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字更快,我學了一個追求性能的「小眾」輸入法

2023-10-07     少數派

原標題:為了打字更快,我學了一個追求性能的「小眾」輸入法

編注:我們會不定期挑選 Matrix 的優質文章,展示來自用戶的最真實的體驗和觀點。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入門五筆 98後,我花了幾周的時間熟悉常用字的輸入碼,打字速度也水漲船高——雖然終究比不上那些輸入大神,至少像此前的小鶴雙拼一樣,手又重新跟上了腦子。只要腦子裡想的不是錯字,文章基本就沒有 typo,選字頻率也低了很多。

但五筆並非沒有問題。

一來,造字有其規律性,碼錶設置得規律好記,常用字中就必然出現重碼。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去」「雲」「支」,三個字的全碼都是 FCU,如果不組詞,就只能選字區分。雖然它們位置固定,可以用分號引號選字,可我就是不爽。

二來,使用時間上去之後,我的疲勞感逐漸明顯。先是小指常常明顯受不住,後來演變成對簡碼體系的抱怨:五筆的簡碼太有時代特點,一簡字的位置有好幾個是事實浪費的,真正的常用字反而要輸全碼;還有的則是為了用上簡碼位置,離開了它的首碼所在地——我這種靠排碼規律記位置而沒背口訣的人甚至過了兩個月才發現「不」「為」打 I、O 就行,傻傻 DHI、YEYI 了兩個月。

在一個被大量的「雲」字「支」字折磨的下午,我再也受不了了。一眾方案里,我最終選擇了一個小眾形碼輸入法——虎碼

虎碼是什麼?

虎碼是一個由輸入法愛好者開發出的亂序、雙編碼形碼輸入法。

亂序,說的是虎碼的字根分布沒有規律,與之相對的就是五筆的分布,按筆畫順序整齊排好,多數字根不需單獨記住位置。

雙編碼,說的是虎碼的字根由兩個字母組成,為「主碼+小碼」。主碼即為上面的亂序,是字根所在的位置;小碼取自字根的讀音,稱為音托。

虎碼的最長字碼也限制在 4 碼。當一個字由多個字根組成時,優先輸主碼,還有重碼時補最後一個字根的小碼。超過四個字根時,取一二三末碼的主碼,取碼規則與五筆類似。

為什麼是虎碼?

之前我求的是入門快、上手快,那麼,選擇五筆方案中修正了筆順硬傷,還增加了一些字根的五筆 98 就相當合適。現在我的主要需要已經變成了對輸入法本身性能的挑戰:首先是低重碼,至少常用字不要有重碼,不能再有去雲支的問題;其次,左右手可以用得更均勻,最好能一直左右交替輸入,各個手指也舒服些,小指少用,食指在的 FJ 多用。最後一項不一定要滿足,但如果能覆蓋異體字和繁體字,方便我查字典,那就更好了。

虎碼就是這樣一個重性能的輸入法。

對我這種從五筆入門形碼的人來說,虎碼在實際使用上的多個方面都大不相同。

第一就是取碼規則,五筆是筆順取碼,虎碼則是用了字形取碼。兩個方案本身並無高下,按理說,字形才是更直觀的方案,不用會寫就可以把字拆好。

但就像我上面說的,造字有規律,會寫的多了,一看就能把筆順想個大概。字形取碼最大的好處可能是避免五筆 86 版的歷史問題:因為定方案時還沒有明確的筆順規範,許多字的取碼和筆順規則對不上。五筆 98 就改了這個毛病,拆字也直觀多了,和腦子裡想像寫字的過程對得上。

而同樣是字形取碼,我為什麼沒有選擇用戶更多的倉頡呢?這就要說到下一點。

第二,虎碼的字根量比一般的形碼多得多。五筆 98 的字根是三版主流五筆中最多的,據說有 305 個。虎碼在官網上謙虛地說自己有 241 個主要字根,但這是把同源字根歸併後的結果,歸併前足足有 700 多個。這樣一來,字根就不會像倉頡一樣以小根為主;大字根多了,字碼就可以留給更有效的部件,拆字更直觀,基本做到每個常見結構都有對應的字根。同時,記憶成本也會一併飛升。從此,雲是 By,支是 Ci,去是 Gk,三者分道揚鑣。

