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講壇公益大講堂開講,邀您深度體味賀蘭山東麓葡萄酒風土的多樣性

2023-12-02   東麓觀察

原標題:塞上講壇公益大講堂開講,邀您深度體味賀蘭山東麓葡萄酒風土的多樣性

11月30日下午,第61期「塞上講壇」公益大講堂在寧夏圖書館舉辦。銀川市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聯盟秘書長張旋進行了《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的風土多樣性》主題講座。在張旋的講解下,現場的聽眾一起深度感受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的獨特魅力,共同見證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的卓越品質與多樣性。

「賀蘭山東麓,北緯38度,是釀酒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占全國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寧夏這片土地,似乎是為了葡萄而存在的,其獨特的風土條件賦予了賀蘭山東麓葡萄獨特非凡的氣質,造就了獨特的中國風味的葡萄酒……」講座中,張旋秘書長從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的歷史文化、賀蘭山東麓葡萄酒銀川產區風土、子產區特點風格、葡萄栽培、葡萄酒釀造以及葡萄酒鑑賞,從文化、風土、技術以及品鑑等多種維度,帶領現場觀眾全方位、立體了解賀蘭山東麓葡萄酒。

賀蘭山東麓處於新疆產區、甘肅河西走廊產區、河北昌黎沙城產區、山東煙台產區中間,具有交通便利、市場互補等優勢。賀蘭山東麓作為國家認證的原產地保護區,其卓越的地理、氣候、日照、土壤等風土條件孕育了適合釀製高品質葡萄酒的優質葡萄。這裡常年降水少、日照時間長、有效積溫高、水熱係數佳、土壤通透性好、富含鈣鉀等礦物質,位於北緯37°43′—39°23′黃金帶,是「黃金海拔」,具備生產高端優質釀酒葡萄的最佳條件。

得黃河水生態涵養、賀蘭山立地優勢,世界釀酒葡萄主流優新品種紮根於此、表現優異。產區葡萄酒色素沉澱良好、香氣發育完全、糖酸比例適中,造就了寧夏葡萄酒「色澤鮮明、甘潤平衡、香氣馥郁、酒體飽滿」的中國特徵和東方特質。

張旋說道:我們不光只注重葡萄的種植面積和產量,更注重的其實是品質。我們要釀出獨一無二的獨特風格的葡萄酒,重要的就是要靠風土的特色,以及釀酒人的追求。

葡萄園「深溝淺種」減少了水土流失,「園成方、林成網」成為賀蘭山東麓的生態屏障,此外,寧夏建設世界最大下沉式生態型葡萄酒產業園,把廢棄砂石坑變成「紫色聚寶盆」,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項目,作為「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展示窗口。

張旋並非寧夏人,但從2014年自法國學習回國以後,便被寧夏這片土地深深吸引。寧夏的美,美在獨一無二,美在自然地理,美在歷史文化,美在賀蘭山下的萬頃葡萄田園,美在一杯杯佳釀之中。

談及寧夏葡萄酒,永遠繞不開的存在便是賀蘭山。賀蘭山屹立在寧夏的西北部,高大的山體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將內蒙古阿拉善地區與寧夏北部平原隔離開來,為「塞上江南」增添了新的色彩,而寧夏的百家酒莊也大多數都集中在賀蘭山東麓。可以說,正是賀蘭山賜予、黃河養育,才有了蕩漾著酒意的「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

張旋對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的歷史文化、賀蘭山東麓葡萄酒銀川產區風土、子產區特點進行了介紹。各個子產區或許間隔不遠,但因其距離賀蘭山的遠近,仍存在著土壤的差異,因此創造出不同但各有魅力的風土特色。

在專業的葡萄酒知識講解後,張旋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互動,對葡萄酒的品鑑技巧進行了分享。現場觀眾在引導下看、聞、嘗,感受葡萄酒品鑑的「12秒理論」。

品鑑之外,張旋還對葡萄酒配餐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比起基本的紅肉配紅酒、白肉配白酒,更重要的是本地的酒配本地的美食。比如,手抓羊肉配干白,烤肉配干紅,燙麵油香配桃紅,都是絕佳的體驗。

「希望大家能夠把賀蘭山東麓的故事講給身邊的人。特別是大家在招待親人朋友的時候,就可以把我們賀蘭山東麓的葡萄酒拿出來,去跟他講我們寧夏這些奮鬥的故事、這些酒莊的故事。」張旋與現場觀眾分享道。

賀蘭山腳下,黃河之畔,從荒漠到綠洲,寧夏葡萄酒人用勤勞、堅韌、智慧書寫著賀蘭山東麓的綠色未來,一步步實現著寧夏人的紫色夢想。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大有期待。

葡萄酒以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潛藏的藝術價值,風靡全球、享譽世界。寧夏是世界葡萄酒大家庭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葡萄酒產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要提高技術水平,增加文化內涵,加強宣傳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綜合效益。寧夏進一步做優產品特色、做大產區品牌、做強產業支撐,著力打造「葡萄酒之都」,讓寧夏的「紫色夢想」綻放全球,讓中國葡萄酒「當驚世界殊」。

據了解,「塞上講壇」公益大講堂由寧夏圖書館主辦,寧夏大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涵蓋國學、心理、文化、教育、經濟、藝術等各個領域,面向公眾,定期開放,是深受市民喜愛的公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