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沒有身高179cm的男人?

2023-08-01     壹讀

原標題:為什麼說沒有身高179cm的男人?

一個冷知識:世界上沒有身高179cm的男人。

讓網友發出上述感慨的,是小紅書上的一篇熱帖,博主表示自己今天才知道爸爸的身高是179cm,但因為之前遇到的自稱180cm、183cm的男生,都沒有自己爸爸高,導致他覺得爸爸有185cm,沒想到是179cm。

對此,有網友解釋道,對於很多男人而言,如果真實身高175cm,那做個髮型或穿上鞋就能有178cm,而真正178cm或179cm的男生,也會默契地給自己的身高四捨五入到180cm,同時通過髮型和鞋子等找補回來。

如果他真實身高真的超過180,那你問他身高,用死前最後一口氣都能爬起來秒回你。

要是再高點,185cm往上,忘了自己爹媽叫啥都不會忘了自己185cm這個事實,甚至可能所有社交網名都帶上185,是恨不得把身高刻在墓碑上的程度。

沒辦法,從古至今,身高一直都是男人的痛。如果不幸長得矮,就先天「低人一等」。

女生的境遇則完全不一樣,要是女生身高上了170cm,就會被嫌棄過高以至於很難找對象。因為通常在一段戀愛關係中,男生比女生高是標配,比如——

150cm女配175cm男

160cm女配185cm男

當女生身高達到170cm時,只有190cm以上的仙男來配了。

為什麼男人這麼在意自己的身高?親密關係里,男生又為何非得比女生高?

男人,就是得高

幾乎所有女人都喜歡高個子男人。

有學者對1985-2000年女性在《中國婦女》雜誌上刊登的徵婚啟事進行了統計,按照每5年抽取1年為取樣原則,一共獲得了131份女性徵婚啟事樣本。數據發現,從1985年-2000年,男人的身高一直都是女人擇偶的一項標準,而且排名不低,1996年之前一直都排在前三位。

國外也有對身高與擇偶關係的相同研究。2008年,一項對英國倫敦901人的研究發現,女性希望男伴比自己高,且男伴的理想身高最好是179.75 cm,這個數字比男性的平均身高175cm高。

美國萊斯大學和北德克薩斯州大學一項對身高與愛情相關度的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455位男性和470位女性的雅虎個人交友廣告中,48.9%將近一半的女生都只想和比自己高的男生約會。

耍個朋友而已,為什麼男生就得高?壹讀君扒了扒女生的答案——

男生比自己矮,走在一起感覺跟帶弟弟一樣。

沒有安全感。

在矮個子男生面前沒有自己柔弱的感覺。

跟高個子男生可以撒嬌。

身高差很萌,可以踮腳抱男生的脖子。

男生比自己矮,走在一起感覺跟帶弟弟一樣。

沒有安全感。

在矮個子男生面前沒有自己柔弱的感覺。

跟高個子男生可以撒嬌。

身高差很萌,可以踮腳抱男生的脖子。

大概就是,男人身高約等於男友力和安全感。而眾所周知,愛情不能沒有安全感,不然就像一盤散沙,風一吹就散了。

在男人眼裡,同樣覺得自己應該比女人高,理由有很多,比如小小一隻,不方便的時候可以隨時藏起來;再比如矮個子女生可以當人形拐杖,有需要的時候隨時杵著;最最最重要的是,高個男生可以不費力氣地把矮個女朋友扛在肩上。這種不需要和別的男人戰鬥就能展示出的力量,能讓自己看起來比較strong。

一組日本漫畫將上述理由直接畫了出來,結果大受歡迎。

看來,無論男人女人,都覺得男人的身高象徵著力量。

身高,作為符號

進化心理學給了身高和力量的聯繫支持。

在生產力全靠身體的遠古時期,一個人的身材高大、強壯與否就直接等於生產力水平高低。女人們喜歡高大的男性,就是因為高大的男性既可以憑藉自己的身材威懾競爭對手,保護自己的家庭,也可以提供更多食物 。

而且,身高這個東西,大部分靠遺傳。不少研究證明,身高一半以上靠天生,最高80%都靠遺傳決定。更高的丈夫,就意味著更高的後代。

為什麼從身高能窺探一個人的家境?因為身高除了遺傳能決定外,經濟水平也會影響。一個人在胎兒、嬰幼兒和青春期的營養健康狀況,會影響到TA的身高成長,而這一時期TA的營養供給水平,絕大程度上是由家庭的經濟條件決定的。

一個可以證明的例子是,英帝國理工學院發布的「百年成人身高變遷趨勢」報告。報告記錄和研究了全球主要國家的18歲男性、女性從1914年到2014年的身高變化。隨著營養供給能力和營養認知的提升,全球的平均身高都在上漲。1914年,中國18歲男人和女人的平均身高只有160cm和150cm,百年後,男性的平均升高提高了約11cm,步入了全民男人一米七的時代,女性的身高也提升了快10cm,平均身高達到159cm。

身高還意味著工資水平。在勞動力市場,存在「身高溢價」效應,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個子越高,工資也會越高。一項對上海、武漢、深圳等12個城市的勞動力調查顯示,在其他因素如學歷等相同的情況下,男性和女性勞動者身高每增加 1 厘米,小時工資分別會提高 4.81%和 10.73%。

圖片來自參考資料

用相同的方式在國外進行試驗,結果也大同小異。英國埃克塞特大學一項對約12萬名英國人的調查顯示,在智力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如果男性在身高上矮3英寸,則平均每年會比高個男性少賺1500英鎊。

要是這差距一直存在,過個十年,單憑個子矮就比別人少掙1萬5英鎊。

家庭背景和工資水平之外,身高還有一個命門——社會規範。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之中,社會有一套文化會規訓著社會中的每個人,比如語言。日常生活中與「大」「高」有關的詞,如大人、高高在上、大展宏圖意思都很積極,而和「低」「小」聯繫在一起的詞——小人、低三下四、低人一等,都十分消極。就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身高在社會中的價值:高個的人備受推崇,矮個子不受待見。

高,女人不行?

