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再破紀錄!一級應急響應首次啟動,名中醫教你解暑「十八般武藝」

2022-08-22     四川名醫

原標題:43.4℃,再破紀錄!一級應急響應首次啟動,名中醫教你解暑「十八般武藝」

昨天下午15:00

簡陽實時氣溫沖至43.4℃

再度刷新紀錄

成為簡陽國家氣象觀測站

有氣象記錄以來的第一位

據實時氣溫圖顯示8月21日15時

成都多個區(市)縣已超過40℃

電網負荷屢創新高

8月21日,四川省能源供應保障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應急預案(試行)》(以下簡稱《應急預案》)規定,經批准, 於8月21日00:00啟動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一級應急響應。

根據四川省能源供應保障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通知,此次發布一級(紅色)應急響應,主要因素為7月以來 四川省同時面臨同期最高極端氣溫、歷史同期最少降雨量、歷史同期最高電力負荷疊加的嚴峻局面,高溫災害與旱災並行,電力供需矛盾極為突出。

在具體工作措施上,將按照先中央、後地方,先重點、後一般,先安全、後生產,先生活、後生產的原則進行能源供應保障。

電力調度方面,在發布應急響應後,電力工作組將立即啟動預案,啟動應急發電車,首先滿足城鄉居民、重要用戶和區域的用電需求;組織未受影響電力生產企業按最大生產能力組織生產,做好應急調用準備;國網公司迅速組織應急線路的電力調運工作,當本級電網電力不能滿足應急供應時,立即協調外部資源進行保供。(來源:成都發布)

高溫天還得持續一陣子

防暑降溫該常備什麼藥?

你知道針灸也可以降暑嗎?

今天,小康妹兒就為你帶來

中醫專家「壓箱底」的「防暑秘籍」!

祛暑降溫,這些藥得家中常備

清涼油、風油精

「透心涼、心飛揚」的人間好物,直接塗抹在太陽穴或患處。夏天來上那麼兩哈,直接一個涼意陣陣,提神醒腦。

//

注意事項:

皮膚有燙傷、損傷及潰瘍者禁用;

用完後如果皮膚出現皮疹瘙癢、局部紅腫等情況,應該馬上停止使用;

孕婦和三歲以下小娃娃建議慎用風油精。

藿香正氣類藥物、十滴水

這兩類藥物均有健脾、祛暑的功效,在預防中暑和中暑後緩解症狀方面都有較好的功效。

在此還要科普一下: 藿香正氣類藥物不止是我們最常見的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口服液,還包括了藿香正氣片、藿香正氣膠囊、藿香正氣軟膠囊、藿香正氣滴丸等。

名中醫特別提醒:藿香正氣軟膠囊在其他藿香正氣類藥品的基礎上 增添了姜和棗,對脾胃保健效果更佳。

還有幾點需要注意:

//

藿香正氣類藥物和十滴水有含酒精和不含酒精兩類。

其中,藿香正氣水和十滴水一般都含有酒精,要特別注意服用的時候 不要和頭孢菌素類(如頭孢氨苄、頭孢呋辛、頭孢他啶等)、甲硝唑、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等藥物一起食用。

而且,服用過後不可以駕駛(飛機、汽車、船等),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

大熱天吃啥?

名醫幫你整理了一份「夏季食譜」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比起吃藥,更實際的祛暑降溫方式是「融入生活,放進三餐中」。那究竟有沒有這樣的食物,既能滿足大家的口腹之慾,又能起到祛暑降溫的作用呢?

還真有!這份「夏季食譜」,名中醫們已經幫大家整理好了:

01

西瓜、冬瓜湯、西紅柿絲瓜湯

1

2

3

瓜類食物均有解暑祛熱的功效,非常適合夏季食用。冬瓜利尿、西瓜解暑、南瓜健脾、苦瓜去心火,不同的瓜類食物也有自己的特色功效,除此之外,當季蔬菜水果維生素豐富,有利於彌補大量出汗導致維生素丟失。

02

薏仁南瓜粥、薏仁紅豆羹

夏季的成都,空氣濕度大,人體濕熱重,這兩道菜均屬於「藥食同源」的藥膳,對於除濕有良好功效。

03

山藥排骨湯

這道藥膳具有利尿除濕和健脾的功效。在酷暑時節,大家普遍都會多吃一些冰涼的食物,進而可能損傷脾胃。這兩道菜正好可以健脾,將損傷降至最低。

04

仔姜泡醋

酷暑難耐的夏季,大家很容易出現脾胃損傷不想吃飯的情況。這種時候,來一碟 微辣酸爽又健脾開胃的下飯小菜「仔姜泡醋」就非常有必要了。

醫生還強調,夏季食品要以清淡、爽口為主,為了你的健康,生冷、辛辣的食物一定要少吃。

不瞞你說,按摩穴位也能祛暑!

除了吃一些清熱解暑的食物之外,中醫還講究 「靜心火」。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小康妹兒一樣,一到夏天就「毛焦火辣」的,看什麼都不順眼。

從中醫的角度講,這就是「心火旺」的表現。對於這類人群,調節情緒,做到內心的安寧尤為重要。

對此,中醫推薦了兩種治療方法。

穴位按摩、針灸

在日常生活中,如出現暑熱難捱的症狀可以按揉人中、拍打肺經,同樣可以起到解暑的作用。

(人中)

(肺經)

針對夏季大家脾胃虛弱的情況,醫生建議可以每天揉腹——以肚臍為終點輕柔整個腹部,每天200~600次。

當出現中暑症狀時,可前往醫院進行針灸放血治療。

八段錦:雙手托天理三焦

此動作為八段錦第一式,其中胸膈以上為上焦,胸膈與肚臍之間為中焦,肚臍以下為下焦。兩手交叉、拔伸腰背、提拉胸腹、活動頸椎,是全身奇蹟流通。這個動作可以達到健脾的功效,對於夏日脾虛人群有良好作用。

今天推薦的食品藥品,

有沒有讓你的夏天舒適一點點?

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解暑降溫」小妙招?

快來評論區給熱成「魚乾兒」的小康妹兒支支招吧!

受訪專家

文/編輯 | 鄭小貓

部分內容綜合自「」華西醫生

圖丨王奕熹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網絡、123RF

相關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578fa9b3e8bdb7ec0dc9bb2cadf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