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啟動 誰在「踏空」 44隻公募產品不漲反跌

2024-10-07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國慶長假即將結束,A股即將開盤。節前的普漲行情讓投資者們對接下來的市場走勢充滿期待。

不過,也有投資者抱怨,在節前的股市暴漲中,自己持有的股票型基金跟不上行情,漲幅較小。

「這波解套最慢的是公募基金,主動權益型的。」一位投資者在某網際網路交流平台上如是說。

在支持經濟和股市發展的「9·24」新政及後續政策措施亮相以來,滬指上演五連陽,連續五個交易日漲幅超過21%;深成指、創業板指亦分別上漲10.67%和15.36%。幾乎所有板塊全線大漲,證券ETF、酒ETF、半導體ETF等30餘只行業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漲停。

在這樣的行情下,主動權益基金的平均收益未能跑贏滬指近五個交易日的漲幅,且產品之間的業績首尾相差較大。

根據Wind數據,截至9月30日,全市場共計4455隻主動權益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及靈活配置型基金,只含主代碼,下同)在近五個交易日中,有超99%的基金上漲,平均累計回報率為18.70%。其中,漲超30%的基金有72隻,漲超20%的基金達到2055隻,占全市場主動權益基金的46%。不過,總體來看,在這些基金中,近五個交易日累計回報率最高至37.98%,最低為-1.03%,首尾相差近40%。

在這些基金中,有些產品因基金經理的策略偏保守,此前選擇了低倉或空倉的操作,近期市場拉升太快,使得這些產品在行情中踏空;有些產品則是因為此前跌幅過大,使得近期業績雖然有所上漲,但是仍然讓投資者的「持有體驗」不佳。

股市上漲 基金下跌

「快牛」行情之下,有小部分主動權益產品依然表現不佳,甚至出現負收益。

根據Wind數據,在過去五個交易日中,區間收益告負的主動權益基金共有44隻。其中跌幅最大的為鵬華弘尚A,近五個交易日中有四個交易日虧損,區間累計跌幅為1.03%。

鵬華弘尚A「踏空」或是因為其選擇了對權益資產的空倉,重倉債市。該基金最新披露的2024年中報顯示,其股票市值占比為0%,債券市值占比為70.18%,其他資產占基金總資產比例為16.09%。

通常,基金投資中的「其他資產」,主要包括投資於其他金融衍生品如期權、期貨等所產生的資產。

一位公募機構投研人士表示,這輪股市的快漲行情,使得股債蹺蹺板現象十分顯著,債市和對沖策略的期權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從這隻產品的凈值表現來看,有可能基金經理未大幅調整策略。

國聯鑫起點A同樣「踏空」了這輪行情。截至9月30日,該基金的單位凈值為0.96元,從該基金披露的2024年中報來看,其股票市值占比僅為27.02%,現金占比為65.26%,債券資產占比為7.62%。

除此之外,華安新恆利A、嘉實新趨勢A同樣是「踏空」該輪行情墊底者,近五個交易日累計虧損均超0.55%。

經濟觀察網發現,這44隻區間收益告負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絕大多數為靈活配置型基金,在資產配置上多以配置債券、現金為主,有些還配置了期權等。

此外,還有不少新基金或因沒來得及建倉,而錯過了節前的行情。例如,今年9月成立的包括華安景氣回報A、中銀周期優選A、路博邁資源精選A、萬家科技量化選股A等6隻基金,過去五個交易日均呈現微跌狀態。

滬上一位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9·24」行情之前,部分基金經理對市場情緒和表現較為悲觀,尤其靈活配置型的基金經理沒有權益倉位限制,就將基金的股票資產降低配置比例甚至空倉,但市場對政策反應太快,這些基金來不及做出大幅調整,以至於沒有「吃到」這輪行情上漲。

行情能持續嗎?

雖然行情普漲,但依然有投資者抱怨,為何市場漲得這麼好,自己持有的基金仍處在被套或虧損的困境。

對此,上述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認為,這是源於基金的凈值下跌之後,需要凈值上漲的幅度更大,才能回到原來的位置。

其表示,基金上漲回本計算公式為:上漲回本幅度=1/(1-虧損幅度)-1。例如,當投資者虧損50%時,上漲回本幅度=1/(1-50%)-1=100%。也就是說,當投資者所購買的基金虧損50%時,需要上漲100%才能回本。

「正是因為50%的虧損需要1倍的上漲才能回本,所以即便行情到來基金凈值也隨之呈現一定漲幅,但投資者的持有體驗依然是跌得快而漲得慢。」

一位市場資深參與者認為,由於一些基金管理人選擇在前幾年的牛市高點發行新基金,而被套的投資者中相當一部分是那個時期購入,經歷了幾年的虧損,目前部分基金的凈值甚至還在4角、5角附近,要回本尚且需要行情持續。

對於投資者關心的節後市場如何演繹、行情會否持續等問題,經濟觀察網採訪多家機構發現,部分機構人士在國慶假期依然處於加班狀態,市場研究、電話路演等工作不斷。

據國新辦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於2024年10月8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和副主任劉蘇社、趙辰昕、李春臨、鄭備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紮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摩根史坦利認為,如果中國政府在未來幾周宣布更多的支出措施,股市可能進一步上漲10%至15%。進一步加大財政擴張力度的預期又回到了桌面上,這使得投資者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首次從通貨再膨脹的角度來看待中國。

中信證券研究院10月7日發文認為,政策信號出現重大變化,市場預期出現大逆轉,未來內需政策持續加碼或推動價格信號提前到來,行情將迎來大拐點;在預期大逆轉後,以散戶為主的增量資金集中入場為特徵,脈衝式上漲短期內還會持續;當前正處於預期大逆轉向行情大拐點的過渡階段,以低P/B和內需修復為核心,待價格信號確認,迎來行情大拐點後,將開啟以信用周期重新上行為核心特徵的年度級別牛市行情。

華金證券表示,當前的市場上漲尚處初期,當前的上漲尚處初期,主要受重大的積極政策和外部事件推動。政策上,短期大機率延續積極:首先總體基調上已經轉向積極,可能使得信用築底進而導致A股估值修復;其次,具體政策方向和力度已非常明確,提升經濟修復預期,A股大盤的估值因此大機率修復。外部事件上,美聯儲降息後全球流動性寬鬆周期已開啟。中美短期出現摩擦的風險較小,反彈進入中期後的核心決定因素是基本面,後續可能修復。外部負面事件及估值來看,短期風險不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873d6437349d7f9d785ec40bc78d3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