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李白與杜甫相遇地開封,《長安三萬里》成暑假「詩游」指南

2023-07-25     雁行江湖

原標題:打卡李白與杜甫相遇地開封,《長安三萬里》成暑假「詩游」指南

電影《長安三萬里》中,高適與李白相遇的生命時間節點,代表了各自人生比較重要的幾個階段,分布在十幾歲到暮年。所見面的地點也顯示出他們的人生境遇與轉變。

洞庭湖初遇,兩人不打不相識;

黃鶴樓葬吳指南,李白讀崔顥所寫《黃鶴樓》後,棄筆而去;

揚州二十四橋,李白紙醉金迷,千金散去;

長安,高適結識杜甫,王維,入仕無門;

商丘梁園,高適在此耕讀數十載。

長安的繁華氣派,揚州的溫柔嫵媚,梁園的田園風光,塞北的蒼涼遼闊,一幅大唐風華畫卷徐徐展開,許多地點都還能與今日做個對照。

他們的很多千古傳誦的名詩也都是在這些地方留下的,於是一下帶火了大家對這些地方的旅遊熱情。

當然,也一下就勾起了我打卡這些地方的心愿,祖國的大好河山真的應該去看一看,以前光是來到這些名勝古蹟,卻沒有體會到歷史人物在這裡留下的足跡和故事,可以說是豬八戒吃人參果——食而不知其味,只得其形,卻未得其魂。

其實在歷史中,高適與李白、杜甫等詩人的密切交往,都有比較詳實豐富的史料可查,歷史學界也早已考證出幾位大詩人的年譜,以生平軌跡與交遊勾勒出基本線索。甚至已做出了詳細的作詩時間和作詩地點的「唐詩地圖」,可能這也為本片的編劇提供了豐富的一手資料。

這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在電影中,高適數次從外地回到宋州睢陽郡(今天的商丘)的梁園種耕讀,電影也描繪出了一幅田園牧歌,世外桃源的美景。

李白也曾來到這裡與高適把酒言歡,對月暢飲。

後來,李白和杜甫作為高適的好友,還一起來到梁園,飲酒賦詩,好不快活。電影中也體現了這一段,天寶三年(744年),李白因得罪了楊貴妃而辭官,四十三歲的他開始遊歷四方,與三十二歲的杜甫在開封一見如故,便相約沿著黃河壯遊。

他們後來又遇見了與李白同歲的高適,李白對高適說了一句:「人間的路走不下去了」後,三人就從秋天玩到第二年的春天,還在梁園留下了許多精美詩篇和佳話。

某日,李白、杜甫、高適在梁園的一個寺院裡暢飲,醉意來襲自然是賦詩抒懷,杜甫寫下了一首《遣懷》;高適寫下一首《古大梁行》;李白在牆上寫下一首《梁園吟》。

後來,據說,位名叫宗煜的姑娘途經此地閱讀了《梁園吟》,花費一千兩銀子買下這面題詩的牆壁,宗煜是唐代宰相宗楚客的孫女,也是當地有名的才女,於是「千金買壁」的典故就這麼流傳下來。

真正的歷史上,唐朝著名詩人王昌齡、岑參、李商隱、王勃、李賀等也都曾慕名前來梁園。

《長安三萬里》的爆火,不僅帶火「長安」,揚州等地,也帶火了河南商丘的梁園。雖然梁園不是高適真正的家鄉,但他從21歲到46歲的25年間,除了幾次出遊外,人生基本在梁園度過。據考證,他在此創作的詩歌達69首之多。

而李白更是居住長達十年之久不忍離開,他的《梁園吟》也成為千古名詩,詩中「訪古始及平台間」的平台遺址,如今也還依稀能找到當年的痕跡,其他如三陵台、文雅台、清冷台、朱台、老君台等依然是商丘現在的旅遊景點。

梁園原本是西漢時期梁孝王劉武營造的供帝王遊獵、出巡、娛樂等集多功能一體的苑囿,到了唐代雖然已經廢棄,但留下的不少遺蹟依然讓文人流連忘返。懷才不遇的文人大多喜歡到這裡遊歷,就像我們今天遊玩一樣,尋訪歷史遺風,釋放自己壯志未酬的鬱悶心情。

看完《長安三萬里》再去這些地方遊玩,是否更能尋覓到大唐風韻,體驗一回當時人文才子的心境?

李白,杜甫,高適,等等這些唐朝大詩人的詩篇可曾令你心動,詩中描繪的鸚鵡洲,白帝城,曲江池這樣的盛景遍布中原,就在這個夏天來一場詩情畫意,激情澎湃的「詩游」之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b8b8ada61737dec9e0eb43bf8f6f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