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拳藏鉤,懷胎14個月,鉤弋夫人的營銷學玩的非常溜

2023-03-13     浩然文史

原標題:握拳藏鉤,懷胎14個月,鉤弋夫人的營銷學玩的非常溜

握拳藏鉤,懷胎14個月,鉤弋夫人的營銷學玩的非常溜

#歷史開講#

漢武帝,西漢王朝的流量密碼,不管是他自己締造的功業還是他手下臣子的豐功偉績,都是值得史官大書特書的一筆——當然緋聞八卦也包含在內。

漢武帝的後宮一向很有看頭,從「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都是古代營銷史上非常成功的案例,不僅在當時很有影響,還被後世廣為傳唱。唯一不怎麼搞營銷的衛子夫,自帶衛青、霍去病兩個大殺器,可以說已立於不敗之地。在這方面,鉤弋夫人也不遑多讓。

鉤弋夫人影視形象

一、握拳藏鉤

漢武帝是個喜歡出門旅遊的人,不過皇帝旅遊不能叫旅遊,得叫「巡狩」,巡狩的目的也不是單純的旅遊,而是為了巡視疆土監察地方,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掌控。除了官方理由,漢武帝巡狩也存在著眾所周知的私心,這種私心也是古代帝王的通病——求仙求長生。大家都知道世界是唯物的,所以方士口中神仙的存在,完全是一場騙局,或者至少是有限的科技發展水平下對自然現象的錯誤認知,但當時的人們並不了解這一點。

漢武帝影視形象

漢武帝巡狩到河間(今河北滄州)的時候,就不幸遭遇了方士詐騙。方士說這個地方有一個神奇的女子,該女子出生的時候祥雲滿天。祥雲滿天這種事,放在現代不過一種普通的自然現象,放在古代就成了一種吉兆。而像秦皇漢武這樣大權在握的皇帝,對吉兆完全不能拒絕,他當即下詔,派人去尋找這位生來自帶吉兆的女子。

這位女子的奇異之處並不止於出生時的吉兆,還有她異於常人的雙手。她的雙手天生握成拳,出生至今從未伸展。漢武帝對此很有興趣,決定近距離觀察。不過他沒有觀察出什麼結果,因為這雙天生神異的手,被人間帝王輕輕一掰就伸展開了。

這位女子也因此得到了漢武帝的寵愛,成為了漢武帝的婕妤,號為拳夫人,她住的宮殿被稱為鉤弋,因此她也稱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握拳藏鉤一事,有人猜測是因為小兒麻痹,但小兒麻痹無法解釋她見到漢武帝就張開雙拳的現象,所以這整件事多半是當地官員為了取悅漢武帝,而聯合方士排練的一齣好戲。倘若真是這樣,那這真是中國古代社會一個極為成功的營銷案例。

鉤弋夫人影視形象

二、堯母門

鉤弋夫人被帶回宮後很受寵愛,在太始三年(前94年)為漢武帝生下一子,取名劉弗陵,也就是後來的漢昭帝。她嘗到了封建迷信的甜頭,所以將這件事貫徹始終,不停強調著自己生而神異的人設,懷孕也要懷得不同尋常。《漢書·外戚傳》記載:「拳夫人……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鉤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門曰堯母門。」鉤弋夫人懷劉弗陵懷了整整14個月,具體怎麼操作的尚未可知,不過這並非孤例,因為上古堯帝的母親懷堯帝時也懷了14個月,這種巧合一向讓人喜聞樂見,劉弗陵降生的宮殿門因此被漢武帝稱為堯母門。因為出生很有神異且年紀最小,漢武帝對劉弗陵這個兒子很是寵愛。

劉弗陵影視形象

征和二年(前91年),宮中爆發了著名的巫蠱之禍,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行巫蠱之術詛咒皇帝。武帝大怒,將公孫一家下獄,後族誅之,衛子夫的兩個女兒諸邑公主、陽石公主也因此事被牽連誅殺。

漢武帝在心理作用下精神恍惚,認為巫蠱之事仍沒有結束,遂令其寵臣江充調查此事。江充與太子劉據有嫌隙,於是趁機陷害太子。太子恐懼之下起兵誅殺江充,但在漢武帝鎮壓之下兵敗自殺。

劉據死後,太子之位空懸,劉徹便有意將最寵愛的劉弗陵立為太子。《漢書·外戚傳》記載:「鉤弋子年五六歲,壯大多知,上常言『類我』,又感其生與眾異,甚奇愛之,心欲立焉。」但劉弗陵年幼,劉徹擔心鉤弋夫人垂簾亂政,對此很是猶豫。

畢竟女性當權的苦,漢武帝也不是沒吃過。遙想當年,太皇太后竇氏偏好黃老之學,其執政理念與自己不同,漢武帝即位後處處受其掣肘,就連他主持的建元新政也被太皇太后廢除。一直到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后去世,劉徹才算完全掌權。

太皇太后

三、去母留子

漢武帝的猶豫並沒有持續很久,他很快就下了決定,為了立劉弗陵為太子,鉤弋夫人必須死。

《史記·外戚世家》記載,漢武帝在甘泉宮時,讓畫工畫周公輔佐周成王接受諸侯朝拜的圖畫。周成王姬誦也是少年即位的君王,漢武帝要求畫工作此圖,儼然是在暗示自己欲立劉弗陵為太子。

幾天後,漢武帝因鉤弋夫人左腳先踏入辦公室而將鉤弋夫人從後宮開除,鉤弋夫人取下頭上的簪珥向漢武帝請罪,也沒能得到漢武帝的憐惜,她被送往掖庭獄中。

掖庭,就是秦時的永巷,是未分配到各宮去的宮女的集中居住處,也是幽禁失勢或失寵妃嬪的地方。被送到掖庭不久後,鉤弋夫人就去世了。

對於處死鉤弋夫人的原因,《史記·外戚世家》中也有解釋,漢武帝問左右對鉤弋夫人之死有什麼看法,左右答:「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表達了對去母留子的不解。漢武帝回答:「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女不聞呂后邪?」是擔心主少母壯,形成皇帝年幼,太后專權的局面。

後元二年(前87年),武帝重病,將8歲的劉弗陵立為太子,任命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佐劉弗陵處理政事。

劉弗陵即位後,將鉤弋夫人追封為皇太后,徵發2萬人修建雲陵,又置園邑3000戶,以安葬鉤弋夫人。

文史君說

北魏建國後,拓跋氏將立子殺母確定下來成為一種制度,並以漢武舊事作為憑據。《魏書·太宗記》記載:「初,帝母劉貴人賜死,太祖告帝曰: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母,不令婦人後與國政,使外家為亂。汝當繼統,故吾遠同漢武,為長久之計。」但縱觀整個西漢,也只發生過鉤弋夫人一例,且漢武帝殺母留子,也是出於劉弗陵年紀尚小的考量,與其說是一種制度,不如說是因時制宜的結果,而北魏劉氏死時,其子拓跋嗣已經16歲,二者不可一概而論。

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班固:《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魏收:《魏書·太宗記》。

(作者:浩然文史·春風小卷)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b812e2f07b52497604553b6ad26ab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