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痞小田切讓,魅力有毒

2019-09-24     奇遇電影

最近,小田切讓自編自導的新作《一個船夫的故事》,繼威尼斯電影節日本單元展映後,在日本進行了首映。


一直被譽為「圈中宅男」的小田切讓近期攜作品頻繁亮相,成為不少人注目的焦點,然而此中最令人驚訝與震動的,還屬他在接受採訪時的一段話:

儘管不能細談,但我之前的健康檢查結果並不好,誇張地說,我要重新考慮自己剩下的時間了,果然還是很想拍電影。


雖儘管叔語氣平和,表示並不很嚴重,但不管是粉絲,還是相關影視人,對此還是震驚了一番,紛紛擔憂地表示,「讓叔,請保重身體啊!」

在日本影視圈,小田切讓作為個性實力派演員,人氣一直不低。並且因為其隨性的打扮以及慵懶的獨特氣質,總能給人留下過目難忘的印象。

日本盛產氣質獨特的男星,像松田龍平、窪冢洋介、瑛太、加瀨亮等等,每一個隨便拎出來都是能以其充滿個性的特有魅力迷煞眾人。

但在這些氣質極佳的眾演員中,小田切讓依舊是那最為獨特的一個。

就拿他的穿衣風格來說,很多人稱他為「東方約翰尼·德普」,認為「沒有他駕馭不了的造型」


而且,他的敢於打扮,可不只表現在拍攝時尚大片時。在頒獎典禮上,他也是那位造型最與眾不同的男演員。

日本電影學院頒獎典禮上,小田切讓造型百變

不少人認為小田切讓的造型有「搶戲」嫌疑,對此他一笑置之:

我的穿著和打扮一定是要表現自己希望傳達的訊息。我不習慣與人溝通,所以單純覺得人的外表應該是表現自己最簡單的方式。所以我要用我的外表來表現自己,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小田切讓在穿著打扮上的特立獨行,其實也是內斂的他在表達自己的自由和不羈。

即使是隨意捆綁的散亂長發、毫不修飾的絡腮鬍、將眼線暈成黑眼圈的造型打扮,放在小田切讓身上就是意外的合適,配合他溫和又帶著慵懶的氣質,營造了一種略帶神秘的氣氛。


而這種特質,也隨著他本人融入到了他飾演的每一個角色身上。

實際上,小田切飾演的角色以小人物居多,但通過他的闡釋,這些普通的的小人物都帶上一種特殊化的效果,顯得既普通又不普通。

小田切讓早年以廣告演員的身份活躍在鏡頭前,1999年通過參演舞台劇《DREAM OF PASSION》正式出道。

因為優秀的身材樣貌,他起初和很多偶像派演員一樣,參與《假面騎士》的試鏡,並順利成為了平成年代假面騎士系列的首位主角,飾演「假面騎士空我」(2000)中的五代雄介。

《假面騎士空我》海報


別小看「假面騎士系列」這類特攝片,在日本,這個系列從昭和時期(1971)初創,至今一直大受歡迎,IP的含金量就跟我國被翻拍無數遍的「西遊記」差不多。

很多日本新晉演員都是通過參演假面騎士系列,成為了日後家喻戶曉的人氣男優。像現今大紅的佐藤健(假面騎士之電王篇)、菅田將暉(W篇)、福士蒼汰(Fourze篇)等等。

通過出演這一角色,小田切讓也迅速躥紅。

五代雄介的經典點贊動作


這一角色還讓他開啟了「新平成」(平成年代的假面騎士)模式,真正奠定了「假面騎士是若手(年輕)男演員們的登龍門」這一說。

自那以後,能參演假面騎士系列變成了一種榮幸,而在現今日本各年齡層對假面騎士的綜合認同排名上,小田切依舊占據第一名。

假面騎士系列人氣排行榜


但是真正讓小田切讓感受到表演的魅力的,是他大銀幕的初次主演——黑澤清導演的《光明的未來》(2003)。

和當時已然魔性十足的淺野忠信比起來,小田切讓的表演明顯要青澀許多,但正是在和淺野飾演的守對比下,小田切飾演的雄二更容易被觀眾理解。或者說,他的角色更具普遍意義的人性色彩。

《光明的未來》劇照


雄二是一個會為朋友哭泣的普通人,也是那個願意跟著朋友冒險玩火的個性青年。

這部電影讓他給觀眾留下了特立獨行、氣質獨特的深刻印象,也一直持續到了他後來演繹的每一個角色中。

我們能看到與他合作的導演也都個性十足。

講述在日韓人的《血與骨》(2004)中,他飾演了北野武的兒子,而導演崔洋一是90年代一位標榜個性的韓裔創作者;

《血與骨》劇照


《在夢中》(2005)是他與鬼才導演園子溫的首次合作;

《在夢中》劇照


奇幻的青年暴走片《天堂失格》(2005)則讓與另一位日籍韓國導演李相日結識;

後來他還與大友克洋、是枝裕和、松岡錠司等導演合作,實際上正如他自己所說的:

