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三胎後,原本愛催生的老人為何沉默了?過來人的發言挺清醒

2022-08-21     母嬰參考

原標題:開放三胎後,原本愛催生的老人為何沉默了?過來人的發言挺清醒

開放三胎後,原本愛催生的老人為何沉默了?過來人的發言挺清醒

如何讓家裡愛催生的老人「閉麥」?

那就是提要生三胎。

朋友姍姍突然發出這種感慨。姍姍的婆婆思想傳統,骨子裡總認為「多子多福」,姍姍剛嫁過來的時候,婆婆就說以後可以多生幾個孩子,反正家裡養得起,而且自己身子骨硬朗,能夠幫著帶孩子。

姍姍頭胎生了兒子,孩子還沒滿2歲,婆婆就開始催二胎,說要再生一個女孩,湊成一對「好字」,姍姍本身是不太想生的,畢竟照顧兩個孩子著實太累。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可婆婆答應了她二胎生下來,自己可以過去幫著帶,結果二胎又生了個男孩。雖然「孫女夢」破碎了,可婆婆還是履行承諾過來帶孩子了。

兩個相差不到三歲的男孩,相當於兩枚定時炸彈,婆婆和姍姍兩人照顧起來都異常費勁,婆婆帶了一年就忍不住抱怨。

後面開放三胎,姍姍忍不住打趣婆婆要不要再生一個,沒想到婆婆立馬回絕,表示兩個已經夠了。

確實,自從三胎開放以來,成效似乎並不如意,不止年輕人,還有不少原本愛催生的老人也沉默了,為何會出現如今這種局面呢?不妨來聽聽這些過來人的發言。

為何催生的老人沒動靜了?過來人的發言挺清醒

李大爺:不盼著三胎的原因挺簡單的。既不想看到子女遭罪,自己也沒本事幫到什麼。我和老伴已經老了,是沒有精力再照顧一個孩子的。

可沒有老人幫忙,兒子兒媳本身工作就忙,有時候還要把孩子放在託兒所,周末就送到興趣班,要再來一個估計小年輕的壓力實在太大,自己又不能幫襯什麼,自然不會催。

王婆婆:其實我是因為心疼兒媳,女人生養一個孩子真的不是大家想的那麼簡單。我自己以前遭過罪,不想兒媳也這樣。現在家裡有孫子、孫女,我覺得十分滿足,一家人生活質量也挺好,何必放著現成的好日子不過,又給自己找罪受呢。

顧大爺:說現實點就是錢唄,現在的小孩不像以前,給點錢吃飽穿暖就行,我家一個孫子,每年上興趣班就要花好幾萬,還要考慮他以後娶老婆、買房買車的錢。能養得起三個的,家裡多少有點家底吧。

通過以上三位過來人的發言,還真是現實又清醒。不過他們的態度,或許多少也代表著大家對三胎的看法吧。

生(養)育孩子的經濟壓力、年輕父母的精力有限、老人也想有晚年生活等,都成了大家三胎路上的「絆腳石」。

如果沒有老人幫助,還會考慮三胎嗎?

我們都知道,養育一個小孩並非易事,如果沒有老人幫襯,單純靠年輕人確實不太現實,所以當問道:「如果沒有老人幫助,還會考慮三胎嗎?」

很多人給出的答案都是「否」、「不考慮」。但也有一些三胎家庭,即使沒有老人,也照樣能經營好自己的小家庭。

之前網絡上有一位三胎媽媽就接受了採訪,她沒有老人幫忙,一個人全職在家照顧三個孩子。

這位媽媽原本一度不孕,但自從意外生了老大以後,就跟著生了老二、老三,而且每個孩子間隔不過兩三歲。

雖然說照顧三個孩子挺辛苦,也有很多分身乏術的時候,一會要給老大輔導功課,一會要給老二講故事,還要陪伴老三玩遊戲。

媽媽一個人帶娃偶爾也會有情緒崩潰的時候,但她懂得及時排解負面情緒,情緒不對的時候就會通過逛街購物散心等方式來緩解,而且日常還懂得給自己留私人時間,繪畫、彈琴、烹飪等,她都會嘗試。

而且老公平時如果在家,也會幫著接送孩子上下學,在家做做飯,老公的陪伴和支持,也給了這位三胎媽媽很強大的力量。

雖然家裡沒有老人幫忙,但這家人的日子依舊過得有滋有味,並沒有像我們想像中的被生活壓垮。

而從這一家的狀態中,我們也明白了,其實可怕的並不是三胎,而是更怕沒有充分的條件,例如經濟狀況、伴侶的支持等等。

【總結】

每一位生命的到來都是值得慶幸之事,大家在決定三胎之前,最好能夠考慮清楚,如果決定了,就請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積極承擔父母的責任,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原生家庭氛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ae61267a02b6aca02df270ec54165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