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賽馬握一手好牌,怎能輕易打輸?

2023-12-06   新世紀體育報

原標題:武漢賽馬握一手好牌,怎能輕易打輸?

武漢賽馬握一手好牌,怎能輕易打輸?

12月4日,中國馬術協會發出通知稱,經協會研究決定,原定於2023年12月16日的中國速度賽馬大獎賽將延期舉辦,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這場原定於在湖北武漢舉行的國家一級賽總獎金300萬元,是中國馬術協會年度最頂級的賽事,早在10月份始,便被媒體廣而告之,備受讚譽。

中國速度賽馬大獎賽延期舉行,是中國馬術協會這項頂級賽事在武漢遇到阻力,還是有其他原因?在官方沒有出面回應之前,這是一個謎。

這一次,中國馬術協會雄心勃勃推進速度賽馬的雄心在武漢折戟沉沙,讓在武漢積極備戰的一些馬術俱樂部和馬主如墜冰窟,苦不堪言。

不確定性,是馬產業尤其是速度馬產業相當普遍的流行性感受。

或因匱乏土地、資金等支持,或因股東不和內鬥,或因造血能力不足,內地一些曾名噪一時的賽馬賽事和馬業企業,尚未成長為參天大樹,便像立在水泥地的木頭杆子,一推就倒了。

新冠疫情的爆發,也給了雄心勃勃打造國際賽馬之都的武漢賽馬,一記重擊。

「時下,武漢賽馬步履維艱,尤其是一些從業者,在苦苦支撐。」一位接近武漢賽馬決策核心的資深人士對武漢賽馬人的不易感同身受。

他的觀點在馬圈頗具代表性:武漢賽馬重啟二十年,離不開當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但疫情讓武漢賽馬大傷元氣,沒有多方的有力支持,常態賽事難以為繼。

伊犁馬賽事,在武漢停歇經年,讓新疆、湖北兩地馬產業合作遭遇重挫;純血馬賽事,近兩月在武漢曾短暫重啟,很快再次偃旗息鼓。

中國速度賽馬大獎賽的延期舉行,似乎印證了一蹶難振的疫情後遺症,依然在武漢賽馬身上延宕至今。

國內外的成功經驗表明,要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賽事品牌,賽事供給應該是持續性的、系統性的,而不會輕易受到個別事件或關鍵人物的干擾。

在中國內地,賽事的主導權並不總在專業的賽事機構手中,其間或夾雜著利益的博弈,或夾雜著主導權的爭奪,這似乎已是行業的共識。

武漢東方馬城國際賽馬場,純血馬在奔騰(資料圖)。圖源圖蟲創意

增強確定感,是中國馬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然需求。人們的預期不斷在賽事變數中跳動,對賽事品牌成長而言,是大忌。

增強確定性,有利於重建人們發展賽馬的信心。這需要在一開始規劃賽事中,就要解決自動化供給的制度設計和資金保障。

打造國際賽馬之都,需要源源不斷地通過舉辦賽事,為從業者提供「定心丸」,增強其發展的信心。一個長期匱乏賽事的賽馬品牌,其品牌影響力註定是難以維繫的,是未來堪憂的。

在賽事長期匱乏、存在變數的大背景下,廣大賽馬人下調對武漢賽馬的未來預期,似乎並不足怪。

重啟二十年,武漢賽馬握了一手他人難以企及的好牌,也讓整個馬壇對其寄予厚望。

如果手握這把好牌,還能打輸,這是武漢賽馬人,乃至整個速度馬壇難以承受之重。

但願我們是杞人憂天。