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痘的5大習慣,你有嗎?尤其是第1個

2019-08-30   愛蓮記Aimee

痘痘一般指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臨床表現以發於面部的粉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

痘痘並不僅僅只是因為油脂分泌過多,堵塞毛孔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導致痘痘出現的原因還有很多。多了解,多分析,才能對症下藥,早日擺脫痘痘帶來的困擾。

致痘的5大習慣:

1.擠痘痘

長痘時到底能不能擠得?得看情況。

白頭幾乎是擠不出來的,所以不要擠壓,容易導致發炎,變成痘痘。頻繁擠黑頭,不會改善黑頭的問題,只會讓毛孔越來越大。

炎性丘疹沒有膿頭,也很難擠,擠壓時容易導致發炎。建議點塗蘆薈面膜消炎就可以了。

膿包、結節和囊腫這3種是大多數人最喜歡擠的。擠或不擠有什麼區別呢?

擠是為了切開排膿,化膿的組織和皮膚基本上是沒有活力的壞死組織,需要清理掉才能有空間長出新組織。

不擠是為了避免局部細菌在壓力的作用下進入血管,尤其是很多人在擠壓時,沒有遵守無菌操作。

也就是說,通常不建議自己進行擠壓,不注意衛生和消毒的話,容易導致痘痘發炎,造成痘痘周邊的組織破壞,甚至留下疤痕。

與其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如使用合適的產品進行調理,速度有可能是慢了些,但勝在安全,不易留疤痕。或者到專業的醫院進行無菌操作。

2.肌膚缺水,不注意補水

簡單來說,肌膚缺水有兩個原因。一是內生性的乾燥,二是外源性的乾燥。

內生性乾燥的主要原因在於衰老。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脂分泌能力下降,肌膚的鎖水能力不足。

外源性乾燥的主要原因在於屏障功能受損。導致肌膚防止水分流失的能力下降,造成經表皮失水增加,角質層水分低於10%。一般情況下角質層含水量應在20-30%。

人體的保濕主要靠角質層,角質層就是肌膚的水庫。當角質層中的角蛋白喝足了水之後,角蛋白變得充盈,中間間隙變小,就可以擋住外界的傷害。

如果缺水,那麼細胞間空隙太大,就無法阻止外界刺激物的入侵。角質層開始出現起皮的情況,之後甚至出現了炎症,開始長閉合性粉刺和痘痘。

對混合性肌膚的護膚建議是平衡皮脂分泌,滋潤乾燥部位,在保濕的同時,不增加油分,注意水油平衡。

對油性肌膚的建議是在清爽護膚、減少皮脂分泌的同時,要注意水分的補充。每周可配合清潔面膜或來深層清潔,才不會導致痘痘的產生。

3.熬夜、喝酒、壓力過大等不良習慣

熬夜、喝酒、壓力過大等不良習慣會導致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過多,皮膚皮脂腺過度活躍,油脂分泌越來越旺盛。

女性在睪酮的刺激下,皮脂腺開始加班工作,分泌比平時更多的皮脂。當毛孔不能在短時間內把過量分泌的皮脂輸送出來時,它們就開始在毛孔中堵塞,繼而形成粉刺、痤瘡等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姨媽痘」。

有的人在月經前一周爆發痘痘,有的人在月經期時痘痘加重。每個人臉上的痘痘出現的時間長短、嚴重程度,都會有所區別。

保持好心情,釋放壓力,緩解焦慮,調整作息,平衡內分泌,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痘痘才會遠離你。

4.長痘期間使用美白或抗老化的產品

痤瘡桿菌是造成痘痘的主要細菌。生活在毛孔里的脂肪酸上,當毛孔被堵塞時,它們就會瘋狂生長,分解飽和脂肪酸,產生大量的游離脂肪酸。

這些脂肪酸通過毛孔滲入皮膚,引起皮膚應激反應,產生粉刺、紅腫等,葡萄狀球菌等細菌通過流出的膿液粘在皮膚上,導致皮膚組織受損。

受損時的肌膚是敏感的、甚至有傷口,美白和抗老化的產品成分本身是不錯的,但並不合適長痘時使用,它們很有可能從傷口中進入皮膚,變成致痘的成分,導致痘痘長得更多。

長痘時使用茶樹、蘆薈系列可以幫助修復痘痘外,還可以消化痘印。或者使用水楊酸的產品輔助疏通毛孔,防止痘痘的產生。

5.喜歡吃高糖食物和牛奶

對於痘痘肌來說,高糖食物和牛奶對他們的傷害永遠高於辣椒。

高糖負荷的食物會引起血液中胰島素含量上升,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而胰島素會刺激荷爾蒙分泌油脂,讓皮膚易長痘痘。

牛奶中的酪蛋白會使胰島素生長因子1( IGF-1)免受消化酶的破壞,間接促進炎症的發展和皮脂分泌。

高糖食物和奶製品經過臨床證實有明確的致痘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