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隱形霸凌」正在學校上演,孩子不敢說,家長也不知道

2023-12-02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兩種「隱形霸凌」正在學校上演,孩子不敢說,家長也不知道

導讀:在大數據公布的校園霸凌發生率已達到32.4%,家長、校方有關部門十分關注校園暴力欺凌的情況下,被同學們孤立排擠、造謠、起一些充滿羞辱的外號集體性精神暴力,即同樣能摧毀孩子心靈留下一輩子心理陰影「隱形霸凌」逐漸趕超易被發現的暴力欺凌

「寶貝,最近你怎麼沒帶小美和媛媛到家裡玩呀」,曉莉看到女兒琳琳近期不再像以前一樣,與同班的小美、媛媛一起玩耍一會兒才回家,甚至不會嘰嘰喳喳說起白天學校的事情等異常情況,讓她有些擔憂地詢問起來。

不過,面對媽媽的詢問,琳琳只是以「準備考試了,我要複習」回應。但到了期末考試成績公布時,曉莉看著孩子下降了近200分,從班級前五名跌到了倒數的成績感到十分詫異:「你這段時間不是積極複習嗎?怎麼考得這麼差?」「我不敢考得太好不然就沒有朋友了」,琳琳滿臉痛苦地回答。這下子,她更懵了,急忙詢問事情的真相

原來,相比於琳琳一直處於班級前5的成績,比較貪玩小美、媛媛只是徘徊於中游而已。所以,當3人成為朋友後,小美與媛媛便一直向琳琳強調:「我們是好姐妹成績也應該相近。」

除了上課時二人經常輪流與琳琳說話,讓她很難集中注意力聽課外,哪怕是隨堂測試,只要她考了不錯的成績,迎接她的就是「學霸別和我們這些學渣玩了」嘲諷。甚至因小美性格開朗與班裡女生們關係親密,只要她不高興,琳琳也會被其他女生孤立。故而為了「保住」友情,她確實不敢再考得好成績

聽了女兒的回答,曉莉一邊自責沒有足夠關心孩子,如果不是女兒成績波動,她都不知道自家孩子校園生活如此「複雜」。一邊又對孩子們嫉妒心感到震驚,最終只能為女兒辦理轉班,讓她遠離是非

其實,最新《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就指出,在患有不同程度抑鬱症青少年里,校園霸凌原因占據80%,而直接傷害心靈的「隱形霸凌」,即精神暴力更是傷害巨大

兩種「隱形霸凌」正在學校上演

1、語言霸凌

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83.45%未成年表示受到過語言的傷害,如被同學辱罵、起一些十分難聽的外號,甚至有些女孩子出於嫉妒等心理,造謠其他女孩行為不端等。

語言傷害沒有對孩子造成身體直接損傷,使得老師很難介入管教。但正如「惡語傷人六月寒」,對於承受能力較弱孩子來說,語言暴力帶來的傷害不僅影響巨大,且十分深遠

2、關係霸凌

校園亦是一個小型社會,自然也就存在交際圈。如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等。而大數據顯示,在我國所有校園中,關係霸凌發生率可以達到10.5%左右。即通過多人聯合對某一個孩子進行孤立、排擠等。

分享好吃的零食忽略其中某一個孩子,或是任何集體活動不會帶上他等。通過拉幫結派做出非常明顯排擠孤立達到傷害的目的

除了以上幾種並非動用武力霸凌外,故意亂扔孩子的課本、撕毀作業等也是比較常見「隱形霸凌」,或許在成人看來,孩子沒有受到肉體上的傷害,就不算是遭到校園暴力

孩子遭到隱形霸凌,家長如此處理,傷害才會降到最低

根據心理學家Naomi Eisenberger的研究結論,人在遭到精神上的傷害被激活的腦區與身體疼痛所激活的腦區是一樣的,即心碎產生的痛苦與摔斷腿並沒有區別,甚至還會影響更加深遠。

故而,家長們切不可忽視孩子是否遭受到「隱形霸凌」一事,且必須懂得處理與安撫,才能保證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首先,時刻與孩子保持交流。

