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稱廣東佛山的18歲高中生小海,因為喝了太多的奶茶導致痛風急性發作,手腳關節上長滿了痛風石,腳腫得無法行走。小海自稱:「一般每兩天就要喝一次,一天一杯也是會有的。」
大多數人只知道,痛風的發作和吃過多高嘌呤的海鮮、肉類等食物以及喝太多酒有關,往往卻容易忽視了果糖這個痛風的「隱形殺手」。
果糖在體內分解過程中會直接產生尿酸;同時還會阻礙腎臟對尿酸的排泄,進一步使得體內的尿酸值上升。而在奶茶、果汁、汽水等含糖飲料中,都能找到果糖的身影,不僅容易誘發痛風的發作,還「埋下了」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隱患。
1、高尿酸血症
部分痛風患者可能會處於一個無症狀期,此時還沒出現痛風,患者只是體內的尿酸值比較高,僅有波動性或持續性高尿酸血症。如果已經確診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視,儘早採取對應治療措施,避免痛風的發生。
2、出現紅、腫、熱、痛
隨著體內的尿酸越來越多,不斷地沉積在下肢的關節中。例如第一跖趾關節處,引發第一跖趾關節地方的疼痛,這種稱為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可以發生在幾個關節,最主要是在足部的關節和膝部的關節,這類患者通常會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部分患者還會急性發作,疼痛難忍如刀割一般。出現這些症狀時則應該警惕了。建議及時就醫,同時採取對應措施,防止痛風進一步的加重。
1、限制嘌呤的攝入:痛風患者日常的飲食要注意低嘌呤,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除了要嚴格避免海鮮、動物內臟、老火湯等高嘌呤的食物,還要限制蛋白質的總攝入量,即使不是高嘌呤的肉類,也要適量,這也是不少人容易忽略的。建議多選擇牛奶、雞蛋等低嘌呤的優質蛋白食物適當進食。
2、少吃甜食、含糖飲料:上文已經了解到果糖對痛風也有著密不可分的影響,因此,一定要告別甜食、奶茶、「肥宅水」。另外,對於所謂的「健康飲品」也要注意避免,例如蜂蜜、果汁等。
蜂蜜中所含的果糖高達70%,而果汁中的果糖含量也不少,且其營養卻遠遜色於新鮮水果。當然,新鮮水果中的果糖含量也不少,但它同時也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飽腹感較強,吃過量的風險較小。建議選擇含果糖較少的水果,每天最多不超過500g。
3、限制飲酒、多喝水:痛風患者一定要嚴格避免飲酒,尤其是啤酒。最好的飲品還是白開水,每天要保證合理的飲水量,保持尿量每天在2500到3000ml左右,這樣可以促進尿酸排泄、大幅減少痛風的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