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馬賽道的特殊跑者:奔跑中為跑友完賽護航

2024-10-2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10月27日電 (記者 賀劭清 安源)「作為骨科醫生,能參與馬拉松,又能在賽道上為跑友提供醫療援助,我感到十分自豪。」27日上午,成都八一骨科醫院副主任醫師羅軍以3時35分49秒的成績結束了自己第三次成都馬拉松(簡稱「成馬」)之旅。此次「成馬」,羅軍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醫師跑者。

27日上午,羅軍結束了自己第三次「成馬」之旅。 記者 安源 攝

在馬拉松比賽中,醫師跑者是選手們堅強的後盾。他們用穩健的步伐和專業的技能,守護選手參賽安全,讓選手安心完賽。今年成馬35000名參賽選手中,共有150名醫師跑者入圍。這150人中曾經擔任過成馬醫師跑者的比例約40%,其中有9位醫師跑者累計6年擔任成馬醫師跑者。

「重慶馬拉松我的完賽成績在3小時內,但此次『成馬』我完賽時間不能少於3時30分,因為奔跑過程中我要觀察是否有跑友需要我幫助。」羅軍介紹,「成馬」開始後,醫師跑者將按照規定的完賽時間進入各集結區,確保賽道全覆蓋。

今年是羅軍參與馬拉松運動的第三年。在他看來,參加馬拉松自己最大的收穫不是心肺能力的提高、腿部肌肉的增長,而是收穫一個更加強大的內心。「不是所有人都能堅持跑完全馬,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運動的習慣,堅持運動讓我變得更加無畏、更加堅毅、更有勇氣。」

「沒運動的時候沒注意,開始跑步後發現,身邊有運動習慣的人還真不少。」羅軍說,近年來成都將不少功能單一的老舊公園、無人關注的城市「剩餘空間」打造成了公共空間,拓展全民體育健身場域,越來越多市民可以「說跑就跑」。

雖然馬拉松已成為時下最熱門的體育運動之一,但羅軍並不建議沒有進行過系統訓練的普通愛好者輕易「挑戰」全程馬拉松。「參加馬拉松之前,要考慮自己有無心血管疾病、有無運動傷病。」羅軍表示,部分皮膚過敏性疾病患者以及高體重人群並不建議參加全馬。

10月25日,羅軍在醫院診治患者。 記者 安源 攝

在羅軍看來,儘管馬拉松屬於極限運動,但只要平時規範科學的訓練,系統備賽,月跑量不低於150公里,運動過程中時刻關注來自身體的感受,不盲目競速,保持安全完賽的良好心態,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運動受傷。此外跑者在跑前應充分激活關節和肌肉,跑後及時進行拉伸排酸和放鬆肌肉,在日常運動中不過度訓練,遇到小傷病要及時規範治療。(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e8f673b32182453aa3d68c87c3054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