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後痛經加重、月經不規律、甚至還有婦科病?伴隨8種情況,別大意

2023-02-07     科學家庭育兒

原標題:陽後痛經加重、月經不規律、甚至還有婦科病?伴隨8種情況,別大意

最近很多寶媽,求助「大姨媽」問題:

陽康後大姨媽來了遲遲不走、大姨媽直接離家出走、小腹墜痛好幾天...甚至還有漏尿的。

本身有異常就夠焦慮的了,看完網上的評論,更是慌不擇路。

那麼奧密克戎真的會攻擊女性生殖系統嗎?這些不正常表現算新冠後遺症嗎?陽後痛經到暈厥是怎麼回事,該怎麼緩解?

今天科大大就來給大家解解憂,確實沒事的寶媽也好吃顆定心丸。

不算是後遺症,醫學上的後遺症有嚴格的定義,指疾病造成的損害終身存在。新冠產生的一些症狀會慢慢消失,不叫後遺症,所以大家真不用焦慮。

月經提前、推遲,出血量變大,痛經加倍也可能與每個人的飲食、情緒有關。

除了月經問題,陽後最愁人的事,大概就是漏尿了。同樣,這也是短期的,不算後遺症。

很多寶媽深有體會,一咳嗽就漏尿。其實這都是咳嗽用力,衝擊盆底肌,只有先止咳,才會減少對盆底肌的衝擊,漏尿也就不存在了。

當然,也可以適當做做凱格爾運動,沒有這個煩惱的人也可以做哦,有好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具體做法:收縮陰道,保持10秒鐘,再放鬆10秒鐘,重複20-50次/組,然後在60秒鐘內快速收縮和放鬆交替,休息10秒,反覆訓練3—5組。

每天這樣重複做2-3次,每周做3-5天,隨時隨地都可以做。

那陽康後還有一種常見的婦科問題,白帶異常,這一般也沒什麼事,因為這些症狀在普通感冒發燒後,也會出現。

白帶增多變黏稠、顏色變黃變綠,甚至帶紅血絲等,在出現這些症狀時觀察下身體有沒有明顯疼痛的感覺,如果沒有則無需擔憂。

如果你發現白帶夾帶血絲,可能與身體排卵期出血有關係。女性在排卵期時,激素水平過高會導致輕微陰道出血,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不知道如何推算排卵期的朋友,可以記住這個公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更多白帶問題可戳文末往期回顧文章連結。

月經周期的影響因素很複雜,通常是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前列腺素和神經內分泌因子的相互作用,其中的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可能導致月經亂套。

在陽了後,很多女性要照顧孩子老人,吃不好睡不好,飲食作息都被打亂了,心理上的壓力也倍增。

這種緊張焦慮的情緒,會讓激素水平產生波動,引起內分泌功能異常,出現月經延長、推遲、量多或量少的變化。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不過這些情況都是暫時的,當你的生活作息和工作都恢復正常了,月經也會逐漸恢復正常。

但出現以下這些情況的,需要及時就醫。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有一部分朋友以前不痛經,陽了後來大姨媽肚子卻非常痛。

其中原因因人而異,不排除因為出現婦科疾病引起的。

如果是這樣,那就屬於繼發性痛經。必須去醫院就醫治療。

繼發性痛經是由盆腔內器質病變引發的,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多見於生育期女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還有一種痛經屬於原發性痛經,也就是生殖器(陰道、子宮、輸卵管、卵巢)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占痛經人群的90%以上。多見於青春期女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原發性痛經自己就可以緩解,無論陽了還是沒陽,女性朋友們都要遵守這些「救命守則」,不要等痛到打滾才後悔。

注意保暖

子宮受寒容易使子宮收縮,從而引起痛經,特別是冬季以及經期,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腹部不要受涼,不然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加重痛經。

痛經的朋友可以提前5-7天貼上暖寶寶,經期疼得厲害可以吃點布洛芬來緩解,或熱敷,用熱鹽包、暖水袋能一定程度上舒張血管,也能減少疼痛感。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少喝冷飲

經期吃冷飲,會直接導致子宮收縮能力變差,經血形成血塊較難排出,而子宮為了將血塊排出只能加大收縮力度,肚子能不痛嗎?

除了冷飲,寒涼性的食物如冬瓜、海帶、蟹等都應該在經期避免食用,以防造成血液不流暢的情況。

保持清潔,注意衛生

經期女性的免疫力低下,容易繼發細菌感染,一定要保持外陰乾燥,要用透氣衛生巾,勤換,用清水清洗外陰,經期最好避免盆浴。

調整心情

特殊時期更要保持好心情,生氣憂思,會導致氣血不暢通,從而加重痛經。

關於陽後婦科問題科大大就分享這麼多,最後再叨叨兩句,焦慮緊張,其實更容易引起婦科問題。

吃好喝好睡好,一切都自然會變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841b8c7ee8e985e1957ff2a85b2d6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