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再兌付21億元境內債、力保公開市場不違約,年內已無到期債券

2023-11-10     搜狐財經

原標題:金地再兌付21億元境內債、力保公開市場不違約,年內已無到期債券

圖片來源:網絡

出品|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作者|陳盼盼

編輯|吳亞

11月10日,金地方面透露,已將21.4115億元劃入上清所兌付專戶,用於兌付將於11月10日到期的"21金地MTN006"中期票據利息、11月12日到期的"20金地MTN004"中期票據本金及利息,累計兌付金額約21.41億元。

其中,"21金地MTN006"利息6255萬元,"20金地MTN004"本金及利息共計20.786億元。

企業預警通顯示,在這兩筆債還完後,金地今年已無到期公開債務。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8日,因凌克辭任金地集團董事長消息,引發市場對公司經營情況、償債壓力的顧慮。

不過,金地一直在盡力兌付到期債券,保持公開市場不違約。其中,10月18日,金地已兌付到期購房尾款ABS,總金額7.89億元。另於10月23日,金地旗下金地商置也撥付了 「PR金地2」和「金地2次」的兌付款項,兩筆合計餘額約1.84億元。

搜狐財經梳理髮現,近一個月,金地已累計兌付超31億元境內債。

在償還完上述債券後,金地境內存量債務規模有213.45億元,公司債占比28.82%,中期票據占比71.18%。其中,有一筆15億元中期票據將於2024年1月13日到期。此外,2024年8月,金地還有一筆本金為4.8億美元的境外債到期。

對於債務壓力,金地希望通過在銷售端積極推盤,帶動資金回流。金地方面透露,「今年11月-12月,公司將有大量主力項目在推售,貨值逾200億元,其中絕大多數貨值都位於核心一二線城市,有望支持公司年度經營目標的達成。」

今年1-10月,金地集團累計實現簽約金額1329.3億元,同比下降27.51%。其中,9月單月銷售金額環比上升4.72%;10月環比下降16%至簽約金額110億元。

此外,金地經營性物業為其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支持。三季度報顯示,今年1-9月,金地的寫字樓、商業及產業累計租金收入為23.17億元。其中,寫字樓、商業平均出租率75%,產業出租率為81%。

事實上,從行業整體來看,當前房地產行業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

據中指院統計,2023年內房企到期債券餘額為1165.3億元,其中,海外債占比為23.4%,信用債比例為76.6%。華泰證券數據顯示,2024年3-4月地產債將迎來新的到期高峰。

但地產行業融資規模仍在持續降低。克而瑞統計,2023年10月,8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213.6億元,環比減少41.5%,同比減少51.9%,單月融資規模大幅減少,創下了2020年以來的新低。

與此同時,房企的銷售回款也未見起色。克而瑞表示,2023年1-10月,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45634.6億元,同比降低12.8%,年內累計業績降幅繼續擴大。「目前,樓市復甦動能不足、企業仍需加強供應和營銷力度以提振成交去化。」

在融資不暢、銷售疲軟的大背景下,華泰證券預測,「若無外部支持,地產民企債凈融資在 2024年初的償債高峰期可能呈現大幅凈流出。此外,部分民營房企明年一季度將有美元債到期,當前地產美元債新增發行困難。」

而近期,萬科、金地等房企股債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均反映了市場對於地產行業償債、經營基本面的悲觀情緒。

不過,近日融資端頻傳利好消息。10月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內容中,提及對房地產融資的支持性政策。會議指出,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11月3日,證監會債券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保持房企股債融資渠道總體穩定,支持正常經營房企合理融資需求。堅持「一企一策」,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此外,據媒體報道,人民銀行也在積極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示精神,持續加力推動「第二支箭」(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支持民營房地產企業融資。近期,「第二支箭」將支持新城控股、美的置業、卓越商管等民營房地產企業發行債券融資。

「未來融資審批上可能會更多支持行業企業在公開市場進行直接融資,以緩解房企融資壓力。」鏡鑒諮詢創始人張宏偉表示。

而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總量研究負責人張繼強指出,「銷售築底意味著房企償債的關鍵問題尚未解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d054472dbc7932f914220cb6154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