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寫進保護名錄!

2023-10-30     微成都

原標題:「成都」,寫進保護名錄!

近日

第八批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正式將成都地名文化寫進目錄

加以保護和傳承

100處地名列入成都地名文化名單

與成都城名歷史相關的5處地名

成都、蓉城、華陽、少城、錦官城

也在其中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2000多年來

成都城名不改

但歷史也曾賦予了它多個別稱

01

成都

CHENG DU

「一年成聚,兩年成邑,三年成都」

約3000年前

古蜀國遷都至此、築城定居

成都因此得名

意即蜀國「終了的都邑」

也有學者認為

「成都」是蜀族方言

「成」是蜀人族稱,「都」指地方

合則為成族人的地方

縱觀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

能夠保持兩千年以上

城址從不遷徙的城市只有兩座

江蘇的蘇州和四川的成都

而城址不遷且城名至今未改的城市

只有一個

那就是:成都

02

錦官城

JIN GUAN CHENG

錦官城,又稱「錦城」

是成都最著名的別稱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不少文人作品中

都用「錦城」「錦官城」代指成都

「錦官城」起名於漢代時期

顧名思義

這個名字與蜀錦有關

漢代蜀錦護臂,為國家一級文物

從西漢一直到三國蜀漢時期

成都的織錦手工業特別發達

蜀錦馳譽全國

是蜀地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

和財政收入的大宗來源

漢朝時期

成都專門設置錦官以管理蜀錦生產

並且在今百花潭公園一帶

特別築城以保護蜀錦生產

這個城即為「錦官城」

今天的成都

建築設計、重大活動、外交等多種場合

也都能看到蜀錦的身影

成都大運會蜀錦獎牌綬帶

03

蓉城

RONG CHENG

蓉城,又叫「芙蓉城」

始於後蜀時代

「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圍繞幾千株」

芙蓉花

是成都秋天最美的風韻

一城、一花、一時,驚艷天下

據傳後蜀皇帝孟昶

曾為「花蕊夫人」遍植芙蓉

如今每年秋季

都江堰芙蓉花開似錦

芙蓉花在成都存在了上千年

1983年

芙蓉花被定為成都市市花

每到秋季

芙蓉盛開,滿城錦繡

除了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

成都還有這些別名

你都知道嗎

04

龜城

GUI CHENG

龜城,又叫「龜化城」

是成都最早出現的別名

相代秦代張儀築城時

城牆屢築屢垮,一直修築不起來

「忽有一大龜浮於江,至子城西南隅而斃」

張儀據此

按照大龜爬行的路線築城

秦代創築大城少城圖

龜城由蜀王城、大城、少城組成

呈品字形

後人們將此大城稱為「龜化城」

史稱「龜城」

05

車官城

CHE GUAN CHENG

車官城是成都城池的變化而得的另一別名

漢武帝時期

漢王朝以成都為根據地

開拓西南少數民族地區

因運輸工具需求量劇增

遂在成都錦官城西

(在現在錦江從百花潭到南橋一帶的西南面)

設立車官城

大規模製造各種運輸工具

並築城環之,城四周皆為軍營城壘

漢以後,車官城廢棄

06

南京

NAN JING

唐朝安史之亂時

唐玄宗避亂南逃四川

成都成為皇室的臨時行宮

因此被稱為「南京」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詩十首》詩中

「北地雖夸上林苑,南京還有散花樓」

此處的「南京」即為成都

《明皇幸蜀圖》

成都

擁有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

城市文脈綿延不斷

成都城名以及地名

一直伴隨著城市變遷、生長

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經過長期積澱的城市地名

折射著城市文化底蘊和氣質品位

彙集起來就是一部別樣的地方史

蘊含了屬於這座城市的鄉愁

入選非遺

可以對成都地名文化更好地進行保護

賡續城市歷史文脈

也可以更好地讓人記住這份鄉愁

綜合|成都日報錦觀、成都方誌等

編輯 | 羅雪梅

川A司機,有點熱血在身上!

四川多個景區門票大降價!開閉園時間調整

東部新區,悄悄多了這麼多大學!

你還知道成都哪些地名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0f86a74d94911043531b2fc88e206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