我更喜歡那些劇本當中能夠發揮我作為演員的個性的電影,而不是去演那些扼殺演員個性的商業製作。


在表演之路上,小田切讓一直堅持自己對演員的定位,就像他在電影中也堅持以不尋常的姿態登場一樣。

2006年,小田切讓與日本重量級女導演西川美和合作的電影《搖擺》,讓他第一次提名日本電影學院的最佳男主角大獎。

儘管比起飾演他哥哥的香川照之,他當時的演繹仍顯青澀,但片中的文藝青年角色仿佛就為他量身訂造一般,將他本身自帶的漠然氣質以及神秘疏離感都挖掘了出來。

《搖擺》劇照


而導演西川美和對影像鏡頭的準確把握,也將小田切讓的魅力盡數呈現。

不得不說,小田切挑戰的每個角色看似普通如芸芸眾生,但又都有著神秘的一面,同時又處處能引起觀眾對小人物的情感的共鳴。

而要做到這一點,依賴於他對自身特色的不斷挖掘。

在《熱情大陸:小田切讓篇》中,製作組人員表示在他們眼中小田切讓就是一名十足的明星。而小田切讓反對了這一說法:

我想做的僅僅是演員,而非明星,我對自己的要求也只有「做小田切讓自己」,僅此而已。


小田切讓對於「普通」二字有著自己的獨特認知。

2005年他和鈴木清順導演攜電影《狸御殿》來到坎城電影節,走完紅毯的他,看著這明星齊聚、人山人海的盛況,他卻認為:

棲息在被稱為市場的這個泥沼里,巨大的電影商業買賣,胸前沒有佩戴ID卡,不但不能看電影,連會場的門都走不進的這種狹義性,徹底打消了我的希望。

在紅地毯上闊步行走的,那些被挑選出來的人,從遠處看來,也只是些普通人。


小田切讓有著身為文藝工作者的自省,而這份對於文藝創作的自省也讓他在演藝界顯得獨特,對於他轉變成為幕後創作者,似乎一直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

實際上在成為演員之前,他的最大理想就是當導演。

因為小時候母親忙於工作,經常讓他在電影院裡呆著,所以很小時候開始,小田切就對從事電影工作有著極強的興趣。

高中畢業後,他決然放棄已考取的高知大學理科系,獨自一人前往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求學。

他當時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從高中開始,我就找不到非得留在日本學習的理由。我覺得自己既然如此熱愛電影,又想成為導演,為了成為最棒的電影導演,自然要去好萊塢。


就這樣他來到美國進入了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費雷斯諾分校。

然而選專業時,小田切誤以為「drama」就是電影專業,誤打誤撞走上了表演之路。

他在美國學了兩年表演,也對表演產生了興趣。不過他沒有忘記自己對電影的熱愛,看了大量的電影。

他當時喜歡的導演是賈木許。這位不羈的獨立導演給他帶來的影響可謂巨大,從小田切讓充滿個性的服飾穿著也可見一斑。

豪放不羈的賈木許導演


他聲稱:如果在日本的時候有機會看到吉姆·賈木許的電影,也許他後來就不會去好萊塢了,應該會選擇去紐約。

「看了他的電影,我反而也討厭好萊塢了。」

因為好萊塢意味著參雜大量的商業因素,對小田切來說,趨同將意味著失去個性。

小田切對於創作一直保持著思考。在拍攝日劇《時效警察歸來》(2007)時,他就參與了編劇與導演。而後他開始自行創作,真正意義踏上了導演的路程。

《時效警察歸來》劇照


2009年他帶著自編自導的《櫻花般的人們》來到了鹿特丹電影節,這部電影他用了三年時間來籌備,從導演、編劇到攝影、剪輯和配樂都一人承包。

《櫻花般的人們》劇照


但要說電影本身,似乎就有些一言難盡。

大部分觀眾對這部奇怪的電影有些失望,小田切讓也對自己的處女作不滿。

儘管首次嘗試不是很成功,但他對於創作這件事充滿激情,即便一人身兼多職、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似乎也樂在其中。

小田切讓在拍攝現場


而這次他自編自導拍攝的電影《一個船夫的故事》,主要講述在日趨商業化的世界裡,一些傳統古老的事物逐漸消失的現狀,可以說是一部探討人性的典型日式影片。

主人公是一位載人渡河的船夫,在他平淡的生活中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然後帶來各種故事。

《一個船夫的故事》拍攝現場


在提及《一個船夫的故事》的創作意圖時,小田切讓明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是一個對資本主義社會提出質疑的創作,面對一些傳統的事物消失,人在世界中究竟應該怎樣生活。


很顯然,他的創作一直保持對自我以及對整個世界的思考,一如既往的普通,也一如既往的堅持自我。

如今這部電影順利上映,表示接下來還會繼續拍電影的小田切讓,不得不說讓人充滿了期待。

但比起對於作品的期待,還是更想對讓叔說一句:請保重身體啊!




作者 西西繆

編輯 13

本文首發於奇遇電影:cinematik

歡迎關注奇遇電影,解鎖更多影視乾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gMwZG0BJleJMoPMC47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