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
倍速,視頻平台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倍速追劇已經成為當今打工人的標配:
6分以下的劇2倍速,7-8分的劇1.5倍速,8分以上的劇看心情倍速,可以說天下苦「注水劇」久矣。
正當十點君像往常一樣,在視頻平台「隨手」找到一部華語劇,不緊不慢地用1.5倍速安心追劇時。
演員們在極快的語速下所迸發出的幽默與溫馨,一下子吸引了十點君的注意。
值得細嚼慢咽,不開倍速的頂級華語劇,這不就來了嘛。
2021年,懸疑推理劇《華燈初上》一經上線便好評如潮。
在拿下豆瓣8.2分的同時,也讓主演兼製片人的林心如收穫了演繹事業的第二春。
在時隔兩年之後,她再次出發。
相比《華燈初上》里的既監又演,這一次的林心如徹底轉型,以總製作人的身份參與《有生之年》的創作。
可以說,這樣的轉型相當成功。
兩集播完,豆瓣喜提8.7分。
在新劇的評論區,充斥著對林心如的讚美:
「你可以永遠相信林製片」、「願意出錢請林心如一年製作100部片,謝謝」...
觀眾們如此信任「林製片」並非帶著過往的濾鏡說話。
而是在《有生之年》中,林心如又集結了半個台灣影視圈的中堅力量:
曾執導過《愛很美味》《摩天大樓》的許肇任擔任導演,《華燈初上》編劇杜政哲撰寫劇本。
金鐘獎視帝吳慷仁、「江直樹」本樹鄭元暢、《妖貓傳》「楊貴妃」張榕容領銜主演,林哲熹、喜翔、楊貴媚等一眾實力派老面孔作配,這卡司陣容想低調都難。
果然,剛剛播出四集,豆瓣上就是清一色的好評。
這部被觀眾們譽為「男版俗女養成記」的新劇,好像還真不簡單。
一個名叫高嘉岳的男人決定去死
故事要從一個離家出走多年,突然醉醺醺回家的男人講起。
眼前這個不修邊幅的男人名叫高嘉岳(吳慷仁 飾),今年41歲。
他的前半生,足以用慘澹來形容。
事業上,他原本有家在小琉球的餐廳,但經營多年,居然連一道像樣的菜都拿不出手。
最終為了還清欠款,只能把餐廳拱手讓人。
愛情上,相戀十二年的女友抱怨他太自我,轉頭就給他戴起了綠帽子。
不僅懷了別人的孩子,而且臨走前還不忘嘲諷高嘉岳:「不如早點去投胎」。
事業與愛情的雙重打擊讓高嘉岳一蹶不振,他打算先回家看看家人,然後再選個「良辰吉日」結束自己的生命。
遺書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有生之年》。
然而一家人潤物細無聲的關懷,又讓高嘉岳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儘管剛到家就發酒瘋,但父親高正隆(喜翔 飾)還是整晚守在他身邊,嘴上說著怕他弄髒地板,實則擔心他嘔吐噎死。
二弟高嘉揚(鄭元暢 飾)對他冷嘲熱諷,直言:「一把年紀還在家啃老,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嗎?」不過轉頭就給大哥買好了床墊,希望他能在家睡得舒服一點。
就連小侄子高丞佑(謝展榮 飾),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關心高嘉岳。
不僅和他在校園裡面揮灑青春,而且還大方的把「網戀女友」介紹給他認識,只為滿足他「想要好好談場戀愛」的願望。
其實表面其樂融融的小家之中,每個人也都有各自的迷惘與煩惱:
父母因為一些陳年舊事,已經鬧到了要離婚的地步;二弟高嘉揚作為養子始終無法真正融入這個家庭;三弟高嘉凱(林哲熹 飾)的新戀情似乎也另有隱情......
「loser」高嘉岳的突然回歸,能否讓這個家庭重新聚在一起,他最終又能否改變心意,重新開始一段新的生活呢?
靜待《有生之年》後續的劇情為我們一一揭曉。
華語劇久違的呼吸感
一口氣追完四集,《有生之年》給人的觀感很像《俗女養成記》+《我的事兒說來話長》的合體。
同樣是描寫一個「俗人」的成長,同樣是刻畫一個「廢柴」獨到的為人處世。
高嘉岳與陳嘉玲
但稍有不同的是,《有生之年》通過高嘉岳的返鄉之旅作為切入,以點帶面地引出了高家五口人生活當中的酸甜苦辣,展現了他們的優缺點、喜怒哀樂、掙扎與成長。
在看慣了國產都市劇懸浮與刻意之後,《有生之年》無疑是一部能治癒觀眾,直面生活瑣碎的「慢劇集」。
另一方面,《有生之年》看似平淡,但它卻牢牢把握住了一部家庭生活劇應有的鬆弛感,在不經意間就能帶給我們熟悉的感動。
比如一家人無時無刻都在拌嘴吵架,有時甚至還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
嘴上說著最討厭彼此,但在關鍵時刻,一家人卻總能為他人挺身而出。
這種一切盡在不言中,只會在暗處默默付出的行為,才是我們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溫柔。
正如林心如在宣傳這部劇時曾說的那樣:「在這個有笑有淚的故事裡,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最後,《有生之年》除了擁有溫馨和生活化的質感之外,整個劇集時不時所迸發出的小幽默,也能讓觀眾感受到久違的新鮮感。
尤其是劇中,高嘉岳一邊為自己操辦「有生之年」葬禮,一邊玩世不恭的細數自己罪行時,看起來既讓人心疼又讓人佩服他的樂觀。
以上優點疊加在一起,讓十點君愈發期待《有生之年》後續的表現。
四十的男人一枝花
而《有生之年》中另一大亮點,當屬主演吳慷仁。
今年剛滿40的他,憑藉玩世不恭的高嘉岳,再次令我們刮目相看。
這位大器晚成,頂著一張「男二臉」的寶藏演員,仍在表演的道路上不斷飛馳。
要說誰才是當今戲路最多變的台灣男演員,吳慷仁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排第一。
從《白蟻:慾望謎網》中的變態上班族白以德,到《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律師王赦,再到《華燈初上》里,外型妖艷、喜歡男扮女裝的劉寶寶。
回望這幾個角色,很難讓人相信這居然是同一個人。
在很多明星都把外形當做資本的時候,吳慷仁卻用一次次「毀容」式的表演,搏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演員之路。
直到32歲才憑藉《麻醉風暴》得到觀眾認可的吳慷仁,終於在不惑之年,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演員巔峰期。
在吳康仁獲得金鐘獎時,他曾講過:「你不一定要跟別人比,但不要輕易放過自己。」
或許正是這樣的執著,才成就了如今這個收放自如,洒脫有型的「金牌視帝」。
期待在未來,吳慷仁還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最近幾年,十點君發現,無論是題材,還是製作,又或是內核上看,台劇早已擺脫「談談情唱唱歌」的偶像時代。
一直在嘗試轉型的台劇,如今正朝著類型化的道路狂奔。
懸疑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4、愛情劇《想見你》豆瓣9.2、生活劇《俗女養成記》豆瓣9.3......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會有更多像《華燈初上》《有生之年》這樣的台劇不斷湧現。
這些作品或許不會部部成為大爆款,但每一部都能製作精良、口碑優秀勢必成為一種常態。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而反觀我們大陸的電視劇,什麼時候才能迎來一次真正的改革呢?
十點君希望這一天能夠儘早地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