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中國市場能接納,好萊塢可以一直持續反思

2024-06-22     觀察者網

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蓬勃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放映市場,有著全世界最多的電影銀幕。但另一方面,極速擴張的影院也存在上座率不高、能激發觀眾觀影熱情的電影不多的困境。

什麼樣的電影能夠在當下的中國吸引觀眾?我們如何充分利用好電影的引進機制,讓中國觀眾看到更多好看的電影?在中國市場面臨「倒退」危機的好萊塢,又是如何調整自己的「中國元素」戰略的?

針對這些問題,在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之際,觀察者網與著名編劇汪海林圍繞電影的市場和內容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觀察者網:在最近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我們看到展映影片一票難求,來自世界各地的各類不同題材的影片場場爆滿,一些業內人士感到很振奮,希望這種「電影節模式」能夠推廣開來,提振市場,讓「文青」影響更多普通觀眾。您對此怎麼看?

汪海林:我認為電影節和展映針對的是電影愛好者,屬於比較「垂類」的,它不能稱之為市場,這類電影的受眾是有限的。比如說電影資料館的一些資料片在對外放映時也是一票難求,但是這樣的放映一場也就1000人,這一千人的市場是很容易滿足的。

而一部相對小眾的電影,展映的熱度和實際引進投入市場的熱度也許完全是兩回事。之前我們說流量明星去各地開演唱會可以做到場場爆滿,全國各地的粉絲聚集在一起坐滿一個幾萬人的場子沒有問題,於是就給市場一個「國民度」很高很受全民歡迎的假象,但是當他們去演電影演電視劇的時候,大家發現不是這麼回事。

在第26屆上海國家電影節上,豐富多彩的展映和見面會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我們國家如此大的一個市場,引進電影是有相當高的成本的,版權成本、發行成本、宣傳成本都是很高的。進入我國市場是要買斷版權的,比如說今年引進的爆款,《周處除三害》在引進時需要先付給對方几十萬美金,當然最後這部電影大賺,有幾個億的票房,那其他「小眾」的影片呢?如果用市場的眼光看,也許就是完全不同的結論,引進者一定會考慮其中的商業風險。

觀察者網:有一些人認為,中國電影市場目前的問題是開放程度還不夠,是否還應該加大力度,多引進像好萊塢電影這樣競爭力強的影片進一步激活中國的市場呢?

汪海林:現在實際的情況是,其實好萊塢最賺錢的電影都已經來到中國市場了,但問題是這些影片在國際上賣座,來了中國之後現在不賣座了。比如去年的《芭比》,在全球市場表現特別好,賺了十幾億美金,但在中國票房也就2億多人民幣。

當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美國曾就「中國限制美國電影進口」向WTO投訴,之後2012年中美簽署了備忘錄,中國在每年20部海外分帳電影的配額之外,再將分帳電影的名額逐步提高到30部,也就是每年進口30部「美國大片」,我們也按照承諾這樣去做了。2015年習近平主席訪問美國時,中國又同意在配額之外再增加17部3D和IMAX電影的引進。30+17,也就是說如果美國大片充分利用中國承諾的配額,40多部電影幾乎可以涵蓋當年各種類型的美國電影了——如果說中影集團把每年前40的美國電影統統引進,很多大家可能聽都沒聽說過。

《芭比》成為2023全球電影票房冠軍,但在中國市場表現平平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批片」制度,就是在這個額度之外你可以一部一部送到電影局批准引進,這個批片的數量我印象中是40家,目前送審的影片連有關部門允許的批准上限都達不到——現實不在於中國讓不讓進,而是可能真沒有這麼多好的、能賺到錢的,讓片商願意投入成本。

觀察者網:為什麼全球都賣座的電影到了中國就不靈了?問題出在哪裡?

汪海林:這個問題這兩年好萊塢自己也在反思——為什麼中國人不愛看他們的電影了?

我覺得核心還是內容的問題。對比曾經的大片時代,好萊塢自己和自己比退步很大,所以雖然全球市場沒有萎縮,但在中國市場上萎縮非常明顯——中國票房一塊很大的蛋糕被中國的國產片切掉了。唯一的原因是中國國產電影起來了。

觀察者網:那他們反思出結果了嗎?或者說有沒有針對中國市場做相應的改變?

