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下個月,馬上有一名在北京化工大學本碩畢業的中國女留學生,要去美國一所高校做校長了!
「Grace」Jinliu Wang 博士是一位材料科學家,在高等教育、政府和工業領域頗有造詣,已被選為伍斯特理工學院 (WPI) 第 17 任校長。
Wang 將於 2023 年 4 月 3 日擔任這一職。
WPI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它在理工科還是很能打的,甚至被叫做小MIT。
而清華大學之前的校長梅貽琦就曾就讀於此。
Wang 將接替 Laurie Leshin,Laurie Leshin 在今年 5 月加入 NASA 的噴氣推進實驗室擔任主任之前擔任了 WPI 校長八年。
對於入職WPI,Wang 是這樣說的。
「WPI 的理論和實踐創始原則與我產生強烈共鳴,」Wang 說。
「WPI 是世界一流的機構,擁有獨特而重要的教學、學習和發現方法。讓專注於 STEM 的專業人士通過技術、人文、社會和文化的視角看世界。」
據了解,為了選校長,WPI前後忙活了8個月,最終選定了她。
Wang 的職業生涯始於 IBM/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專注於薄膜磁記錄介質和用於數據存儲的碳塗層的研發。
她擁有七項美國專利。
Wang 於 2009 年加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擔任工業創新與合作部的項目主任,並於 2012 年成為該部主任。
在隨後擔任工程副助理主任期間,她負責監督工程局,幫助確定和實施工程研究、創新和教育優先事項。
後來,作為工程代理助理主任,她管理著超過 9 億美元的資金組合,專門用於投資前沿工程研究、支持工程教育以及促進創新和技術商業化。
Wang 於 2017 年 1 月離開 NSF 加入紐約州立大學 (SUNY) ,擔任布法羅旗艦大學材料設計與創新系教授,並擔任紐約州立大學系統研究和經濟發展副校長。
到 2017 年 9 月,她還擔任紐約州立大學系統的臨時教務長。
後來她很快又被任命為紐約州立大學理工學院 (SUNY Poly) 的臨時校長,同時被提升為紐約州立大學系統研究和經濟發展高級副校長。
除此之外,她還在 2020 年和 2021 年被美國能源部任命為國家量子計劃諮詢委員會成員。
她目前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大學和工業研究圓桌會議 (GUIRR) 的理事會成員。
她還是紐約科學院理事會成員。
2020年,她來到俄亥俄州立大學,擔任該校新設立的負責研究、創新和知識企業的執行副校長一職。
她還幫助建立了一個STEAMM Rising Columbus項目,旨在通過到2025年在哥倫布市學校培訓和培養500名STEAMM教師來培養本地人才。
當然,這麼多的成就,背後離不開她的努力。
據了解,2002年開始,我國每年都有超過10萬人出國留學。
當時她也加入了出國留學的大軍,在美國西北大學學習材料科學。
目前,她的兒子也在西北大學讀書。
4月3日,她就要成為WPI的校長,這也是第一位以非臨時身份擔任WPI校長的非白種人,同時也是麻薩諸塞州中部15所高校中擔任校長的三位女性之一。
據了解,曾經在教育界「一手遮天」的男性們,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女性替代了。
據統計,每十位大學校長就有3位女性。
在美國高等教育界享譽盛名的常春藤聯盟的把所大學中,2023學年內女性校長人數將首次超過男性。
再加上最近的奧斯卡影后楊紫瓊,我們可以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已經掌握了行業的話語權,越來越多的女性被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