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分童年被刪,誰說小孩不能看?

2022-08-17     影探

原標題:9.5分童年被刪,誰說小孩不能看?

非常意外的,章魚哥出現在熱搜——

#章魚哥就是我的網際網路嘴替#

他說:「我恨全世界」;

他說:「我就是快樂不起來」;

他說:「下次我要弄個直接去跳崖日」;

不止是嘴替,還是面鏡子。

章魚哥具備諸多美好品德:

陽光。

上進。

友愛。

耐心。

戀家。

堅持。

這個倒霉,喪氣,大多時候嘴角向下的角色,在今天,異乎尋常地引起大眾共鳴。

但我仍要問:

章魚哥是誰?

孤獨者

1998年,一位名叫史蒂芬·海倫伯格的海洋生物學家轉行去畫漫畫,一塊四方頭的黃色海綿成為筆下主角。

它叫SpongeBob ,海綿鮑伯。

1999年,海綿鮑伯有了聲音,在電視機里活蹦亂跳,魔性的笑聲響遍世界各地,2006年,央視少兒頻道在大年初一的晚上將它帶到中國觀眾面前。

取名海綿寶寶。

當幽靈船長的油畫像動起來:

Are you ready kids?(準備好了嗎,孩子們?)
Aye,aye,captain!(是的,船長!)
I can't hear you!(太小聲咯!)
Aye,aye,captain!(是的,船長!)

泡泡咕嚕咕嚕,來到比基尼海灘,這個現實中曾經歷過20多次核試驗的地方,是海綿寶寶的家。

海綿寶寶住在鳳梨屋,有隻寵物叫小蝸。

最好的朋友是派大星,最愛的娛樂活動是抓水母,最喜歡做的事是和派大星一起抓水母。

他偶爾是女裝大佬。

間歇是搞怪達人。

永遠是內卷之王。

海倫伯格形容他:

「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一個孩子般的角色,任何時候都看見光明的一面。」

呲著兩顆大板牙,雀斑也萌萌惹人愛。

站在旁邊的章魚哥和他對照如此強烈。

大鼻子、銅鈴眼、禿頭、三道抬頭紋,六隻觸角,穿棕色上衣卻不穿褲子的怪咖。

本來也能走「丑萌」路線,可他出場第一個鏡頭就寫著「loser」。

永遠不會讓人一見鍾情。

所以當海綿寶寶和派大星你儂我儂。

派:「猜猜我有幾顆糖?猜對了兩顆都給你。」
海:「五顆!」
派:「猜對了!先給你兩顆,剩下的下次給你。」

章魚哥依舊貫徹獨身主義。

海綿寶寶的親近讓他厭煩。

「寧願把腦袋打爆掉,放到交通最繁忙的十字路口,在上面跳啊跳」也要離開海綿寶寶。

他熱愛自己略顯無趣的小日子。

買花,泡澡,聽唱片,喝紅酒,穿精緻睡衣和粉色毛絨拖鞋......

以此抵抗生活中巨大的虛無感。

打工人

海綿寶寶是蟹黃堡餐廳的頂級漢堡師,章魚哥是蟹黃堡餐廳的臭臉收銀員。

章魚哥不愛這份工作。

內心OS:上一些b班!

每天最痛苦的時刻是離開家去上班:

「好了,摯愛的避風港,我們下班見了,再共享美好的夜晚,就你還有我。」

每天最舒服的時刻是帶薪拉屎看報紙。

經常豪言壯語要辭職不幹。

下一秒:

「吃完午餐早點回來,章魚哥。」

「好的,蟹老闆。」

一個不滿於現狀卻屈從現狀的成年人。

一個被資本家剝削的員工。

某一集,蟹老闆要求章魚哥付給他錢:

呼吸...1塊;

聊天...5塊;

不發工資也就罷了,還要倒貼老闆錢。

章魚哥決定罷工。

他帶領海綿寶寶製作抗議標語,走上街頭演講:

「可憐的勞動者...... 我們要推翻這種壓迫,即使那需要一輩子的時間。握緊人民意志的錘子,打破奴役的窗戶。」

聲音慷慨激昂,圍觀者掌聲雷動。

接著看客們餓了,要去蟹堡王飽餐一頓。

章魚哥的罷工反向給蟹老闆做了宣傳。

他被大家踩在腳下,只能有氣無力道:

「沒有人真正關心員工的命運,他們關心的只有自己的幸福。」

結尾,海綿寶寶為了支持章魚哥,拆毀了蟹堡王餐廳。

為了賠償,他倆要給蟹老闆打一輩子的工。

直到成為骷髏也不停歇。

而《海綿寶寶》在各影視平台上線後,這一集劇情遭到刪除。

當然,被刪的劇情不止這點。

其中有先鋒尖銳的,亦有溫和「無害」的。

唉......