汪海林:我們經常說好萊塢被猶太人控制,猶太人的思路是只要做生意能掙到錢,什麼都是可以調整的。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美國的主流商業片里,中國人以反派形象出現已經越來越少了。很多大製作電影也會安排一些華人演員出演——為了中國市場,加一個中國角色。或者像《碟中諜》《變形金剛》那樣特意來中國取景。

能用的「中國元素」他們都想儘量用上,但是他們明顯對所謂「中國元素」的理解不夠深刻,中西方的文化隔閡還很深,就會出現「馬屁拍到馬腿上」的情況。漫威的《尚氣》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開始漫威是想針對中國人拍一部超級英雄片討好一下的,沒想到中國人很生氣,甚至會覺得這部片子的元素和情節是「辱華」。

再比如說在人物造型妝容的審美上,中國人對於好萊塢電影選女演員刻意選單眼皮、深色皮膚、高顴骨、「東方妝容」非常敏感,認為這是歧視中國人、故意醜化。但我看過一個法國左翼學者寫的文章,其實有一些西方具有左翼思想的人覺得「高鼻大眼白皮膚」是西方思維,如果找一個東方演員也按照西方人的審美是對「多元化」的不尊重——不能讓西方長相的人代表東方——所以有的時候這種「東方主義」審美是左派在推動。但其實這是文化上的誤解,我們中國人也喜歡白皮膚大眼睛。

本想討好中國市場的《尚氣》卻得罪了中國觀眾

經歷過幾次中國市場激烈的反彈,他們中的有識之士現在正進一步反思,會更加重視和深入了解中國人的價值觀和思想傾向。前段時間,有一部好萊塢的片子請我去給他們改劇本,他們邀請了一位香港著名的男明星主演一個抗日的劇本。男演員的團隊看完劇本說,劇本里他飾演的男一號是一個國民黨將軍,他不演,因為這部劇要在中國大陸上映,除非演的是共產黨的將軍。於是好萊塢那邊立刻改劇本,把原有的故事做了大幅的調整,男主成為共產黨敵後游擊隊的幹部……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好萊塢在這個問題上始終是把市場放在第一位的,如果中國市場可以接納它,什麼都可以調整,什麼都好說。比如最新的《功夫熊貓4》對於中國文化的研究和表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觀察者網:所以面對這種變化,中國的觀眾是不需要反思的。

汪海林:當然。是他們想來掙我們的錢,當然他們自己想辦法。

觀察者網:目前我們最需要向好萊塢學習什麼?

汪海林:最需要好好學的,一是他們商業片成熟的類型敘事,二是他們在全球強大的發行網絡。如果中國電影未來要和美國電影在全球進行競爭的話,除了內容,這些硬體的布局我們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觀察者網:但目前中國院線在本土的困難就已經非常大了,去年的分線放映改革也不太成功。如果我們採取更靈活的引進方式,讓更多小眾的、美國以外的,甚至第三世界國家的優秀電影進來,能否緩解現在的危機?

汪海林:說到分線放映,目前我們的主流商業院線都有點入不敷出、難以為繼了,要把藝術院線做起來還是有點強人所難。我們現在有全球第一的銀幕硬體,如何源源不斷地提供好的商業類型片把這些銀幕填滿是最重要的問題。

現在的危機不是中國電影不行,而是進口電影不行。以前,我們院線是靠海外片來「輸血」的,什麼時候吃不飽就進兩個美國大片,然後這一個月就緩過來了。現在這些大片來中國不賺錢了,又沒有替代的東西,拿更不賺錢的文藝片或者其他肯定更不行。

其實對於那些小眾的、有賺錢潛力的片子,那些有批片資格的進口片商是很精明、很敏銳的。比如《周處除三害》,人家看了电影後立刻決定大膽引進,因為他們的評估這部片是可以的。前段時間上映的《美國內戰》在美國國內拿到周票房冠軍,中國這邊很快就批片引進了。所以我不擔心那些小眾但是有潛力的日本、歐洲電影沒有機會引進,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哪怕在配額之外,片商都會用批片機制讓這些電影進來。但是如果這些電影不賺錢,或者說引進成本大於收益,那還是不行。

觀察者網:最後,說到類型片,受大環境影響「缺錢」的風也吹進了電影市場。這是不是預示著那種像《封神》系列那樣特效大片在未來幾年很難看到了,而以沈騰、賈玲為代表的喜劇明星會在高票房電影領域唱主角?

汪海林:前些年出現了電影金融化的趨勢,所以電影的投資也水漲船高。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影變成了一個金融產品,票房高不高和賺不賺錢已經沒有太大關係了。現在,金融化的趨勢已經很明顯被抑制了,所以再要有那種幾億甚至超過5億投資的影片已經很難了。

至於說喜劇演員,其實放眼全世界,最貴的永遠是喜劇演員——香港有周星馳、美國有金凱瑞,喜劇電影也永遠會是最賣座最受歡迎的電影體裁,這是一直不變的。

喜劇演員沈騰和馬麗

所以總的來說我們要對中國電影有信心。電影在很多情況下,它既是一個精神產品,也是一個工業產品,我們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也是一個人口大國,這樣的產業基礎和優勢會一直存在。我一直有一個觀點,世界電影的未來和主流只會存在於三個國家——美國、中國和印度。現在,我還是這麼認為。

來源|觀察者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af8f5cc7afd3a619302263e8e1178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