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幾天,趙麗穎工作室在微博上曬出了趙麗穎34歲生日的一組照片。
@趙麗穎工作室
照片中依舊是那個粉絲心中甜美可愛的穎寶,很多人都說,分手後的趙麗穎,狀態是愈發好了。
@趙麗穎工作室
當然也會有部分粉絲感嘆物是人非,去年的這個時候,趙麗穎還沒有分手,馮紹峰還會準點送上生日祝福,而今年,趙麗穎已經變回了單身女明星。
@趙麗穎
閃婚閃離,即便是看上去洒脫依舊的趙麗穎,背後可能也會有很多的不可言說。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1.
9個字道出為人母的心酸
趙麗穎分手後在公開場合鮮少提及2歲的兒子。在分手後的一段時間內,有媒體曝出馮紹峰和趙麗穎在力爭孩子的撫養權。
@趙麗穎工作室
最後,撫養權歸了馮紹峰,坊間又傳來了趙麗穎不是合格的媽媽等鍵盤俠言論。
隨著《中餐廳5》的開播,關於趙麗穎兒子撫養權背後的隱秘終於隨著節目播出浮出水面。
《中餐廳5》
節目中,在和寧靜聊到孩子的撫養權問題時,一向心直口快的寧靜也問出了所有網友、粉絲的疑惑:「為什麼不自己帶孩子?」
《中餐廳5》
趙麗穎只回答了9個字,卻字字令人心疼:「他的經濟條件比我好。」
2.
「不要孩子」,不配當媽?
事實上,大眾對於母親這一角色,有多大崇敬就有多大指責。
頂流女明星楊冪也是因為孩子飽受指責的其中一位媽媽。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當年,正處在事業高峰期的楊冪和熱度一般的劉愷威公開戀愛後,出人意料的選擇了結婚生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對於事業上升期的女明星來說,這個舉動是多麼冒險,生下小糯米後,楊冪的火速復出,勞模般拍戲搞事業,女兒則交由劉愷威和公婆去照顧。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從外界看來,楊冪是一個鮮少去看孩子的冷血媽媽,即便是分手後也沒有去爭奪孩子的撫養權。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可又有誰能真正了解一個母親想要孩子不因父母分手改變自己生活軌跡的心?
又有誰真正看到一個母親為了孩子能過得好做過多少次內心權衡?
以前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問題:分手不要孩子的女人,配不配當媽?
大多數評論的風向都是集中在:
「孩子是無辜的,不要孩子,孩子多可憐啊?」
「不要孩子就是狠心的媽,指定沒好下場!」
「孩子沒媽怎麼行?」
老實說,看到這些評論,我感到很震驚卻不意外。
震驚的是:「大清都不復存在了,這種腐朽可笑的認知怎麼依然存在?」
不意外的是:對於媽媽這個稱謂,女性承擔的實在是太多了。
知乎上,在類似的話題中,一位匿名網友的親身經歷被許多人點贊,他說:
「我父母分手時,我媽沒要我,自願放棄撫養權。後來我爸偶爾會拿這個事情出來說,說我媽狠心。其實我覺得一點都不,有啥狠心的,我是我媽的崽,也是我爸的崽,憑啥我不能跟我爸,憑啥我非得跟我媽。」
3.
不是不想要,只是要不到
事實上,沒有哪位媽媽真正想放棄孩子,十月懷胎,從身體里的一部分到開足指縫忍痛生下的孩子,又有誰能質疑媽媽的愛。
每個分手不要孩子的媽媽,都經歷了不為人知的心如刀割。
有些是物質條件、撫養條件等等客觀條件不允許,天然理性的媽媽們為了孩子更好的生活,學會了放手;還有些媽媽,面臨孩子的歸屬問題和前夫各種撕扯。
明星賈靜雯就是個例子,早年間她和前夫分手因為孩子的撫養權問題曾鬧得沸沸揚揚。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前夫為了爭奪孩子撫養權,偷偷把孩子藏到國外,不讓賈靜雯見,找不到孩子的媽媽急得只能通過開發布會、找媒體找尋女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幾經掰扯,賈靜雯終於爭取到了撫養孩子到15歲的權利。人脈廣、資源多的明星們面對孩子歸屬的問題都那麼心酸波折,更何況是普通媽媽?
這不,前幾天有一則新聞,一位剛生完寶寶的媽媽范女士發微博求助稱:孩子被丈夫偷走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而丈夫抱走孩子只為威脅范女士:分手,還來彩禮錢,不然就別想見孩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慶幸的是,這位范女士生活在網絡發達的時代,為了孩子,她知道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動用一切身邊可利用的網絡力量,找到了孩子。
有人說,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像是一夜之間從女孩轉變成了為了孩子顧慮重重的媽媽。
因為有了孩子,她們更堅強、更理性,因為有了孩子,她們有了堅強的盔甲,只為可以將孩子保護在堅硬的盔殼之下。
4.
別用道德「綁架」一個媽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哪個明星糊了或者是有什麼社會負面新聞,就會出現關於這些人的刨根究底型報道。
而這些文章報道的核心就是:母親的錯誤教育、媽媽的溺愛等等,倘若是單親家庭的出身,這些媽媽還會被冠上「單親媽媽」的頭銜。
難道一個人只要出現負面問題時,他的媽媽就要對孩子負有天然責任嗎?爸爸這一角色是幹嘛使的?
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從來都不低,你工作沒時間帶孩子,說你不顧家;你全職在家帶來孩子,說你不上進,和社會脫節;你分手沒要孩子,說你不配當媽。
每個孩子的降臨,都是媽媽拿「命」換來的。不要再用所謂的道德評判去綁架任何一位媽媽,沒有誰可以有資格對別人的生活、遭遇指指點點。
無論是生活在和諧家庭的媽媽,還是分手後選不選擇帶孩子的媽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永遠無法停止對孩子的愛。
但也請記住,在媽媽這個頭銜之外,她們首先是一個人,有權利做自己的選擇,她們都需要關懷,尊重和理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