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鄉·築夢想|「春風」最是家鄉好

2023-02-08     速新聞

原標題:在家鄉·築夢想|「春風」最是家鄉好

在家鄉·築夢想|「春風」最是家鄉好

有一種幸福叫「家門口就業」。近日,記者從宿遷市人社局獲悉,從2023年1月10日至2月6日,全市共舉辦各類招聘活動218場,達成用工意向3.3萬人次,其中返鄉就業1.2萬人次。近年來,隨著返鄉就業政策的不斷優化,更多宿遷人留在家門口就業、創業,為小康生活鋪上暖心底色。即日起,速新聞推出《在家鄉·築夢想》系列報道,圍繞留在家鄉就業、創業的人群,以及政策紅利、企業發展進行報道,講述一個個留在家鄉、立足家鄉、振興家鄉的奮鬥故事。

在家鄉·築夢想

「在家鄉的田野上,生長著我的夢想,不是穿新衣,也不是住新房,在藍天下自由飛翔,在飛翔中高聲歌唱……」2月7日上午,在宿遷舉行的宿遷籍大學生新春懇談會上,23歲的許樂用《我的夢想》中的歌詞來表達自己想留在家鄉就業的想法。

許樂是泗洪人,2022年大學畢業。「去年在家備考了一年,今年準備走上工作崗位。」許樂說,以前,很多年輕人大學畢業後都想出去「闖一闖」;如今,「00」後的擇業觀卻開始「求穩」,特別是宿遷的就業環境越來越好,生活成本也不是很高,加之交通環境更便捷,她更傾向於留在家鄉就業。

其實,和許樂有共同想法的還有許多人,37歲的張政也是其中一名,並且他的想法早已在他的家鄉沭陽縣「生根發芽」。

「2009年,我畢業於武漢的一所大學,隨後便自己創業,後來又輾轉去了蘇州創辦公司,其間雖然賺了點錢,但和家人分離,總是覺得不踏實。」回想在外創業之初,張政說。

「2015年,受到家鄉好政策的吸引,我在沭陽縣錢集鎮創辦了一個木製品代加工工廠,一直做到現在。」張政說,回鄉創業優勢非常明顯,土地廠房和原材料方面都有優勢。

「我在蘇州創業時,4000平方米的廠房,每年租金需要100多萬元,而在錢集鎮,5000平方米的廠房,每年租金只需要10萬元。我們沭陽本來就是花木之鄉,木製品原材料更為豐富,這又為我省去了一筆原材料運輸費,且節省了時間成本……」細數著這些優勢,張政笑道,這就是家鄉給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對於張政來說,創業絕不是一時衝動,更不會淺嘗輒止。「去年,我們廠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4100萬元,納稅約200萬元,為30餘名村民帶來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張政說,如今,位於沭陽的工廠已經完全取代了他起初在蘇州開辦的公司,成了他的「大本營」,他希望能將這個工廠越辦越好,為家鄉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腳下良田千萬畝,只愛家鄉一寸土。「回鄉創業的幸福感,不僅僅體現在事業的順風順水中,家鄉的美好更是無處不在。宿遷是四季分明的地方,春天風景格外秀麗,空氣格外清新。周末,我也能卸下一身疲憊,一家人來一次『家門口』的旅遊……」張政說,「春風」最是家鄉好!這種美好的生活畫面,現在的他,隨時可以擁有。

速新聞記者 仲文路

製作 王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60fb3fa6daf8835e1a1f4c88159fd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