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的功臣和重臣,大多數都下場悲慘?

2023-06-26     雲夕客

原標題:為何古代的功臣和重臣,大多數都下場悲慘?

都說「一山不容二虎」,這很直接的說明了君臣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功高震主」的大臣往往會落得一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忠君之臣像精忠報國的岳飛等,他們的結局都不盡人意,往往以戰死沙場或者賜死為安。仔細想想,一個開國幫助君王打天下的功臣或者說一些忠君為國的忠臣,幾乎沒有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大多都以慘死結束君臣之間的關係。

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歷史上這兩個人的事例足以說明為何忠志之士總是不得善終。他們二人就是明朝時期開國將軍藍玉和南宋的著名抗金英雄岳飛。1388年拜大將軍、涼國公的藍玉是大明朝開國的英雄,他戰功赫赫,一生戎馬,在戰場上幾乎是無敵的存在。但是就是這麼一個戰神,最後的下場落得個剝皮實草,不得善終。

下場十分慘烈的他,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朱元璋對他下此狠手,不顧君臣之誼?這就是「飛鳥盡,良弓藏」嗎?其實歸結原因,藍玉的死亡是必然要經歷的,就算他不是一名擁有著戰功的大將軍,也終究逃不過一死,原因如下。總所周知,藍玉是淮西人,但是他還有另一層身份,那就是朱元璋的兒子的舅父,這個兒子可是太子朱標,理論上講,藍玉就是一個典型的國舅爺。

如果他整天兢兢業業按照禮法宗制生活的話,那麼他一定不會是一個悲慘的結局,相反可能還會享受天倫之樂。但是他仗著自己在戰場上立了大功,於是開始飛揚跋扈起來,經常干一些出格之事,貪贓枉法也成了家常便飯。甚至大言不慚地說了這麼一句話:「咱們出生入死給皇上打下來的天下,咱們也得享受一下」。

這句話可謂大有深意,執政之人聽到這話心裡肯定不會高興,更何況是朱元璋這種草根出生的皇帝呢。這樣的言論往往會為自己找來殺身之禍,分明就是像跳樑小丑般地找尋存在感,挑戰著君王的底線。所以,朱元璋早已埋下了殺雞儆猴的心態,就等著藍玉自己上鉤。

當然,上述所言僅僅是藍玉自己的做法有問題,而朱元璋還有一個想法,就是為了將朝政穩固,為了讓帝國繁榮昌盛,解決掉驕兵悍將往往能起到威懾作用,從而減輕後代子孫們的負擔。這些人的肆意妄為,已經大大影響到了黎民百姓,甚至國家的安定都被他們搞得烏煙瘴氣。大肆搜刮民眾財富,仗著自己的功績剝削壓迫勞動力,無疑與前面的統治者一樣,往往會導致民不聊生。

不過,如果藍玉只是簡單的貪污一下,驕橫一下,那麼朱元璋也許會看在他是國舅爺的份兒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沒看見。但是,很不幸的是,他已經開始危害到國家,這就不可能就這麼輕易放過他了。而朱元璋選擇除掉藍玉則是在朱標死後。因為朱標在世時,朱元璋還可以利用朱標來控制藍玉,讓藍玉等人去邊疆鎮守國土,藍玉想來也不會拒絕,畢竟朱標是他的親外甥。

而朱標去世以後,留下的兒子朱允炆完全是不具備他父親的能力的,由此看來,藍玉也離死不遠了。第二位忠臣非岳飛莫屬,他是南宋抗金名將,歷史上往往以他的形象來激勵各個大臣,樹立的形象十分高大。就連他母親在他背後刻畫的四個大字——「精(盡)忠報國」,都爭相有人模仿。而這四個字,不單單是停留在背脊,也在岳飛心裡埋下了種子。

1103年,岳飛出生於宋相州湯陰縣,母親從下便教育他要為國效力,所以在他背後刻下了「精(盡)忠報國」四個大字。長大後的岳飛果真不負眾望,成為了抗金英雄。在面對金人的進犯和各種喪國辱權的條約時,岳飛帶領著岳家軍奮起反抗,絲毫不懼,與金人展開了一系列鬥爭,每天過著刀尖舔血的生活。也正是因為這樣,岳家軍屢戰屢勝,幾乎成為了常勝將軍。

但是很可惜,就是這麼一個厲害的英雄,最終卻受人排擠,斬首於風波亭,甚至秉著斬草除根的原則,連岳飛的家人都沒有放過。一個泱泱大國容不下一個英雄。那究竟是為什麼,讓岳飛這個忠臣的結局如此慘烈呢?這時候,我們可以從朝政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岳飛身為武將,在朝堂之上是有一定發言權的,但是他做了這麼一件事情,越過了皇帝的底線。

他上書讓當時沒有兒子的宋高宗立太子。這點無可置否,是為國家著想,但是這麼光明正大的「逼迫」讓統治者十分不高興。宋高宗覺得岳飛這是仗著自己功高蓋主在逼迫自己做事,這是不可為的,觸犯到了宋高宗的逆鱗。另外,岳飛還向宋高宗提出索要兵權。眾所周知,在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的時候,就是靠的「杯酒釋兵權」。

而這時候岳飛提出要兵權的舉動,徹底讓宋高宗有了疑心。宋朝作為重文輕武的的朝代,對於武將的勢力,那可是大力打擊的,岳飛這一舉動,無疑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另外還有一點,宋高宗是秉持著偏安一隅的想法苟延殘喘,而岳飛是想收復山河,實現祖國統一。兩者的見解與看法都不一樣,統治者認為收復失地遠比鞏固政權更難。

於是認為和金朝講和是最為重要的。而這時候金朝給來的消息,同一求和,條件當然是除掉與之對抗的岳飛了。宋高宗當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岳飛也就只能充當兩國談和的炮灰了。由此得出,只要不影響皇權統治,那麼無論你是什麼樣的大臣都不會受到懲戒,但是若你觸碰了皇權統治的穩定,那麼無非兩個下場,賜死與被害。歷史上的忠臣大都是因為觸碰到了統治階級的地位,所以才會慘遭毒手。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c3cf2a796a966c983371b372c69ed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