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前一個意外,竟導致三百年後滿清入關,讓北京成六百年帝都

2023-12-06     八月未完

原標題:六百年前一個意外,竟導致三百年後滿清入關,讓北京成六百年帝都

我們讀歷史,經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相隔久遠,且看似毫不相關的事情,相互之間卻在發生這影響,現代人稱之為蝴蝶效應,說南美洲亞馬遜叢林中,一支蝴蝶煽動一下翅膀,便能給北美的加利福尼亞海岸帶來卡特里娜颶風。這事看似危言聳聽,但仔細研究又不得不嘆服科學的高瞻遠矚。當然你可能說這是自然科學,有其規律可言,而對於歷史這一類的人文科學,由於不可控因素太多,根本無法適用這一規則。

其實不然,歷史同樣遵循著蝴蝶效應。你可知距今六百多年前的洪武朝,一個人的意外早亡,竟然導致了三百年後滿清鐵蹄踏入山海關,統一中原建立大清帝國,享國近三百年,還讓現在的首都北京成了六百年古都,又因為北京長期成為華夏王朝的政治中心,導致現在的我們也將北京視作帝都的不二之選。這些事情內在有著怎樣的聯繫,咱們暫且不從源頭說起,咱們試著逆推一下。

北京能成六百年帝京,得益於明清兩朝都把北京當做京城。而明清兩朝為何都定都北京,其原因卻大相逕庭。清朝定都北京是為了及時撤退,明朝定都北京是為了便於防守。首先說清朝,清朝是滿清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滿清人口不過百萬,而漢人有億萬之眾,滿清政權沒有足夠的信心能夠長期統治漢人,所以他們不敢將京師定在漢人腹地。北京地處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地理界限處,里滿清龍興之地遼東不過百里。假使漢人反撲,滿清政權也可及時回撤大本營。

明朝定都北京是為了更好地抵禦北方蒙古人的侵擾,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蒙古殘餘勢力一直是明朝最大的威脅,明朝最初的京師南京偏南,對北方地區缺乏掌控,故而後來明成祖朱棣將帝京遷至北京。遷都的確有利於控制北方地區,但同時也將大明京師置於敵人的屠刀之下,一旦北京失陷,明朝的統治瞬間即會崩潰。大明最後的覆亡正是由於北京的失陷,而導致全線奔潰。而滿清能在明末給明朝帶來那麼大的威脅,也是因為北京暴露在八旗兵的攻擊範圍內。滿清能入主中原,北京的位置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大明滅亡,滿清入關,都跟北京的位置有關,那麼咱們追本溯源,到底是什麼導致北京成為明朝的帝都。前文說到是因為朱棣遷都,但是我們知道朱棣遷都,幾乎沒有一個人贊同他遷都,然而他卻辦成了,只因他是皇帝。那朱棣是如何當上皇帝的,答案誰都知道,因為他起兵造反,搶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設想如果朱棣不造反,他肯定就當不上皇帝,他不當皇帝,明朝的都城鐵定遷不到北京去。再分析的深一點,朱棣造反是因為朱允炆削藩,而且朱允炆資歷淺,不服眾,給朱棣造反成功創造了條件。但是,朱允炆幼年登基其實是個意外,誰讓他老爹朱標37歲就去世呢,朱標是朱元璋悉心栽培的繼承人,軍政兩界威望頗高,朱棣生前最怕兩個人,一個是父親朱元璋,另一個便是兄長朱標。朱標繼位,朱棣肯定不敢造反,估計就老老實實為國守邊了,朱標當皇帝肯定不會遷都,因為他不會像朱棣那樣考慮北方的防禦問題,不會像朱棣那樣擔心南京的老臣不服他,朱棣遷都北京還有一層考慮,因為北京是朱棣的大本營。也就是說,無論換誰來當皇帝,只要不是朱棣,明朝的都城怎麼著都不會是北京。可偏偏朱標的意外早亡,給朱棣創造了靖難的有利條件。朱標就是那隻蝴蝶,他的死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終造就了滿清入關的局面,還將北京推上了六百年古都的地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f19e16dbb2f1330a4459200360d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