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我還想來這裡」|告別愛彼迎

2022-05-30   Lens

原標題:「如果有機會,我還想來這裡」|告別愛彼迎

5月24日,Airbnb愛彼迎在中國官網發布了給用戶的一封告別信,宣布愛彼迎將退出中國市場,並在文章最後贈與中國區的房東與客人一句祝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疫情下,這樣的消息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只是真正到了這一天,還是會很失落。我們開始翻看自己的愛彼迎房間居住記錄,那些我們在心愿清單上一直沒來得及去住的房間。

在告別之際,我們收集了屬於房東和房客的故事,給讀者展現人生的諸多可能性如何曾在這些房間中匯聚。

「貓咪替我接待客人」

上海花園小洋房 | @大海

入行八年,我很早開始嘗試做愛彼迎房東。2013年,我很幸運的得到了一間北京胡同的房子,房租不高、位置也好,然後就開始嘗試裝修,做成了民宿。

但我的工作要求我周期性流動在北京和上海之間,一個月如同潮水漲落一般,半個月在上海,半個月在北京。

在上海,我大多時間都住在愛彼迎民宿。在一家民宿的樓下,我遇到了一隻非常通人性的橘貓,它非常乖,我叫它兒子,因為它某種程度上確實成了我的家人。

陽光下的橘貓兒子。

陽光下的橘貓兒子。

在上海工作時期,我經常按照價格波動換民宿,儘量找低價的民宿住,我的橘貓兒子就經常被我偷偷藏在鞋盒中,跟著我在上海的民宿中漂流,它非常乖從來不叫,一直沒被發現過。

和橘貓兒子在上海的民宿漂流歲月留下的照片。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不斷寄養換環境對貓並不好,我想要給它找個家,於是我決定在上海也開一家民宿。

在我離開去北京的時期,我的橘貓兒子便負責接待客人,它會在家裡等房客來,在房客的腳邊轉來轉去,或者直接貼在客人旁邊舔舔臉,大多數人因為它的主動親近感到受寵若驚。

客人們很喜歡幫忙照顧貓咪,幫它喂糧、鏟屎,對於喜愛貓咪但沒有養過貓的人來說,都是新奇的體驗,有什麼問題也會告訴我。因為我的橘貓兒子,我的民宿多了百分之六七十的客人,很多人喜歡它,於是回去也自己養了貓,成了貓奴。

橘貓兒子被客人蹂躪捏臉。

後來我養了現在這兩隻貓,月亮和健太郎,它們是同一窩的兄弟姐妹,也是從小在我的民宿長大。它們分工非常明確,一隻高冷,一隻粘人,時不時搭理人一下。

兩隻都是萬人迷,還有房客在住過後專門從新加坡飛來上海,只為再看它們一次。

我只做愛彼迎,我的民宿的氣質更符合愛彼迎這個平台,而且愛彼迎的房客相對來說,感覺素質高一些。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貓的安全是個嚴肅的問題,所以每次我都會在預定前和房客多聊一會兒,保證房客不會傷害貓,有風險的房客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拒絕掉。幸運的是,這麼多年來,我的客人們都很愛貓,常常為了貓貓留下小作文式的評論。

房客留下的小作文長評。

躲貓貓。

抱著貓咪入睡的房客。

當然有些問題是不能避免的,我這裡比一般民宿多一倍的清潔負擔。每次清理房間時,我都會用強力吸塵器將房間反覆清潔數次,把貓身上的雜毛也全部梳掉,這樣對貓毛有輕微過敏的客人也不會感到不適。

雖然我喜歡愛彼迎提供的文化,但我並不喜愛它的運作模式,或許其他房東也預感到了愛彼迎離開中國的結局。雖然我經常和平台「對著干」,房東大會也從來不去,但確實這樣的文化是獨一無二的。這個房子凝聚著很多美好的上海回憶,而這不是獨屬於我的回憶,它還屬於那些在這裡被貓治癒的人,那些在貓的見證下求婚成功的人等等。

愛彼迎的房東歲月支撐著我度過了非常青澀貧窮的創作年代,我花了四年時間拍完了一部自己的電影,成了一個成熟的導演,這全靠愛彼迎上做房東的收入支撐著我。

現在愛彼迎要退出中國市場,而我也決定退出民宿行業。這些年的房東生涯對我來說是一個故事,我和小貓的故事,貓和我是平等的,我照顧它們,它們也照顧了我,到現在我的頭像仍然是我的橘貓兒子。

