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中,他帶傷孤身奮戰,斃敵18名,榮立一等功,現在過得如何?

2023-06-26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越戰中,他帶傷孤身奮戰,斃敵18名,榮立一等功,現在過得如何?

1985年3月8日晚,時任解放軍第1師第2團3連某班班長的楊啟良,接到上級下達的——攻占老山166高地,及其北側無名高地的命令。

他立即組織12名戰士,組成兩支敢死隊,經過一晝夜血戰,成功拿下166高地及北側無名高地。

到了3月9日晚上22:45分,越軍將進攻重點轉向166高地西側的無名高地,楊啟良等6名敢死隊員堅守無名高地,打退敵人三次進攻。

無奈敵眾我寡,打退敵人三次進攻後,楊啟良等6人,已有三人犧牲,兩人負傷,唯有楊啟良一人還能勉強作戰。

面對蜂擁而來的敵人,楊啟良毫無懼色,千鈞一髮之際,楊啟良一邊投彈,一邊向電台喊道:「不要管我,向我方陣地開炮!向我開炮!」想與敵人同歸於盡。

最終,楊啟良一人憑藉過人膽識和有利地形,機敏地穿梭在前沿陣地。忍著劇痛(大腿負傷),孤身堅持作戰4個多小時,打退敵人4次進攻,守住了陣地。

根據戰後統計,僅楊啟良一人就消滅了18名敵軍。在這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楊啟良所在的步兵第1師第2團第3連,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堅守英雄連」。他本人也在戰鬥中,榮立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等功,更是被人譽為「老山王成」。

楊啟良出生於1961年,他是浙江省台州市黃岩人。1983年,楊啟良應徵入伍,被編入解放軍第一師第二團三連。

1984年5月,楊啟良跟隨第一師進入老山前線。此後整整一年時間,楊啟良與戰友們活動在狹窄、潮濕的「貓耳洞」里,他沒洗過一次臉,也沒換過一套衣服。

當地氣候潮濕,洞穴狹窄又不通風,很多戰士,包括楊啟良的臉上,大腿,胳膊等處都皮膚潰爛。

一年之後,1985年3月8日至3月9日,身為班長的楊啟良,組織12名戰士共同擊退了敵軍的7次瘋狂反撲。後來只剩下他一個人,憑藉有利地形,打退敵人4次進攻,擊斃18名敵軍。

1985年中旬,上級考慮到楊啟良已身負重傷,於是讓他從越南前線回歸地方部隊。並授予楊啟良所在的連隊「堅守英雄連」的光榮稱號,他本人也榮膺「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等功」。

1996年,楊啟良正式轉業,主動要求分配到台州市工商系統。回歸地方之後的楊啟良,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戰鬥英雄而沾沾自喜。

2010年3月份,楊啟良被推選為台州市經濟開發區消費者協會秘書長。2015年,他又自動退任,擔任一名普通的消協幹部。

根據2017年,台州市工商系統的統計,在楊啟良任職的幾年,他每年都要接手處理約400件消費投訴案。而楊啟良一年的工作量,是其他縣(市、區)的5到10倍。

楊啟良工作態度認真負責,僅2013年,楊啟良的調解率高達97.7%,為消費者挽回了約70萬元的經濟損失。

2013年,楊啟良曾經還受到他人威脅。起因是兩名職業打假人,在台州市某家超市發現有質量問題的麵粉。

這兩位職業打假人想利用假一賠三的消費者權益法,反訛這家超市,於是打電話投訴超市出售不合格食品。接到投訴之後的楊啟良,立即察覺到這事有些不符合情理。

按照那兩位投訴者的說法,他們從超市買了3斤麵粉,等到將麵粉拿回家之後,又包了餃子,才發現裡面居然有蟲子。

要發現蟲子,在和麵粉的時候應該就能發現了,怎麼可能還要等到煮餃子的時候?

看到這兩人所說的話,簡直是驢唇不對馬嘴,楊啟良幾乎就能確定對方是在耍詐,於是當眾揭穿罪二人謊言。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這二人被楊啟良戳穿謊言後非常生氣,甚至揚言威脅,要給楊啟良一點教訓。

聽到這句話,楊啟良沒有半點畏懼,只說了一句:「我當年參加越戰,打打殺殺也不是沒見過。你這麼鬧事是沒有用的,該維權維權,千萬不可故意訛詐別人。」

那二人聽到楊啟良說出了這句話,也意識到眼前這位年過五旬的中年男子,似乎來歷不凡,便當場認慫,最後灰溜溜地離開了。

根據楊啟良的同事介紹,這幾年,像這種情況時有發生,每當遇上消費者投訴時,楊啟良總是會化身為知心大哥,積極維護普通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楊啟良也秉公執法,在他身上沒有發生過一起「和稀泥」的事件。

2017年,台州市地方電視台,聯合台州市市場管理局等工作人員,來到楊啟良的家中開展慰問活動。

正是在這一天,楊啟良的同事才知道,原來為人低調,工作認真的楊啟良,居然是一名戰鬥英雄,還立過一等功。

看到工商局的領導,還有電視台的記者來到家中,楊啟良也是十分高興。他還從臥室的角落裡拿出了一塊牌匾給大家看,這塊牌匾上赫然刻著「人民功臣」四個大字。

據楊啟良介紹,這塊牌匾源於1985年秋天。那是老山前線戰役之後不久,浙江省政府特意頒發給自己的榮譽。

由於採訪楊啟良時正值酷暑,大家看到楊啟良右大腿有一道道大小不一的傷疤。根據楊啟良回憶,這是他在越南戰場上獲得的「特殊禮物」。每逢梅雨季節,他的右大腿關節就會非常疼痛。

除此之外,自從1996年退伍後,夜幕降臨,萬籟俱寂時,楊啟良一閉眼便會想起他在越南戰場上的情形。

那種子彈擦著頭皮飛過,前一秒還在和你說話的戰友,後一秒可能就不在了的情景,讓楊啟良永生難忘。

其實,楊啟良退伍時原本可以進入專業對口的軍政法司系統工作,也可以繼續留在部隊。然而楊啟良回歸地方後,卻從事了費力不討好的消協工作。

有道是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是這種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財務糾紛。不過,楊啟良工作至今,卻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在老山前線,楊啟良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戰鬥英雄。回到生活中,他又變成了一位化解日常瑣事的好大哥。

楊啟良沒有居功自傲,也沒有拿戰鬥英雄的身份到處炫耀,更沒有利用這個身份拿到一分好處。他勤勤懇懇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贏得了同事以及市民群眾的一致認可。

我想,對於人民群眾而言,有楊啟良這樣的守護神在,恐怕做什麼都會心安吧!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國家有難時,楊啟良毅然決然奔赴前線。到了和平年代,他又以身作則,永遠保持著一顆赤誠的忠心。

如今快滿60歲的楊啟良,仍將絕不服輸的拼搏精神,帶到了日常工作中。衷心希望這位戰鬥英雄,能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而他,也是我們最值得尊敬的人!向英雄表達崇高的敬意!

為人民英雄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