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執法文明城管的創新探索者

2022-05-13     南國今報

原標題:規範執法文明城管的創新探索者

韋然在講解執法規範。 (柳州市城管執法局供圖)

今報記者許潔琳 通訊員劉磊 策劃統籌:巴方

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面廣,一線隊員面對的情況紛繁複雜,如何用好現有的法律法規,規範地管理好城市,服務於柳州市的經濟建設?擁有法律資格證A證的女城管隊員韋然,十年來一直在城管執法規範化這條道路上潛心探索,並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不少突破。

探索「律師駐隊」模式

推動文明執法

韋然是法律專業科班出身,2010年大學畢業後先在公安系統工作,兩年後進入城管隊伍。剛開始,社會上對城管工作的認識還不夠全面,當事人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時有發生,基層執法人員時常會帶著各種「疑難雜症」來求助。

「城管工作好難做啊。」彼時,韋然一邊感嘆工作不易,一邊積極探索解決之道。她說,以前在公安部門,她擔任的是「執行者」;但在城管部門,很多規範和細則,需要法制工作者填補空白,有時就成了「創造者」。在局領導班子的支持下,她組織制定了「駐隊律師」工作模式,各城區和二級單位都有了自己的「法律顧問」,為隊員開展培訓講座,檢查執法案卷,堵漏補缺。碰到法規解讀等方面的難題,也能夠及時向律師諮詢。

「駐隊律師」模式推廣以來,提升了城管執法單位及人員文明執法、規範執法能力,市民對城管執法的投訴也大幅度減少。每當在網上看到「柳州城管還是很文明的」之類的評價,韋然也倍感欣慰。

推行「非接觸式執法」

促進自覺守法

「城管來了,快跑啊!」在市民對城管的印象中,都有過這種「城管攆小販」的場景。在過去,城管確實都是現場面對面執法,但隨著信息化技術介入,「非接觸式執法」已經成為新的趨勢。

「交警部門電子抓拍違章,就屬於非接觸式執法。」韋然說,柳州是全國8個「非接觸式執法」試點城市之一,經過大家探索實踐,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做法。

比如,他們將大數據、圖像識別和智慧城管平台與柳州的汽車工業優勢相結合,打造了幾款智慧城管執法車。平時,利用車頂上的多個攝像頭實時採集路面情況,自動智能分析,實時傳回智慧城管大數據管理平台,減少和當事人接觸。在「無形中」客觀公正地記錄了案件的過程和關鍵點,讓不少當事人從「城管說了才改」的被動守法,轉變為「不做好就不知什麼時候被拍到」的自覺遵守。

自「非接觸執法」實施以來,暴力抗法案件從2019年的27起下降到2021年的16起,下降率為40.07%。相關經驗做法,還在住建部召開的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推進會上得以推廣。

訓練好3000精兵

夯實規範化執法基礎

「參加一次比賽,勝過我平時給隊員講10遍。」一次城管系統技能大比拼,魚峰區城管執法局的參賽隊員祝學龍說,在模擬執法比賽中,設計了未經許可擺放戶外廣告、無證開挖等案件類型,大家抽題目開展模擬執法,平時隊員們在街上處理這些案件,多少會有些流程、語言不規範的問題,「經過備賽的強化訓練,現在一個個都把相關法條背得滾瓜爛熟,回到實際工作中更得心應手了」。

這種「比賽一次勝過講解十次」的大練兵,正是由韋然帶領科員們精心籌劃並組織開展的。柳州城管系統有3000多名執法人員及協管人員,法制科每年要對他們進行集中測試和考核評價。城管系統的崗位練兵,設置法律知識全員考試、隨機現場辦案考核、執法知識競賽、執法模擬競賽、優秀案卷評選、軍事化訓練、應急處置能力演練等7種考核內容,以考核帶動了人員素質全面提升。

柳州市城管執法深入推進與實施法制工作建設與依法行政,獲得了自治區和國家住建部的肯定,而韋然也先後榮獲2020年全區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突出個人、2016年至2020年廣西法治建設先進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cad12dfcc346df6f58c1e01b93cb644.html






















梅以曲為美

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