在退出民宿行業後,我準備將貓接回北京,餘下的貓生將全是幸福完美的退休生活。

胡同里的人情味兒

吉祥生活旅店 | @大王

我在做民宿前是旅遊雜誌編輯,所以很早就成為了愛彼迎的客戶。2020年,我和朋友於10月正式開始經營這家小店,2021年就幸運地得到了一個北京地區的最佳房東獎。

我們的店位於胡同中,而且是自己家的房子,所以很想做成「這裡是我家,歡迎你來北京做客」的風格,於是我從自己家裡搬過來了不少東西,想要讓每間房的裝飾都不同,而不是遵循整齊劃一的商業風格。

這裡是個前後院,前院的房子一共是三層,前兩層是客房,第三層是我們自己的房間和大露台,我們小院中有三棵大樹,夏天樹蔭和光斑重疊鋪灑在地面上,秋日落葉金黃簌簌飄落,冬天則是層層疊疊的胡同房脊,下雪後一切銀裝素裹,最舒服的還是冬天下午的暖陽中煮茶。

冬日雪天銀裝素裹的露台。

層層疊疊的胡同房脊。

2020年的冬天特別冷,一隻凍得掛著大鼻涕的流浪貓光顧了我們的小店,我們便把它拉到醫院一通治療,後來它便留在這裡成為了常駐員工,得名胖胖。

雖然是「員工」,但它的日子顯然比我們自在多了,上午在一層睡覺,下午在露台睡覺,睡醒了吃,其他時間在胡同里走街串巷,在胡同的房檐上經常看到貓飛檐走壁。

胖胖。

房客們都特別喜歡胖胖,也有客人建議我們準備個二維碼給它發眾籌零食。它喜歡睡在過道的沙發上,每個房客路過都要摸它一把,被摸煩了它就躲在沙發下面,但還是被房客發現了,繼續被拖出來強擼,還好它一直是有貓德的小貓,從來不曾因此罷過工。

愛彼迎的客人和我們的契合度很高,所以我主力經營愛彼迎。作為房東,我常常收到房客帶來的驚喜禮物。曾有女孩坐火車過來,早上八點下的火車,覺得坐累了,從北京站步行了一個小時到店裡,還在街邊買了一束花帶給了我們。

還有住在我們民宿附近的小姑娘,家裡借給外地來的朋友住,自己沒地方住了就跑到我們民宿來住了最便宜的四人間,那天我值夜班,幾個姑娘和我在小客廳里一邊聽音樂一邊聊天一邊交換著吃宵夜;我們的小客廳有個投影儀,晚上客人不多值夜班的時候我就看電影,有位房客也一起看,後來聊起來說她在國外學電影,臨別還從我的硬碟里拷走了好多電影……

聖誕特製的房卡。

胡同是很有人情味的,不管認不認識,大家都愛相互聊幾句。同樣住在胡同的設計師青山周平說,胡同的人不把這裡當做公共場所,而是自家客廳一樣的存在。於是我們常常看見房客被胡同里的大爺拉住講各種北京故事,大爺最後很激動地要騎著三輪帶客人去天安門,這樣導遊技能點滿的大爺也是胡同里的標配。

愛彼迎退出中國市場後,我們不得不轉變主力經營的平台,雖然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我想對於過去的房客而言,或許我們的胡同小店也是一段獨特的記憶。

項鍊上的珍珠:

屬於房客的碎片

大部分人的愛彼迎使用體驗都是房客視角,而房客的碎片式的故事,就像珍珠項鍊上的每個珍珠,串連起一個屬於整個房子、整個空間的長篇故事。

2020年1月初回國前看了一圈北京的酒店,最後被鼓樓旁邊小胡同里的這家Airbnb吸引,圖片里明亮的光線與暖白的裝潢讓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回國後的第一個早晨因時差迷糊醒來,眼前屋頂的瓦楞上安穩走過一隻大橘,樓下胡同里的居民走過,腳步擦過砂石的聲音,被冬天的寂靜放大,偶爾冒出幾句帶著京腔的寒暄。來自南方的我,回了國卻依然還有一點外游的感覺。

@小陳

很懷念17年底在九份住的民宿。那是侯孝賢拍攝悲情城市的地方,一直在下雨。和民宿老闆娘聊了好多家常,也正值台灣徵集同性婚姻立法民意的時候。雖然有很多分歧,但總歸通過愛彼迎能夠嘮嗑,總覺得未來總能夠好…… 也總覺得再多的紛爭,只要有無國界的交流,好像都能迎刃而解。

@Paroduo

那年我去上海藝考,有幸遇見Becky房東,也是我第一個認識的上海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算是帶給了我一絲溫暖,也在藝考失利的時候把貓咪啵啵帶來,給我安慰。我很幸運,也很感恩。愛彼迎不僅是帶來了民宿的風潮,同時也帶來了它所認可的"文化",人與人的連接讓人感覺到溫馨舒適。我一直都不喜歡airbnb的中文名(愛彼迎),直到我看到愛彼迎主頁的一句話,愛存千里,前路相迎。

