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星bide顆粒內存條,我想不少超頻玩家第一反應是其低延遲和高頻率,相對於CJR/AFR擁有明顯的低時序優勢,最近管家入手了來自宏碁掠奪者的Talos DDR4 3600,容量為32G套裝(16X2),其本身也是基於三星Bdie顆粒的產品,在這裡做個簡單開箱分享一下~
產品開箱
不同於之前Apollo系列,宏碁掠奪者Talos DDR4 3600 32G內存套裝(下文簡稱「Talos DDR4 3600」)的包裝相當低調內斂,純黑色背景搭配產品渲染圖以及基本產品信息,給管家的感覺像一件西裝。
包裝正面
3600MHz 32G套條(16X2)
Talos雷霆戰甲系列
包裝背面
產品特徵
中國製造
SN信息
認證標識
全套附件一覽
和大多數內存產品一樣,Talos DDR4 3600除了內存本身和箱說外並沒有其他附件,考慮到本身上手即用的特性,可以說該有的都有了~
產品細節
不同於之前Apollo系列,Talos系列主要特性為無燈和加強散熱,整體造型以雷霆戰甲為主題,內存散熱馬甲使用雙層鋅合金設計,在黑色金屬馬甲基礎上再套上一層白色金屬馬甲,整體上相當厚重,而馬甲本身重量達到80g,作為一款超頻內存來說,Talos拿在手上的感覺相當踏實。
套條本身
正面特寫
宏碁掠奪者LOGO
散熱馬甲相當厚實
內存尾部細節
相比之前Apollo系列的CL14,Talos DDR4 3600的默認XMP時序為CL16-16-16-36,XMP工作電壓為標準的1.35V,屬於常見Bdie的水平,時序參數上略保守一點,而對比市售大多數CL18/CL20又要好上一點。
銘牌信息細節
而PCB方面,Talos DDR4 3600使10層PCB設計,內存本身為雙面顆粒,在顆粒和鋅合金散熱馬甲之間使用了導熱效率較好的矽脂墊,改善內存在高負載時的穩定性表現(比起市面某些塑料馬甲+雙面膠導熱更有誠意)。
32G套條使用雙面顆粒
大概就這樣
上機~
換個角度擺個pose
再來一張~
實際超頻&穩定性測試
在本次測試里,管家選用自用R7 5800X搭配X570S EDGE MAX WIFI主板作為測試平台,BIOS更新至第二版AGESA 1.2.0.5的,關閉PBO+手動鎖定處理器頻率1.3v 4.7Ghz,使用散熱器為之前的利民TR TA120EX,測試環境為廣東春季室溫17度(潮濕多雨)。
默認未開啟XMP下2133MHz頻率
實際料號為BL9BWWR
作為參考,在颱風軟體讀取的資料中,管家手上這套Talos DDR4 3600套條確實使用來自三星的Bdie顆粒,在未加載XMP時默認頻率為2133MHz,內存本身設有一個XMP設定檔,內存生產日期為2021年29周,生產日期還算新鮮。
颱風軟體截圖
三星Bdie顆粒
支持一個XMP2.0檔案加載
默認2133MHz下時序為CL15
和之前情況一樣,在AIDA64的內存和緩存性能中2133MHz默頻下搭配4.7GHz的5800X內存讀寫速度比較一般,讀取在31648MB/s,因為5800X單die設計,寫入只有17066MB/s,而內存延遲84.2ns多少有點慘烈,話說已經不是第一次說這個了,AMD平台超內存真的很有必要。
默認2133MHz下實際成績表現
在BIOS中開啟XMP加載設定檔,內存頻率順利超至3600MHz+FCLK 1800MHz,成功進系統後通過CPUZ可以看到,時序部分沒有被主板微調修改,時序和產品設定保持一致,為CL16-16-16-36 1T。
主板中開啟XMP
XMP3600順利進入系統
加載XMP設置檔後,整體內存性能得到明顯改善,內存讀取/複製提升到51090MB/s和50115MB/s,內存延遲也從84.2ns降低到61ns,提升幅度非常顯著。而內存寫入為28799MB/s,原因為5800X單die設計。
XMP3600 CL16 AIDA64成績
通過加載主板預超頻設置,把時序進一步提升至CL14,這相比默認2133時序還要低的設定檔顯然是挑戰bide極限了,F10保存後順利進入系統,在AIDA64跑分中內存延遲進一步降低至58.3ns。
看看能不能CL14
加載memory try it 3600MHz CL14+1800MHz FCLK
成功開機進入系統
延遲達到58.2ns
再回到主板的memory try it預設超頻檔菜單,這次加載4000MHz CL16-16-16-36+2000MHz FCLK設定檔,AMD 5000系列處理器的大多數體質都能上4000MHz+2000MHz FCLK,只有特挑體質才能4266不分頻,這一情況也同樣發生在管家手上這顆5800X上;F10回車後順利進入系統。
嘗試加載4000MHz CL16+2000MHz FCLK
其實這個參數已經到達AMD 5000系列的上限了
系統成功工作在4000MHz/FCLK 2000MHz頻率下,內存部分沒出現分頻問題,時序部分也維持在CL16-16-16-36 1T下,可喜可賀;在AIDA64內存跑分中,內存讀取提升至56091MB/s,內存複製55195MB/s,內存寫入31999MB/s,而內存延遲降低至57.5ns,通過放寬時序提升頻率來換取的提升,比起單純超時序要更明顯一些。
成功開機進入系統
延遲進一步下降至57.5ns
在4000MHz/FCLK 2000MHz設定下,管家通過memtest pro4.5烤機3小時33分鐘後,330%無報錯成功過測;而通過運行AIDA64的單鉤內存穩定性測試程序2小時35分無報錯,確定此時內存工作安定。
MT烤機3小時33分340%過測
AIDA64單鉤內存穩定性測試2小時35分無錯誤
雖然通過穩定性測試證明處理器和內存均可工作在4000MHz+2000MHz FLCK下,但在WIN10更新至1901版本之後,在Windows系統日誌中會出現WHEA-Logger19錯誤,雖然這錯誤一般情況下的不影響使用,但管家個人還是建議,在保留時序參數的情況下降回3800MHz CL16+1900MHz FCLK或者3866MHz CL16+1933MHz FCLK使用,這樣更穩妥一些。
5000系列逃不過WHEA-logger19錯誤
結語:低延遲~低延遲~還是那個低延遲
在本次開箱試玩中,宏碁掠奪者Talos DDR4 3600 32G內存套裝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得益於Bdie顆粒用料,即便內存在AMD平台下依然能超頻指4000MHz CL16,性能優秀且可玩性不錯;雖然沒有酷炫的RGB燈,但80g重量的堆料馬甲搭配雙面導熱矽脂墊,在散熱性能表現上相當硬核;價格相比特挑RGB條便宜一大截,而對比同期DJR顆粒產品也就貴100左右,性價比十足。
管家認為宏碁掠奪者Talos DDR4 3600 32G是一款散熱堆料且超頻潛能十足的內存產品,適合內存超頻玩家和遊戲發燒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