽在手心,三馬食槽的預言終於成真了。

而當時作為曹家僅剩的勢力之一的大將軍曹爽卻並未對此做出任何舉動,關鍵時刻慫了,這一慫,葬送了曹魏的江山,在高平陵事變前夕,曹爽可以說已經完全掌控了中央最高權力,他的手下也有一批得力幹將,那麼,既有天子又有兵權,並非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曹爽為何毫無抵抗就投降了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開歷史的真相,其實原因有二:

其一:曹爽雖然貴為曹族貴族,但是司馬懿在朝中培養了諸多的親信與心腹,勢力之大,就目前情況來看,司馬懿先發制人,恐怕早有準備,就算此時以天子的名義號召天下兵馬勤王,估計也沒有幾個人會響應,強行與之抗衡,只恐怕會落得兩敗俱傷。

其二:司馬懿謀反也不會危及自己的地位,畢竟天下還是曹家的,司馬懿膽子再大,也不敢廢天子,只要天子還在,基本可以保富貴,既然這樣,何必跟司馬懿爭個你死我活的呢?因此才充耳不聞此次政變。

而且司馬懿也屢次派朝中大臣來說明,甚至對天發誓,似乎出於至誠,不妨信他一次。由此也可見,曹爽以前也很可能確實只是想專權,非但沒有要殺司馬懿的意思,而且也允許他長保富貴,所以才會將心比心,天真地以為司馬懿也會跟他一樣。殊不知,箭以離弦,刀已懸頸,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叛亂的行徑,哪還有和你共生的餘地。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f94cc09fcce5b6cd9c2085aaee2c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