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內耗的壹讀君|丸子
最近二舅火了。
起因是UP主@衣戈猜想發布的一個視頻:《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短短几天,這個長達11分27秒的視頻B站播放量已經超過3000萬,評論6萬多條。
視頻放在這裡,沒看過的小夥伴可以補補課:
這個視頻不僅火爆B站,微博熱搜也上了好幾輪。在熱搜#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下,有這麼一條高贊評論:
二舅身體力行教我們如何面對一地雞毛的生活,消散了我所有的矯情和空虛。
與此同時,也有網友發問,二舅真的能治癒精神內耗嗎?
藉此機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精神內耗這件事。
精神內耗為何偏偏找上你
先來說說什麼是精神內耗。
簡單理解就是,你知道該怎麼做,但就是做不到。
我知道一直打遊戲不對,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知道該去學習了,但我就是做不到。
我知道該下樓鍛鍊,但我自制力太差了。
為了這些知道但做不到的事,你沒完沒了地思考、懊悔、糾結、自責……但不管怎麼在內心自我拉扯,你就是不付出行動。
在這種慢性精神痛苦狀態下,表面上看起來,你在正常生活,實際上,你卻活在和自己無休止的鬥爭中。
如果說內卷是你和別人競爭,內耗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有心理學家認為,內耗的根源是:能感知到現實,但卻拒絕、不甘接受現實。且這種拒絕常常是無意識的,你可能會找無數藉口,在內心假想無數種工作解決方案,但就是不真正行動。
這有點像逃避,似乎只要拒絕接受現實,生活就不是這樣。
而視頻中的二舅卻最終坦然接受了自己坎坷的生活和命運,這無形中提高了人們對生活的接受度,內耗自然也會隨之減少。
不過大家可能已經發現了,並非所有的人都容易陷入精神內耗。有的人就是執行力超強,永遠在向前進,在別人自我拉扯的時候,他早已奔跑在路上。
心理學也對此進行過研究,結論是,高敏感者更容易內耗。
丹麥心理諮詢師Ilse Sand在《高敏感是種天賦》中就直言,高敏感人群最應該學會的,就是停止內耗。
Ilse Sand在書中論述了高敏感人群的特點,看完這些,或許你就能理解為何內耗偏偏愛找他們。
他們能感知更多信息。發達的神經系統使得他們能感知到事物細微的差別,並對信息進行更深入的加工。他們還擁有活躍的想像力和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意味著他們從外界接收和感知到的信息,會觸發他們大腦里的各種概念、想法,並與之建立聯結。
於是很快,他們的大腦就被各種信息塞滿,整個人變得混亂不堪、筋疲力竭。
他們擁有更加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夢想中的人生精彩紛呈,有冒險刺激,有才華超群,反正絕不是乏味可陳的現實生活。
他們孜孜不倦地探索精神世界,沒完沒了地想已經過去和尚未發生的事,唯獨對當下視而不見。
他們高度共情,容易受別人的情緒影響。也因此,他們的情緒起伏較他人更為頻繁和劇烈,且情緒會給他們造成生理和心理負擔,而他們自身難以消解這些情緒。
無論是消極情緒還是積極情緒,都是如此。
他們有強烈的責任感,甚至想拯救世界。他們感知到身邊的不安和焦慮還不算完,還會想盡辦法去解決。
除此之外,他們還追求完美,甚至到苛待自己的地步,他們設定了超高的標準來評判自己,要命的是他們還低自尊,總是懷疑自己是否足夠優秀,能否讓別人真正喜歡自己。
除高敏感者外,不太會自我關懷的人,以及社會支持系統較弱的人也更容易內耗。前者是忽略自己的需求,強行起來嗨,最終把自己累嗝屁,後者是沒人分擔,容易被情緒壓垮。
太難了。
如何應對精神內耗
那已經內耗了,咋整?
完全改掉自己的性格特質是不太現實,我們來說說可操作性比較強的方法。
首先,接納現實。
我們在前面說過,內耗的來源是不甘接受現實,那麼,從現在開始,試著去看到、接納生活本來的樣子。放棄自己是世界之王、完美人類的幻想,放棄改變現實、改變世界的信念。
想開點,生活或許豁然開朗
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美國註冊臨床心理治療師Nancy Colier建議我們從小練習做起。試著想想:
如果我讓一切都順其自然,會怎樣?
如果我什麼都不做,我此刻的真實體驗是怎樣的?
感受當下,此時,此地。
其次,學會移情。
這一條是針對敏感者們的。勇敢表達自己,向可信賴的親友坦陳訴求和感受,同時學會對他人的越界行為說「不」。
以及,學會移情,停止糾結。時刻留意到底是什麼在你腦海中揮之不去,然後有意識地停下來,試著將注意力轉移到別處。如果不能成功轉移注意力,可以嘗試給自己腦海中的想法編造一個簡單迅速的結尾。
正念也可以幫你更好地學會移情,還能讓你的情緒平靜下來,順便鍛鍊你的專注和感知能力。所謂正念就是,把注意力聚焦於當下的體驗(如呼吸的感覺或房間裡的聲音),不思考其他任何事情。
當然,過程中你依然要接納自己,不必強行扭轉自己的敏感型人格。適時為自己的敏感型人格創造空間,給自己獨處的機會,你甚至可以做點「無用的事」,給自己放放空、充充電。
允許自己偶爾做一個自由而無用的靈魂。
最後,做有用的事。
很多時候,內耗源於拒絕,拒絕源於對未知的恐懼。
你害怕即將發生的事會不受你控制,會很糟糕,會難到無法解決。但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從最可能成功且能很快獲得反饋的事做起吧。
即使只是小小的成功,也能極大地增強你的自我效能感,你會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難。切忌做無用的事拖延時間,剪剪指甲、修修眉毛,甚至摳摳腳,都先放一邊。
當然,無論多簡單的事你都有可能失敗,但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因為這樣一來你就可以確知原來自己真的做不好,那直接放棄或者求助就得了,不必繼續糾結。
借用Eckhart Tolle《當下的力量》中的一段話:
成功或失敗、拒絕或接受都不是問題,問題是你在心裡不斷琢磨,卻沒有真正地在當下採取行動。你大腦中背負著100件你在未來將會或必須做的事情的重擔,卻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你現在就能做的事情上。
那麼,行動起來吧,就現在。
參考資料:
[1]於德志. (2019). 反內耗. 天地出版社.
[2]伊爾斯·桑德. (2017). 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3]若杉. (2022).停止內耗:過一個不累的人生.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4]knowyourself:比內卷更可怕的,是「自我內耗」。你是如何把自己掏空的?
[5]L先生說:停止內耗,做有用的事
點擊圖片閱讀 | 全國人民一人給我一塊錢,為什麼不行?
點擊圖片閱讀 | 兩歲女童感染嚴重尖銳濕疣,遭遇性侵的可能性大嗎?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