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傷心

2023-11-10     保健時報

原標題:抑鬱傷心

抑鬱症是現今常見的精神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大約每2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會出現抑鬱症。抑鬱症不僅人感到悶悶不樂、悲痛欲絕,出現明顯的焦慮、運動性激越、幻覺、妄想等,甚至還會增加死亡風險。

01

有抑鬱症更易患心臟病

《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發表的美國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結果發現,有抑鬱症狀的成年人,死亡風險增加。該研究納入2005~2018年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中的兩萬餘名成年人。與正常人相比,有輕度抑鬱症狀者,全因死亡風險增加35%,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增加49%。有中重度抑鬱症狀者全因死亡風險增加62%,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增加79%,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增加1.2倍。

研究者分析,抑鬱症狀可能因其影響了生活方式,如肥胖、缺乏運動、吸煙、不健康飲食和過度飲酒,導致了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風險增加。

該研究發現,11%~16%的抑鬱症狀與死亡率之間的相關性可以由生活方式因素來解釋。感到疲勞或精力不足、食慾不佳或暴飲暴食以及對任何事沒有興趣,與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獨立相關,但與缺血性心臟病死亡風險無關。研究還發現,女性抑鬱症狀的患病率更高,有抑鬱症狀女性的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臟病死亡風險高於男性。

研究者還指出,貧困、住房不穩定、教育程度低、收入低和缺乏醫療保險等社會因素與抑鬱症有關,可能在抑鬱症狀與死亡的關聯中發揮重要作用。

02

不良生活方式易致抑鬱

人的精神心理狀態與軀體疾病息息相關。此前一項覆蓋全球五大洲21個國家的研究就證實,有抑鬱症狀的成年人中心血管病和死亡風險均明顯增加。抑鬱危害堪比吸煙。

那麼,哪些因素易讓人患抑鬱症?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張卿、劉莉等進行的研究認為,生活方式與抑鬱症狀密切相關。研究顯示,吸煙、吃動物性食物、甜食和水果膳食模式、睡眠時間過長等都會增加抑鬱症狀的發生風險。研究者介紹,抑鬱症是一種炎症性疾病,外周免疫激活通過釋放前炎性細胞因子導致出現抑鬱症相關行為以及神經內分泌和神經生理改變。有學者推斷,促炎飲食或營養素會增加抑鬱症的發病風險。而當前外賣較火,烘焙食物、奶茶、甜品、紅肉都是促炎食物。

另外,有研究發現,睡前經常刷手機也容易抑鬱。天津醫科大學學者還發現,網絡成癮越嚴重、電視使用時間越長,抑鬱風險越高。

03

吃好、睡足、多運動有助防抑鬱

抑鬱,就像一團陰影一樣侵蝕人的精神和心理。有沒有遠離抑鬱的有效方法?一項納入約8.5萬人的英國研究表明,更少的螢幕時間、保持充足的睡眠、健康飲食和堅持鍛鍊有助於讓人遠離抑鬱。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者對15萬餘人7年隨訪的研究發現,有氧運動水平低、肌肉健康差的人得抑鬱症的可能性要比健康水平高的人增加98%。研究者認為,心肺功能和肌肉健康差可為精神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英國劍橋大學學者對15項研究19萬餘人進行分析的結果表明,運動是防治抑鬱的良藥。運動可以改善腦循環,降低炎症水平,改善免疫能力。研究顯示,與沒有體力活動的人相比,體力活動達標(相當於每周快走2.5小時)的成年人抑鬱症風險較低。

如果有抑鬱症怎麼辦?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國家公務員心理健康應用研究中心主任祝卓宏表示,通過系統、規範的治療,絕大部分抑鬱症患者能夠恢復正常生活,其復發率約為35%。但正如感冒一樣,不能保證終身不復發。專業、系統的抗抑鬱治療是預防抑鬱症復發的最有效手段,如果治療痊癒後,患者能保持生活規律、堅持適當鍛鍊、睡眠充足,抑鬱症復發的可能性就會減小。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董超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72049d9ed6f25711ecef8fb8b49fd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