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最終協議,日產終於和雷諾「平起平坐」

2023-07-31     汽扯扒談

原標題:達成最終協議,日產終於和雷諾「平起平坐」

幾經波折,雷諾和日產今年2月簽署的約束性框架協議,如今終於敲定。

近日,日產宣布與雷諾集團達成最終協議,雙方將互持15%股份,並在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最終協議。

根據協議,雷諾將把其對日產的持股比例從43%降至15%,並將剩餘的股份交給一家法國信託公司。而作為合作的一部分,日產汽車也確認向雷諾集團旗下專注於電動汽車與軟體業務的公司Ampere投資6億歐元,並以Ampere戰略投資者的身份獲得董事會席位。

這也意味著,隨著最終協議的簽署,雷諾和日產正式開啟了聯盟合作新篇章,這場延續了20年的「不平等關係」終於畫上了句號。

抱團取暖

據了解,新的協議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擴大聯盟合作,分別是在印度、拉丁美洲和歐洲創造高商業價值的項目;讓合作夥伴參與新計劃,以提高戰略敏捷性;重新平衡雷諾集團與日產的股權,加強聯盟治理。

具體來看,雷諾和日產將考慮在拉丁美洲、印度和歐洲開展新的雙贏項目。雷諾和日產今年2月宣布的在印度市場進行投資和新車投放,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同時,為了加強合作,聯盟各成員還同意對各合作夥伴現有的電氣化和低排放技術項目,進行投資與合作,以為每家公司帶來增量價值。比如,日產決定為雷諾集團在歐洲成立的新電動汽車和軟體公司Ampere,進行戰略投資,就是考慮到未來將產生一系列利益和協同效應,可以補充日產在歐洲和其他地方的目標和舉措。

「通過這項最終協議,我們將與雷諾和三菱汽車在互利創新領域的合作,將進入下一階段,這將為日產Ambition 2030計劃和電氣化戰略創造新的價值。」 日產汽車株式會社總裁兼執行長內田誠表示,對Ampere的投資,不僅加強了日產在歐洲的電氣化進程,還將在成本效益、監管合規以及擴大電動汽車和動力總成產品組合等方面,產生許多協同效應。

事實上,在目前中國市場表現低迷的情況下,日產也確實需要加大其他地區的競爭力,以抵消中國市場銷量下滑帶來的損失。日產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日產汽車中國區含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板塊在內的銷量為358,509輛,同比下降24.4%。

不過,得益於其他地區的良好表現,本財年第一季度(2023年4月-6月),日產合併凈營收為2.92萬億日元,同比增幅為36.5%;合併營業利潤為1,286億日元,同比勁增98%;營業利潤率為4.4%,較去年同期增加1.4個百分點;凈收益為1,055億日元,同比大漲124%。

延長合作

而出售日產股份,對於雷諾集團而言,也意味著其與吉利成立的動力總成公司,得到了雙方共同持有的智慧財產權使用權,並且還為其後續電動化發展提供了額外的資本配置靈活性。

目前,為實現集團的深度轉型,雷諾正在加速各大項目的落地。僅今年下半年,雷諾就與吉利簽署了合資協議,將攜手打造全球低排放動力總成領軍公司Horse。同時,雷諾還計劃在下半年完成Ampere公司的獨立,在2024年上半年進行首次公開募股,預計到2027年,Ampere能將下一代汽車的逐車成本降低40%。

雷諾認為,隨著這一進程的不斷推進,其產品攻勢和戰略項目將進一步提升集團的業績。事實也確實如此,今年上半年,反映到雷諾的銷量和業績上,就已初見成效。

雷諾發布的財報顯示,雷諾集團上半年全球銷量達113.4萬輛,同比增長13%,雷諾品牌全球銷量超77.2萬輛,與去年上半年相比增長了約12%。業績方面,雷諾集團上半年收入達到了268億歐元,同比增長27.3%,凈收入21億歐元,比2022年上半年增加38億歐元,並且集團營業利潤率是2022年上半年的一倍,汽車業務營業利潤率,是比2022年上半年的兩倍。

可以說,一系列有效舉措和創紀錄的盈利能力,促成了此次雷諾和日產的再度攜手,並且這種更加平衡的雙方合作關係,也能讓雷諾日產三菱的聯盟更加長久。此前就有消息稱,新的協議將延長雙方15年的合作。

「汽車產業到現在確實到了淘汰賽階段了,每家企業都要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想要獲得先手,不光要做得早,還得持續不斷的投入。」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全球很早就推出電動汽車的兩個玩家,雷諾和日產認清現實的時間還不算太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ec909bb7b343e0da757b1f119a098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