字根量的上漲讓虎碼輸入偏難字也能得心應手,再加上開發者的積極適配與優化,目前虎碼已經支持到了 CJK 擴展 I 區。什麼概念呢?你因為默認字型檔不夠大顯示不出來的字,它還能打。這對我這麼一個 曾經手機打不出 ID的人吸引力十足。

第三,按虎碼的說法,它在開發的過程中用上了算法優化,在一堆可能的方案中選了結果最好的一個,在單字性能上做到了頂級。它的簡碼沒有移位現象,不用單獨背一份簡碼錶。在算上分配好的簡碼和回頭碼去重方案後,前 4000 常用字只有一個重碼,其中占日常輸入 99.9% 的國標一級漢字沒有重碼

雖然字根分布是亂序,記熟要些工夫,但安排得當。一方面是因為小碼採用音托,基本不用硬記,另一方面,它儘可能避開了同一手指上下隔排連續輸入、單手連擊等容易造成疲勞的設計。即使拋開官方給的測試結果,實際使用也能明顯有左右開弓的感覺。

最後,單從工具上看,五筆 98 和虎碼都不是常見的輸入法,想使用都躲不過要折騰一下。好在虎碼的愛好者已經有了一定的體量,各個平台都有可以用的輸入法,用五筆助手也可以導入碼錶到微軟五筆,也不存在我幾年前因為系統內置方案而棄自然碼換小鶴雙拼的糾結。

虎碼怎麼學?

跟五筆相比,虎碼這種徹頭徹尾的愛好者項目在資源上有相當大的優勢——作者本人和最初的一批深度用戶相當了解自己手裡的輸入法,也很願意輸出。在虎碼輸入法的官網,就直接給出了推薦的學習方法和參考資料:

  • 虎碼輸入法官方學習路線https://tiger-code.com/study.html

  • 禿禿的小屋虎碼教程:https://publish.obsidian.md/csj-obsidian/1+-+Archives/Input+Method/%E8%99%8E%E7%A0%81/%E8%99%8E%E7%A0%81%E6%95%99%E7%A8%8B

虎碼輸入法官方學習路線https://tiger-code.com/study.html

官網提供在線的字根練習、拆字練習和文章練習,還推薦使用木易跟打器進階,在學習路線中給了推薦的練習時長。我的入門就是從這裡開始的,但由於種種原因,結束了必拆字練習,就和五筆一樣直接在日用中練習了。

亂序形碼最大的難點就是字根記憶,而虎碼的厲害之處就是壓低記憶負擔。

圖源:虎碼官方網站

虎碼在字根的排布上花了不少心思。最明顯的是對字形相近字根的歸攏與合併,已巳己都在 V,毋母都在 K,糸么鄉都在 I,象兔龜魚都在 W,豐耒未都在 A。至於不成字的字根,則儘可能和字形相近的字根合併,最明顯的例子就是 Hb 八這個字根,合併了大量左右分開的部首,記住一個就記住了所有。

除了字形相近,有的字根還以字義分布,例如牙齒都在 L、行走足都在 P。在記憶小碼時,我自己習慣依靠音托,可以順便認識一些不認識的部首字,有種小時候翻字典的樂趣。剩餘主碼的記憶則靠組詞造句,比如「奶黃」所以「黃」是 Nh、娛樂公司 YG 很多瓜所以「瓜」是 Yg、「人皮」所以「皮」是 Rp、「猛犬」所以「犬」是 Mq。

剩下的就是反覆的練習——這也是亂序輸入法最惱人的地方。沒了靠布局規律猜位置的餘地,虎碼的前期靠的就是背,直到對一些常見字詞產生了肌肉記憶,虎碼官方提供的字根練習程序幫了很大的忙,過三遍基本對所有常用字根就有了底。