但高個的人備受推崇有前提,得是男性。

每個人在生理性別之外,還擁有社會性別——社會對性別的期待、規範等。一直以來,男性都被認為應該是力量、陽剛、保護別人的,而女性則應該是柔弱、體貼、被保護的。

身高因為和力量有種不可說的聯繫,歷來都被認為是男性的專屬特質,身材高大=男子力=男性氣概。如果一個女人特別高,就會被認為很man。

英國一項調查顯示了男性和女性對於女性身高的不同態度。研究者Chu 和 Geary使用了不同圖片,圖片上分別是高個女性和矮個女性。84位被試對不同圖片進行評價後,發現男性會認為高個女性智力更高、更有錢,且更man,矮個女性比較符合女生特質。

而在目前男性仍是權威的父權制社會制度中,女人是不能man的。女人一旦man起來,就相當於侵占了男性的保護者角色。

當然,男人內部也有權威。只有那些高大、陽光有男性氣質的才會被當做自己人,但凡體弱、柔軟一點的男人,都會被打成異類——娘們兮兮。

矮個別哭

身高成就了男性特質,也成就了男性鄙視鏈。如果一個男人太矮,是會被男人同胞、女人、整個社會歧視的。比如拿破崙同志。

拿破崙對自己168cm的身高有深刻認知:

我承認我很矮。

我承認我很矮。

但拒絕並動用武力實力婉謝一切對自己身高的嘲笑:

但如果你以此嘲笑我,我就砍掉你的腦袋,來縮短我們之間的差距。

但如果你以此嘲笑我,我就砍掉你的腦袋,來縮短我們之間的差距。

心理學家阿德勒把拿破崙這句話里展現的心理稱為「拿破崙情結」,專門指身材矮小給人帶來的自卑。這種自卑感,會讓他們產生一系列的報復反應,拿破崙同志選擇的方式是訴諸暴力。

現代法治社會,用暴力解決身高帶來的自卑感是不可能的。有人靠努力向上,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來彌補身高缺陷這樣子。

王祖藍身高163cm,娶到了175cm的李亞男,就因為他足夠優秀。

有研究認為,擇偶的本質是一種資源互換。身高只是一種資源砝碼,擇偶還有其他砝碼:

外在形象:身高、身材、顏值等;

內在:個性、脾氣、興趣愛好等;

經濟基礎:房、車、職業、家庭經濟實力等;

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學歷等。

外在形象:身高、身材、顏值等;

內在:個性、脾氣、興趣愛好等;

經濟基礎:房、車、職業、家庭經濟實力等;

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學歷等。

每個人的擇偶,大致都是這些要素的博弈。當這些因素讓擇偶天平達到平衡時,兩人就成了。身高,並不是唯一且決定性的因素。

而且,真的身高180cm以上的男人也並不多。

《生命時報》發布的《2023身高現狀報告》顯示,中國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73.8cm,真正超過1米8的男性,只有6%。

何況,身高正在擇偶中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對刊登在《現代快報》1986-2010年的6612份徵婚廣告的分析顯示,男性身高對女性有吸引力,但吸引力有限且在下降。1986-1992年,41.2%將近一半的徵婚廣告都提到了身高,而在2000-2010期間,比例降到了27.3%。

到近年,對很多女性來說,身高甚至不是婚戀考慮因素的top3。《2021-2022中國男女婚戀觀報告》顯示,30+歲的女性最不肯放棄的標準是有責任心、性格合拍、有上進心/進取心。

怎麼說呢,身高確實重要,但還有很多比身高更重要的因素。如果一個人只能拿身高來說事,那或許這比長得矮要「致命」多了……

參考資料

1.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國家體育總局,2015年11月25日

2.十五年來中國女性擇偶標準的變化錢銘怡 ,王易平 、章曉雲 、朱松等,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40卷第5期, 2003 年9 月

3.身高確實是個國家大事,瘦駝,果殼網,2014-03-12

4.A century of trends in adult human height,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 (NCD-RisC),RESEARCH ARTICLEJul 26, 2016

全球身高百年變遷:中國「底子好」卻不如韓日長得快,澎湃新聞,覃照瑩,2016-08-01

5.健康人力資本投資、身高與工資報酬——對 12 城市住戶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高文書,中國人口科學,2009 年第3期

6.「身高制度」與青年矮男的刻板印象威脅,趙德雷、王冰,中國青年研究,07/2018

7.身高的心理效應及其內在機制,楊小莉等,心理科學進展, 2017, Vol. 25, No. 5, 857–865

9.女青年擇偶觀的歷史演變——擇偶因素的博弈,范加珍,南方論刊。2018 年第 4 期

10.二十五年的嬗變(1986—2010)——對 6612 則徵婚廣告的內容分析,董金權、姚 成,中國青年研究2011年2月

11.Why It's So Rare for a Wife to Be Taller Than Her Husband,PHILIP COHENJAN 28, 2013

星標一下,我們永不走散~

點擊圖片閱讀 | 魏大勛到底是憑什麼「艷壓」楊洋的?

點擊圖片閱讀 | 泳衣外穿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f3a57f4e80ca8c5f5c1172bfe5dde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