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59歲老人用生命守護絕密文件

2023-05-13     雲夕客

原標題:1968年,59歲老人用生命守護絕密文件

59歲老人守護的絕密文件是什麼?

1968年12月5日凌晨,一架飛機意外墜毀在北京機場附近的玉米地里。救災人員迅速趕往現場,試圖發現倖存者。可清理現場後,眾人只發現兩具奇怪的遺體。這兩具遺體緊緊地抱在一起,仿佛懷裡藏著什麼東西一般。而守在一旁,準備接機的人,卻一眼就發現,其中一具遺體上戴著的手錶,就是他那位登機同事的。

人們開始分離這兩具遺體,等分開之後才發現,被兩人緊緊護在懷裡的東西,是一份熱核飛彈試驗數據文件。而這個用生命守護這份絕密文件的老人,就是兩彈一星元勛中,唯一一位犧牲的烈士,他的名字叫做郭永懷。就在郭永懷犧牲22天後,新中國第一顆熱核飛彈試驗圓滿成功。這一天,中國用這顆核彈震動了世界,也告慰了郭永懷院士!

有人曾說,錢學森抵得上美國五個師,可錢學森總是謙虛地說,我的師弟郭永懷,抵得上美軍十個師!

1940年,郭永懷、錢偉長一行人,奔赴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就讀應用數學系。這兩位後來書寫中國歷史的英雄,在人生地不熟的加拿大,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拿到了碩士學位。一年後,憑藉出色的表現,郭永懷進入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空氣動力學研究中心學習。在這裡,他遇到了一位大神級的老師馮卡門,也結識了此生的知己錢學森。

在加州理工學習的日子裡,郭永懷憑藉對空氣動力學的研究,拿下了博士學位,並被馮卡門推薦到了康奈爾大學的航空工程研究院。當時,人類使用的超聲速飛行飛機,一直被聲障問題困擾,飛機一旦接近聲速,就會出現操作失靈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郭永懷開始整日整夜地泡在實驗室里,通過自己的研究和論證,開創了一套全新的計算方法,為人類突破聲障問題作出了偉大貢獻。

隨著在空氣動力學和應用數學方面的研究越來越深刻,郭永懷這個名字也在美國的知識界引發了討論,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學向他拋來橄欖枝,有邀請他去大學開講座的,還有邀請他去任教的。更有意思的是,就連美國的地方企業,也在砸重金,請郭永懷加入。可以說,這個時候的郭永懷,生活是最如意的,他有車有房,有錢有名聲。

可當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時候,郭永懷的內心卻無比的空虛,因為他想回國,想去建設自己的國家。而這個念頭,在新中國成立後,愈發強烈。有朋友問他,你現在在美國什麼都有,為什麼想不開,要回那個落後貧窮的國家?

聽到這話,郭永懷嚴肅地回答道:「家貧國窮,只能說明當兒子的無能。我自認是一個中國人,有責任回去和大家一起建設祖國。」但和錢學森一樣,郭永懷也遇到了回國的阻礙!

郭永懷被推薦到康奈爾大學任教時,就曾明白地和該校的負責人說過,他來這個學校只是暫時的,只要有合適的機會,他就會離開。但可惜的是,郭永懷的話是說到位了,美國人卻沒有理解到位。美國人覺得,只要給郭永懷足夠的物質享受,他就會樂不思蜀。而郭永懷卻用自己的行動,戳破了美國人自己幻想的泡泡。

本來,以郭永懷的專業能力,他就是美國航天工程需要的人才。但在邀請郭永懷加入前,美國人卻把一張表格甩到了郭永懷面前,要求他填寫。其中有一項是,如果發生戰爭,是否會願意為美國服兵役。這個問題,擺明了就是在問郭永懷,是否會加入美國。但郭永懷的答案是,不會!就這樣,郭永懷在美國的研究開始受到阻礙,一些機密資料也不再被允許查閱。

可即便如此,郭永懷仍舊沒有放棄自己的回國夢想。1950年,錢學森提出回國,卻遭到美國當局的無理扣架。而同樣想回國的郭永懷,雖然沒有遭到扣押,卻也失去了自由,他去哪都有人在看管,就連去英國講學都不被允許。兜兜轉轉五年後,中美終於有了協商結果,錢學森等部分科學家和部分留學生得到了回國的機會。