學五筆時,我可以簡單上手之後就嘗試日用上手;學虎碼時,我因為練習量不足,被迫要時不時回到小鶴雙拼,才能完成正常速度的交流,大約用了十天才到達日常基本不用查字的程度。

好在官方提供的 Rime 輸入法掛載碼錶中,集成了「`」鍵反查虎碼的功能,包括基於 Rime 的 Android 版小企鵝輸入法也支持反查;桌面版還提供候選項顯示字根提示等。這些外部功能給早期日用提供了不少幫助。

值得嗎?

在我自己的理解中,輸出本身是件私人的事。好的輸入法只要能讓輸出變得更順暢那麼一點點,就沒有辜負我為它花費的時間。

虎碼自然不至於贏得這麼勉強。我僅僅作為一個入門者,已經能明顯感到亂序碼給形碼輸入帶來的變化了。用虎碼時,打字的節奏明顯更流暢。可能是因為簡碼錶為常用字留足了位置,大部分時間,我的輸入碼都相當短,空格沒停過,一簡字也是時時刻刻都在用。雙手的運動幅度也更小了,小指工作量大大縮減,有力的拇指和食指也忙起來了,手部整體輕鬆不少。

選字的情況比起五筆有明顯減少,常用字真的岔開了編碼,只有在我輸入生僻字查字典時,分號引號這些選字鍵才活動起來。算是一項項扣上了我最開始提出的需求,因此我對虎碼的整體表現相當滿意。

有優勢,劣勢也自然有。一是容易與本身就會的形碼混淆。這主要還是因為不夠熟練,現在我還會時常敲到五筆的碼元位置上去,但因為虎碼用得上了手,五筆反而忘得更多。二是每個字根的手位設置雖然都很合理,但因為輸字時只用主碼,放進完整的字還是會出現全用左手或是全用右手的情況,不過不用再像五筆敲四個 Q 打一個「金」字,進步也是十分明顯,我可以接受。

而我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忘字根。700 多個字根自然不用全記,但有些低頻字根,用得少了就會忘記它「也是個字根」。比如廣 Xg 和鹿 Xl 都是字根,而我只有在翻「廣匕匕」找不到鹿字時,才會在拼音反查的提示里想起這件事;經歷過同種遭遇的,還有冊 Ic、曲 Yq、麻 Zm、鼠 Ps、鬲 Ng。

另外,虎碼是一個專注單字性能的輸入法,在輸入詞組時就會有點力不從心,經常像下圖這樣搞出一些充滿哲學意味的笑話。所以官方還直接建議新手就可著單字干,練熟了再突破詞組。

可能,還是不可能,這是一個問題。

學到現在,我的虎碼歷程才將將過了一個月,速度還沒能達到之前使用五筆的最快速度,但已經可以正常交流、工作。我也還要時不時打開虎碼的官方網站,給自己的字根記憶做做檢查。學會虎碼帶給我的「成就感」其實不如五筆那麼明顯。從雙拼到五筆是從 0 到 1 的變化,而當我去考慮方案之間的優劣,比較得失,就只是從一能進步到一點幾的差別。一套新方案可能會讓我平常用著更順手,但這種變化很難比得上初入形碼世界的樂趣。

這也是有人建議想入門形碼的人直接學五筆 86 即可的原因。即使你會了一個很高級的輸入法,換一台電腦、換一個環境,免不了就是一頓重新設置。即使五筆 98 和新世紀明確地修正了不少錯誤,只要你用的不是 Apple 設備,默認五筆就只有 86 一個選項。

但以後,每當我打出不用選字的去、雲、支,用一級簡碼打出都、就、也、到時,我都會為自己會一款比五筆更現代、更好用的形碼而開心。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83376?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北鴞

/ 更多熱門文章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cc2ef392d597a5999f1449d2f2c7d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