它本就不止是給孩子的童話,更是成人世界法則。

僅以「幼稚」來看它,是小覷了它。

有一天,章魚哥日常離職。

海綿寶寶勸他:「外面的世界好冷酷,沒人會對你笑。」

章魚哥覺得自己有無限可能,踢足球、當國王、當太空人......亦或者當在太空中踢足球的國王。

但闖蕩一番,歸來卻是乞丐。

這裡沒有公平可言。

章魚哥喜歡藝術,雕塑、美術、音樂均有涉獵.....但它一直練習的豎笛曲,其實最簡單的入門曲。

他教海綿寶寶雕刻,海綿寶寶一錘子就敲出大衛。

他敲出一地碎石。

普通人無法追趕天才,即使天才對天分毫不在意。

而在另一集,章魚哥和海綿寶寶以及派大星墮入荒野叢林。

不停尋找出路的章魚哥一無所獲。

坐以待斃的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卻獲得天降美食。

《海綿寶寶》反雞湯,反成功學。

唯一確信的只有個體本身:

個體的真情,個體的獨特。

藝術家

海綿寶寶與派大星是神仙友情。

句句對話,甚至比告白更動情:

派:「海綿寶寶,我們去抓水母吧。」
海:「對不起,派大星,今天我要上學。」
派:「那你不在我該做些什麼?」
海:「我也不知道,以前我不在的時候你在做些什麼?」
派:「等你回來。」

章魚哥更像離群索居的小作精。

它離開熟悉的環境,搬到章魚小鎮。

這裡全是它的同類,循規蹈矩,注重優雅,不破壞既定的規則。

騎車會排隊,愛吹豎笛,固定時間跳舞。

但很快,章魚哥無法再忍受同自己一樣的無趣同類。

它甚至十分想念海綿寶寶。

它成了章魚小鎮的破壞者。

逃離,逃離……

章魚哥和海綿寶寶一起上課,章魚哥回憶起它讀書的小時候,就習慣找個角落自己待著。

而在聖誕節將至,海綿寶寶發動所有人寫下願望,等待聖誕老人送來禮物。

章魚哥絕不參加,反對這騙人的把戲。

但等到平安夜,章魚哥怕海綿寶寶傷心,便自己扮成聖誕老人去分發禮物。

甚至不惜搬空自己的家。

是嘴硬心軟的章魚哥啊。

章魚哥少有快樂時刻。

為了在事業有成的帥章魚面前扳回一城,比基尼海灘所有居民組成樂隊,由他擔任指揮。

章魚哥以為露餡完蛋了。

卻不料樂隊發揮出色,當海綿寶寶開唱《Sweet Victory》,名場面出現,全場歡呼合唱。

章魚哥真的變得開心了。

然後再回到平平無奇的日常中。

人生不必總是快樂。

他曾舉著一束白花在墓前落淚。

墓碑上寫著:

「這裡埋著的是章魚哥的夢想。」

他有過變成萬人迷的機會。

諷刺的是,變成萬人迷的秘訣是讓海綿寶寶用門板夾他。

粉絲瘋狂,章魚哥成了審美畸形的產物。

章魚哥不堪其擾,他想做回自己。

即使那個自己表面看去如此無趣。

網上曾流傳章魚哥自殺的劇集,其實是惡搞。

章魚哥不會自殺。

他有他無傷大雅的小刻薄。

他也有他隨時迸發的善良。

他有他暗淡無光的人生。

也有他熠熠生輝的撫慰。

他的感慨與失落、反抗與服從、計較與慷慨、無畏與猶疑、錯誤與正確、迷失與回歸、瘡痍與芬芳,一次又一次,都是對自我的關照與確認。

他此刻如此,或許將一生如此。

但那又有何不可?

回到文初的問題:

章魚哥是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92a54f1a5a61be710756134dbc440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