錢學森離開美國後,郭永懷想要回國的心思就愈發強烈了。他日日都在和妻子李佩商量相關事宜,甚至還定好了回國的日期。當年,錢學森回國時,所帶的行李和書稿都被扣留了,還耽誤了回國的時間。郭永懷為了避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直接一把火把自己所有的研究資料還有手稿都燒乾凈了。

後來,當康奈爾大學為郭永懷舉辦送別聚會的時候,郭永懷當著自己那麼多同學、同事的面,把自己撰寫的一本書稿,給燒了個乾淨。解決完這一切的問題後,郭永懷心裡平靜極了,他開始默默地等待回國的日期。

1956年國慶節的前一天,郭永懷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女兒,踏上了回國的輪船「克利夫蘭總統號」。果不其然,就在輪船準備出發的時候,美國聯邦調查局和移民局的人又上船了,他們開始以例行檢查為由,翻查每一位中國科學家的行李,而這一行動,整整持續了兩個小時。但經歷過錢學森事件後,科學家們已經不再拘泥於紙質的文件了,所以美國人查半天,也都是無用功。

在這種波折中,郭永懷終於回到了自己深愛的國家。而這樣一位心繫國家的科研人才,卻在落地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

郭永懷回國沒多久後,毛主席和周總理就親自接見了這位科學家。面對這位一心報國的科學家,周總理動情地問道,有沒有什麼別的要求。可郭永懷只說了一句話:「我想儘快投入工作。」郭永懷太想改變和建設自己的國家了,所以他在回國後,第一件事,就是想為國發光!

有錢學森和郭永懷兩位空氣動力學大佬加持,一窮二白的新中國,竟然直接在1956年底,成立了中國力學研究中心,兩人一個當所長,一個當副所長,開始為中國近代力學打地基。

但郭永懷的工作,在1960年卻突然發生了變化。由於蘇聯方面的出爾反爾,我國的核事業剛起步就幾乎要被扼殺在搖籃之中。危難之際,國家把研究核武器的重任,放到了郭永懷、王淦昌、彭桓武的身上。這一年,他們率領103名專家學者組成的研究隊伍,深入西北的大漠戈壁,進行核武器研究。

如今我們去西北沙漠,看得是漠北風光,聽得是駝鈴聲聲。可當時的科學家們,進入漠北,面對的是漫天的飛沙走石、炎熱荒漠。這些年過半百的科學家們,一邊要風餐露宿做研究,一邊還要應對高原反應。一年時間裡,郭永懷就白了頭。1964年10月16日,這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時間。這一天,心力交瘁的郭永懷,在工作人員的歡呼聲中,疲累的暈了過去。

但等他醒來時,仍舊沒有放下工作,直接投入了研究人造衛星東方紅的緊張工作之中。接下來的日子裡,郭永懷不是奔波在研發衛星的路上,就是奔波在研發核武器的試驗基地。

1968年,剛回家待了沒兩天的郭永懷,放心不下在青海的中國熱核彈頭試驗,直接從北京飛到了青海。同年12月4日,郭永懷拿到了熱核彈頭的最新實驗數據,當即就準備直接搭乘紅眼航班飛北京,參加第二天一大早的會議。同事勸他坐火車,更安全,郭永懷只笑著說,我研究一輩子航空了,不怕坐飛機。然後就把實驗數據放到了包里,和自己的警衛去了蘭州。

但誰都沒有想到,意外竟然會來得這麼快。當飛機距離北京機場僅剩1公里的時候,卻突然失去平衡,直接墜毀在了玉米地里。後來,一位重傷被救的乘客說道,在飛機出事的最後一刻,他清晰地聽到有人在喊:「保護文件」!

而那個大喊保護文件的人,就是郭永懷。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和自己的警衛員就靠著一句話,決定了自己的生死。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哪怕是火焰灼燒,也沒能讓他們放鬆懷裡的絕密文件。當救援人員分開兩人遺體的時候,在場的人都哭了,這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崇高,卻足夠震懾每一個人的心靈。

2018年7月,在郭永懷去世50年後,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將一顆編號為212796的小行星,命名為「郭永懷星」!永雄永不退色,他們如星,照亮每一個黑暗的夜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a1306aecfba9ef907fef3da40437d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