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媽媽罵的時候,你心裡是怎麼想的?」一個7歲孩子的真實回答

2023-05-31     小小包麻麻

原標題:「被媽媽罵的時候,你心裡是怎麼想的?」一個7歲孩子的真實回答

上周六,閨蜜突然給我發了條微信說「我今天差點哭死。」

我愣了一下。

她是個今年才入一年級坑的職場媽媽,標準的鐵桿雞媽,可以白天上班寫方案,晚上下班上牛津那種,在我心裡她就是個拚命三娘的存在,怎麼突然崩潰了呢?

她說,那幾天她一直在跟老公吵架,晚上吵完哄孩子睡覺的時候突然委屈,念叨了一句「活著真沒意思。」

沒想到兒子聽到了,嘆口氣也說了句「媽媽我覺得活著是沒啥意思。

聽到兒子這麼說她懵了,問兒子「你一個小孩子為什麼這麼想?」

兒子突然眼眶紅紅的回答說:

「我一天天什麼都干不好,幹啥都被你們說,還總惹你生氣,所以我感覺我活著沒啥意思。」

說完,他就開始抹眼淚。

這句話一下子擊中了老母親脆弱的心臟。

她一邊刷刷流眼淚一邊抱著兒子說「兒子你很棒的,你在媽媽心裡是最棒的孩子知道麼?」

兒子默默點了點頭,沒吭聲。

那天晚上,她徹夜未眠,實在是愧疚得睡不著…

聽到這我心也要碎了:一個7歲的孩子,何出此言啊!

朋友自我反省道:

那幾天一直心情不好,總是生著氣,冷著臉,兒子不好好寫作業她罵過幾次,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她也訓過幾次,有點泄憤的意思,說孩子說得挺重的。

沒想到孩子嘴上不說,卻把這些負面標籤都貼到了心裡。

那天晚上想了一晚上,她才發現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我們仗著孩子的愛在欺負孩子。

現在想起來都特別後悔。

總以為一句一句的泄憤說者無意,卻在孩子的心裡慢慢堆積成了一場海嘯。

更可怕的是,這場海嘯的威力,我們竟然無法預知。

你給孩子貼過負面標籤麼?

我記得之前有段話特別火,說:

媽媽一天的愛,從每天早上醒來滿分,然後一路下降,到晚上降到負數,等娃睡著了又開始後悔,聞腳丫子親臉蛋,如此反覆。

好多媽媽說感同身受。

自從孩子上了學,孩子跟我們超過一個小時的相處時間,大多數都在母愛降為負數大的晚上,在這個期間我們都說過什麼呢?

「你怎麼做得那麼慢!」

「別磨蹭了行麼?抓緊寫!」

「這都不會!教幾遍了,腦子想什麼呢!」

….

我們吼著罵著完成當天的作業,又追著趕著讓孩子趕緊睡覺,等孩子睡著後,剛才被情緒「吞噬」的母愛開始復甦,開始愧疚,開始發誓 「明天一定不說孩子了!」

….

可到了第二天,又周而復始。

都說老母親太難了,是啊,真的太難了,可在我們情緒陰晴不定的時候,孩子又是怎樣的呢?

我看過這樣一個社會實踐節目,一對母女在餐廳,因為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媽媽一直在訓斥她:

為什麼同樣的題別人會你就不會,你腦子裝的是什麼?

天天在想什麼啊?你是不是最笨的?

媽媽每天這麼辛苦,你真的太讓我失望了你知道麼?

女孩唯唯諾諾地說「媽媽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媽媽不想聽出去打電話了,女孩默默撿起剛才掉在地上的卷子,開始改錯題。

鄰桌一個叔叔看不下去了,沖女孩笑了笑說「寶貝你一點都不笨,你特別優秀,特別棒,要相信自己。」

可女孩搖搖頭,難過地說「可是我媽媽說我很笨,我成績也不好,媽媽天天罵我。」

叔叔鼓勵了她幾句後問「那你愛媽媽麼?」

女孩堅定地說「愛」,可又反問了一句「媽媽愛我麼?」

那個叔叔也堅定地說「愛你啊,當然愛你啊」

「那媽媽為什麼還會說我呢?」女孩接著問。

叔叔想了想說「可能她的方式不對,她想讓你變得很優秀,所以她用她的方式愛你。」

「她用她的方式去愛你。」這句話,真的戳中了我。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母慈,是有條件的了。

小時候 ,再哭再吵再鬧,我們都覺得孩子可愛。

長大後,要學習好,要功課好,要懂事,要聽話,要努力,要積極…才是媽媽的好寶寶。

我們的條件很多,在心裡給好孩子下了一大堆定義和標準。

但我們的方式卻很唯一,一旦孩子不能滿足,我們就會恐懼會焦慮,而這些焦慮就會化成一句句恨鐵不成鋼的怒吼,一句句戳到孩子身上。

慢慢地,孩子就會接受這些負面標籤,就會心理暗示自己:我不夠好就不會被愛。

我們不愛孩子麼?

愛得要死。

愛到可以放棄一切喜歡,一切自由,可最後這份愛卻讓孩子懷疑,為什麼呢?

因為現在做媽媽太難了。

環境讓我們焦慮,攀比讓我們著急,我們才容不得孩子的「慢」和「錯」,但仔細想想,比起我們小時候,他們真的很累很棒了。

所以比起要求孩子更多,我們其實更應該努力調整自己,把孩子每一次犯錯變成一次學習的機會,而不是把每一次犯錯都變成一次譴責的機會。

就像金句校長所說:

孩子是來報恩的,很多事情冥冥之中早已註定,不必太過強求。用心教育、陪伴成長,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e932cfae5086a7916d05e78c9aea5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