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還在,刀斷了!張小泉菜刀不能拍蒜被吐槽,網友:這刀沒靈魂

2022-07-14     財經正解局

原標題:蒜還在,刀斷了!張小泉菜刀不能拍蒜被吐槽,網友:這刀沒靈魂

據上游新聞報道,廣州市民王女士用剛買不久的張小泉菜刀拍蒜,菜刀居然斷了。

蒜還在,刀斷了

「這個刀好離譜,我拍蒜子,它就斷裂,沒見過這麼脆弱的刀,刀還能拍蒜嗎?」在向客服投訴後,她才得知這把刀不能用來拍蒜。

工作人員對上游新聞記者表示,「我們的刀具都不建議橫拍食物,力度掌握不好的話容易斷柄。如要拍蒜,建議用刀面輕壓(大蒜)。

(圖片來源:上游新聞)

王女士購買的這把張小泉菜刀,刀身上刻有「張小泉,斬切刀,50Cr15Mov」字樣,在電商自營店掛牌價99元/把。

經過客服解釋了解到,「這是馬氏體不鏽鋼的材質標號,50Cr15意味著硬度是HRC56-58度。相比30Cr13不鏽鋼、40Cr13不鏽鋼來說,30、40、50等數字越大材質越好,硬度也越高。」

(圖片來源:上游新聞)

業內人士表示,刀具硬度越高越不能橫拍。特別貴的刀具鋼材很硬,鋒利度越高,切東西很順手。但這種刀具脆,拍拍打打很容易斷。

對此有網友表示,不能拿來拍蒜的刀,不是好刀,沒靈魂。

均瑤集團、復星系等現身

「南有張小泉,北有王麻子」,創立於1628年的張小泉無疑是國內名頭最響的刀剪老字號。

據稱明朝萬曆年間,張思佳在徽州黟縣開一剪刀店鋪,號「張大隆」;1610年前後,「張大隆」遷至杭州大井巷。為避冒牌,張小泉於1628年從其父手中接管店務之日,將「張大隆」改成自己的名字「張小泉」。

張小泉因採用浙江龍泉的好鋼材為原料,工藝精湛且經久耐用而遠近聞名。目前張小泉總部設立在杭州,共擁有浙江杭州、廣東陽江兩大研發製造基地,845名員工。

經歷392年的發展之後,張小泉於2021年9月6日正式上市,成為「刀剪第一股」。

張小泉的股東陣營十分豪華。其第四大股東為杭州市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杭州市政府直屬的國有全資大型投資集團;陳德軍是申通快遞的董事長;股東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股東亞東北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是復星集團旗下公司;股東西藏穩盛進達投資有限公司,其大股東為苗圃。

上市首日,公司股價翻了5倍,最高暴漲456%,一度衝到了38.4元/股。若當天按照每個中籤者手握500股來計算,已經小賺了15750元。

10元一把的剪刀,年入7.6億

從張小泉此前披露的招股書來看,其主要產品包括剪具、刀具、套刀剪組合及其他生活家居用品。根據2020年數據,上述四類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29.09%、25.08%、26.43%和19.4%。

在產品定價方面,2018-2020年,公司主要產品平均單價分別為11.81元、12.55元及12.88元。

在成本表現方面,一把剪具在2019年的材料成本僅3.35元,一把刀具的成本也不過6.02元。

從銷售情況看,2019年張小泉的剪具銷量為2706萬把、刀具為510萬把、套刀剪組合178萬套,共計收入4億元。

2018-2020年,張小泉營業收入分別為4.1億元、4.84億元和5.72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4380.85萬元、7230.07萬元和7721.60萬元。

今年3月14日晚間,張小泉披露了其2021年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約7.6億元,同比增長32.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873.28萬元,同比增長1.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7426.38萬元,同比增長3.36%。

截至7月14日,張小泉的股價為17.02元/股,較高峰時期的37.76元/股跌去了55%。上市不到一年,張小泉市值蒸發了近32億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1e47469cd3ae8ab7ffacbd6c3b9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