@Beck Hou

有次去湖州出差,想要結束工作去莫干山玩一玩,定了一間民宿。我還記得,結束工作後的我拖著血淋淋的雙腳癱瘓在床。結果被老闆敲門抓起來去他的派對。我說不了不了,我很累。老闆擺了擺手,拜託,世界上誰不累!那天我好像不停跳舞,只要停下就會死掉的紅鞋女孩。

@丘赫爾加堅--

第一次在Airbnb愛彼迎 上訂民宿,42樓,看得見嘉陵江江景的房間,還有一個吊頂搖椅。

@多友人

2019年夏天的廣州,這是我第一份實習時認識的同事Nico,她一個人在廣州開的愛彼迎民宿。我們日常的團建項目就是去她家喝酒聊天。

有段時間她出去旅遊了一個星期,我幫忙擔起了作為「房東」的重任,每天換洗床單被罩、補日用品庫存、打掃衛生、以及照顧她的小貓,也是從這時候大概了解了作為一個房東需要操心的事情還真不少。

她家的生活氣息特別濃厚,有一塊照片牆貼著她在全國各地旅遊留下的照片,沙發上的置物架是她收集的黑膠唱片和磁帶;幾隻自來熟的貓咪;溫馨的黃色冰箱;還有一個專門給房客留言的留言本。

住進來的房客有來旅遊的、考試的或是追星的,晚上我和房客們在客廳一邊吃飯一邊看著綜藝聊天,雖然是不熟悉的陌生人但有源源不斷的話題,這種感覺太神奇了。比起「只是晚上睡覺的地方」,這裡更像是一個家,而Nico就是家裡溫柔有趣的可愛大姐姐。

我那時候經常想:以後我也想過這樣的生活。順帶一提:地理位置我也很羨慕,是在大概我這輩子不會第二次住進去的體育西路,好懷念那邊的一家生煎包啊!

@小雲

這是在2021年的5月發生的故事,是第一次使用愛彼迎預訂房間的故事,更是和女兒第一次住民宿的故事。我帶著我的女兒去上海複查眼睛,所以必須要頭天晚上住在醫院附近。那天晚上8點從外灘趕回,借著小區的路燈找到了這個溫馨的「小家」。屋內乾淨整潔,溫馨如家。次日發現窗外有成熟的枇杷果,有溫柔可愛的貓咪……這是一次難忘之旅,如果還有機會,我還想來這裡!

@mintgreen

在我認識愛彼迎的時候,她還沒有愛彼迎這個名字,那時候她叫做Airbnb。巴黎拉丁區的loft小公寓是我的Airbnb初體驗,這個我在巴黎的「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出門就可以吃到新鮮的牛角麵包,塞納河沿線的經典景點15分鐘以內即可到達。2015年和三位好朋友一起自駕美西,逛超市、準備食材,回「家」做飯、看電視,喝酒聊聊天仿佛回到了最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

在日本豐島

在愛彼迎的每一次入住,都是我旅⾏經歷中的加分項。在愛丁堡,我們住進藝術家的家⾥,看她創作繪畫作品;在塞維亞,房東拿著手繪地圖帶我們去找最地道的美食;巴塞隆納的家裡冰箱裡塞的滿滿的,晚上我們自製桑格利亞;檳城房⼦的主⼈是一位華裔導演,夏天的晚上可以看演員在院⼦里排練;杭州的Monica's bedroom,除了還原了《老友記》里莫妮卡的房間,還有彩蛋如衛⽣間鏡子上瑞秋⽤口紅留下的便條。

在仙台慶祝七夕

在奈良美智的家鄉看夏日青森睡魔祭

秋田竹竿祭

2017年我開始在愛彼迎的故事社區分享旅⾏故事,2018年的夏天成為Airbnb簽約作者,大約寫了50多個故事。也曾經被邀請到愛彼迎總部參觀,愛彼迎的會議室是根據全世界的房源還原的,列印室的名字分別是豆汁和滷煮。看到愛彼迎退出中國的新聞,我是不願意相信的。愛彼迎的精選故事作者群也在沉寂了兩年後迎來了炸群。「讓愛彼此相迎」的「愛彼迎」變成了讓大家懷念的精神家園。最後的最後,我希望有一座大大的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想我一定會是非常非常好的房東。

@X小賴

無論是與貓共同度過的恬靜時光,還是房東與房客之間在互相關照中建立起的信任與友誼,愛與信任一直是愛彼迎文化最重要也是大家最留戀的部分。

在告別信中,愛彼迎最後一次強調了熱情與善意為地基的社區理念,最後一次感謝了房東與房客創造的人與人之間真誠連接,就算平台不在,但這些善意與連接將作為回憶留存下來。

撰文:張家樂 編輯:曉萌 運營: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