美國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超過60%遭受霸凌孩子不會將遭遇告訴別人,除非家長通過觀察他的異常才能獲知。而這也只是因為孩子身體受傷嚴重或是出現過於明顯心理異常行為,若是到了那時情況已經非常嚴峻了。

所以,平日裡家長們一定要與孩子保持良好地溝通鼓勵孩子大膽表達、敞開心扉。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家長給予足夠的尊重、信任,無論孩子說起什麼事情,也都要及時回應,表現出關心、理解的態度。

其次,教導孩子懂得應對霸凌的方法。

根據數據統計許多遭遇校園霸凌孩子普遍比較內向、膽小,進而被其他同學欺負

所以,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應讓他們懂得被欺負時,要立即告訴家長、老師不可一味隱忍,否則只會助長施暴者的「暴行」

如果家長不知道怎麼說,可以參考《對小學霸凌說不》這套書,在孩子遇到霸凌之前,起到預防作用,即使不幸遇到了,孩子也知道如何應對。

一套書8冊,有8個主題,都是小學生常見的霸凌場景:拉幫結派、愛炫耀、不到錢、被開玩笑、被孤立pua等,幾乎每個學生,都遇到過。

關於這些霸凌,書中給出了解決辦法,讓孩子能一語中的,學會反擊。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也能掌握主動權,直面霸凌,不再膽小不敢說!

文章開頭的琳琳,顯然是遇到了「隱形霸凌」,也就是遇到了不是真朋友的情況。她不知道怎麼去說,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弄得自己很被動。

《這不是真朋友》中,就講述了小女孩莫妮卡,被好朋友情感霸凌的故事,提供了很多小妙招,可以讓孩子辨別真假朋友,不再委屈,也知道如何保護好自己。

這套書是美國反霸凌權威專家創作的,得到了13位心理學家的推薦,一致認為,這套書不光可以給孩子支招,讓他們知道如何面對霸凌,還給家長提供了參考依據,讓家長知道,如何跟孩子聊霸凌,怎麼回應孩子的問題。非常適合家有小學生的父母跟孩子共讀,讓孩子遠離「校園霸凌」!

如果孩子年齡小,剛上幼兒園,也要進行反霸凌教育,可以看幼兒園版本的《學會大聲說「不」》系列,讓孩子逐漸建立反霸凌意識,學會保護自己。

一般孩子在3歲左右進入集體生活,面對陌生的人和環境,可能會有退縮心理,遇到事情也不敢跟爸媽說,不敢跟老師說。而有些小朋友,因為平時在家囂張跋扈習慣了,可能會欺負其他人,比如推搡、排擠、嘲笑別人。

我家孩子剛上幼兒園時,有小朋友欺負他,每天讓他帶一塊糖去,如果不帶,就揍他。我當時不太了解,還嫌他總吃糖,難怪牙齒會疼!有次帶孩子讀繪本,他忽然就哭了,跟我說,他像書里的小男孩一樣,被欺負了。

我那時候才意識到,原來,幼兒園也是有霸凌出現的。而且,就在身邊。當時我們共讀的就是這套繪本,根據書中的方法和建議,我家孩子勇敢的說「不」,並且自己處理好了這件事。那以後,他的笑容多了起來,沒多久,還當上了小班長呢!

幼兒園老師說,我家孩子情商很高,經常會幫助小朋友之間解決矛盾。其實,他的一些能力,就是從這套繪本中學到的。

要知道,他以前遇到事情就只會哭鼻子,到現在能主動解決問題,並且跟同學的關係都很好,很大程度都是這套繪本起了作用!

枕邊育兒寄語:

如今校園霸凌的新聞屢見不鮮,且隨著網絡、時代發展霸凌已經不再局限於暴力,還有語言、人際關係諸多「隱形」傷害方式。所以,家長們時刻注意孩子校園生活情況,既要教導孩子遭受各種欺凌時該如何應對,也要提升孩子交際能力、自保能力等,尤其是情感早熟、敏感多思相對脆弱女孩子們更需要得到相關教導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8b7225a55ab8c722813bafb50309d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